APP下载

李祥舒主任脏腑阴阳辨证用于美容

2021-03-27李祥舒

光明中医 2021年14期
关键词:舌质脏腑痤疮

王 娟 李祥舒

李祥舒名老中医药专家简介:1968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98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4年晋升为主任医师,任业务副院长7年,1991年4月—2003年12月任怀柔区中医医院院长。退休后被返聘至北京同仁堂中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定期出专家门诊。2012年被遴选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李祥舒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2017年被遴选为李祥舒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参加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的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先后取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市级科研成果奖8项,区级科研成果奖11项。独立承担市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3项,获奖2项,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1 阴阳辨证用于美容

面部痤疮、色斑等是损美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的面容,尤其女性患者更加痛苦,急于寻医问药,希望得到治疗。激光美容是西医治疗皮肤疾病的常见方式,但由于激光具有较高能量、聚焦精准、穿透力强,在对病变部位处理时也会导致患者皮肤受损[1]。导致术后需要恢复期、误工时间长、复发等缺点,所以大多数人愿意选择中医美容、整体调理。

藏象学说云: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在体合皮。虽说肺脏与皮肤息息相关,但李主任认为,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一样,五脏六腑亦皆可令皮肤异常。李老强调,中医医师在诊治疾病时,要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审察内外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理论渊源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人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二是指人体本身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联系六腑、形体诸窍的整体系统,其脏、腑、体、窍通过经络相互联系。脏腑化生的精气,不但滋养脏腑本身,同时也滋养着形体和官窍,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上,形体官窍的病变则是脏腑功能异常的反映,即“有诸内必行诸外”。内在脏腑的病变必然会反映在皮肤、形体、官窍上。五脏通过影响人体的机能状态而时刻影响着美容问题[2],“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五脏各有其主,对美容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损美性疾病的诊疗中,应重视五脏六腑的内在辨证,从脏腑辨证的基础上来考虑损美性疾病的病因。

阴阳是四时与五脏的化生之本,《易经》中记载:“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2种事物的相对属性,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在的根本规律[3]。调理阴阳,使气机升降有序,皮肤得以与五脏六腑的阴阳规律相照应,与四时节气相迎合,保持肌肤阴阳的调和顺畅,可以维护皮肤自然良好的健康状态。下面,是李老从脏腑辨证用于美容的经验。

2 验案举偶

案1史某某,女,35岁,面部有斑5年余,双颧部明显,呈黄褐色,曾行激光治疗,暂时得效,3~5个月后复发。平素纳食不香,烧心、反酸,弯腰时胃脘部马上有胀饱感,似有石头,起身后好转,平素情绪不佳,爱与家人生闷气及吵架,大便干,小便正常,形体偏瘦,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涩。予疏肝理气和胃活血之法,拟方:香附10 g,郁金10 g,炒白芍10 g,茯苓30 g,生白术10 g,浙贝母15 g,白及10 g,煅瓦楞子15 g,丹参15 g,益母草15 g,玫瑰花15 g,莪术6 g,枸杞子10 g,女贞子20 g,山药30 g,白芷6 g,白薇10 g。7剂水冲服,早晚各1剂,嘱其调节情绪,避免钻牛角尖及生闷气。1周之后复诊,患者诉胃脘部症状减轻,已无明显烧心、反酸及胀饱感,但面部斑未见减轻。上方去贝母、瓦楞子,继服14剂,对其情绪继续劝说一番。半个月后复诊,面部斑明显减轻,肤色较前有光泽,胃脘部无不适,大便偏稀,上方生白术更换为炒白术20 g,服用14剂后复诊,面色较前荣润光泽,斑变淡。要求服用中成药,予逍遥散及益母草膏口服巩固。

按:从肝论治之肝郁血瘀: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绪刺激,肝气郁滞,则必然导致气滞血瘀,血不上荣,而气郁化火,木火刑金,又可致肺金失于清肃,出现面部黧黑斑、急躁易怒、大便秘结等症。

案2张某某,男,50岁,面部痤疮、黑斑3年,未予治疗,既往有“小三阳”、胆结石、肝功能异常病史,平素大便干稀不调,胃胀,纳食不香,喜饮酒。查见面色红,油腻,面部散在痤疮,有抓痕,部分凸起伴有脓头,部分凹陷伴有黑褐色色素沉着,舌质红,舌体胖,苔黄微腻,脉弦滑。予清利三焦湿热,解毒散结法,拟方:黄芩10 g,炒栀子10 g,黄柏10 g,茵陈30 g,虎杖10 g,蒲公英15 g,野菊花15 g,金银花15 g,柴胡9 g,陈皮10 g,丹参10 g,苦参15 g,天花粉30 g,赤芍10 g,生薏苡仁30 g,法半夏9 g,竹茹10 g,砂仁6 g,防风10 g,炮穿山甲6 g。嘱其戒酒,每剂分3次喝,每日1剂,服用7剂后复诊,患者诉近2 d纳食增加,浑身松快,面上凸起的脓头均已消失,仍有凸起呈红色,凹陷处为黑褐色,上方加白芷6 g,白薇10 g,继服14剂,每日2次,2周后复诊,面色已无明显油腻感,面部痤疮均已无脓头,颜色接近肤色,凹陷处黑褐色斑颜色变浅,胃胀减轻,大便干。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上方去炮穿山甲、虎杖、生薏苡仁,加生地黄20 g,瓜蒌15 g,继服14剂。复诊时,患者诉效果很好,面部无明显油腻感,凸起的痤疮已消失,凹陷处色素沉着减轻,纳食可,胃胀好转,大便正常,上方去瓜蒌,继服7剂后未再复诊。

按:三焦论证之三焦湿热,夹有瘀毒: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腑。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有通行元气、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三焦运化失常,则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水湿停聚,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互扰,肺气郁闭,出现面部黧黑斑、痤疮。薛飞等[4]研究以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散结疏风为辅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肯定。

案3林某,女,25岁。因面部痤疮、左眼角褐色斑1年就诊。患者近一年来因产后加上服避孕药,面部“青春痘”频发,且左眼角逐渐出现褐色斑片色素沉着,颜色逐渐加深,伴月经经量减少,行经时腹痛,经血色黑,偶有血块,身体发胖,体倦乏力,喉中常有痰阻之感,曾经他院外用内服多种祛斑药物未效。查见形体肥胖,面色少华,两颧及鼻旁见痤疮,左眼角旁有1 cm×2 cm大小褐色斑。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润,脉细。予健脾益气,化痰通络祛瘀之法。拟方:茯苓20 g,炒白术20 g,山药30 g,生黄芪20 g,生白扁豆30 g,苍术15 g,法半夏9 g,陈皮10 g,香附10 g,升麻9 g,柴胡9 g,炙甘草15 g,紫苏梗15 g,生姜6 g,白薇15 g,白蒺藜15 g,白芷6 g。每日1剂,并嘱其适当运动。服药2周后复诊,喉中痰液减少,痰阻之感消失,乏力好转,月经来潮量略有增多,但仍行经时腹痛,面上痤疮未再新发。拟上方加益母草30 g,红花10 g续进。再服药2周后,眼角色斑大有变淡之势,月经经量增多,经色红,喉中已无不适感。舌质淡红,舌体胖,齿痕减少,苔薄白,脉细滑。前方去苍术、法半夏、紫苏梗,服用1个月后复诊,眼角色斑明显消退,体质量明显减轻。后以香砂六君丸善后调理。

按:从脾论治之脾虚痰浊阻滞,夹有瘀毒:脾胃的兴衰在面部气血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故中医有“阳明胃脉荣于面”的论述[5]。《诸病源候论》曰:“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发黑”。痰浊阻滞,久则痰瘀互结,肌肤失荣,则治以健脾益气,化痰通络祛瘀之法,痰浊得化,瘀血得祛,则肌肤光泽如初。

案4刘某,女,35岁。面部黄褐斑10个月余来求诊。患者1年前顺产时胎盘滞留而致产后大出血,经治疗后贫血已痊愈,哺乳1个月后面部渐渐出现黄褐斑,伴头晕乏力,夜寐不安,心悸怔忡,大便干结难解,但仍顾及哺乳,故未诊治,现已断奶,故来求诊。见其形体偏瘦,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予查血常规无明显贫血。予益气养血,宁神祛斑之法。拟方:黄芪30 g,党参20 g,茯苓15 g,炒白术20 g,川芎15 g,熟地黄15 g,当归20 g,炒白芍15 g,酸枣仁15 g,何首乌15 g,远志10 g,升麻6 g,炙甘草15 g,白薇15 g,白及10 g。每日1剂,服药7剂后复诊,失眠、心悸等症明显好转,但面部色斑未见减退,仍大便干结,上方加墨旱莲、桃仁各15 g,益母草30 g,14 d后复诊,面部黄褐斑略有消减,乏力好转,面色渐有红润,再以上方续进,1个月后,黄褐斑明显消退。

按:从心论治之心血亏虚: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气、心血充盈,则面色红润光泽、舌色淡红,若心之气血虚弱,则面部失养,气虚推动无力,瘀血内阻血不上荣,则面色晦暗,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中就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的记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损美性疾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李主任根据脏腑辨证,以内养外,调脏腑、养容颜,因病因证因人而采用适宜的方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我们继续学习、深度发掘、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舌质脏腑痤疮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