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2021-03-24李欣欣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应用

李欣欣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意义。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家校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道德素质全面发展。小学需要充分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积极意义与主要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应用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1-0031-02

【Abstract】As the core part of primary educa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unique significance. Integrating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mode into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but also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moral quality. Primary schools need to fully discover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main problems of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so as to further put forward effec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words】Home school cooperation;Mental health;Application

家校合作是基于将家庭和学校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学校或者家长的单方面任务。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较晚,各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只有通过深层次的家校合作,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我们希望精心培养的孩子能够健康,在以前,这里所说的健康特指身体健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意识到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属于健康的范畴,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结果并不容乐观,学校和家庭方面要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教育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1.家校合作的积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注重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培养。基于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涉及:道德认识、情感以及行为的引导、意志的培养等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几个层面的积极意义。通过规范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科学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班级间的师生关系,以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师生间的友好交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更是构建学生品德发展体系的基本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价值取向还没有定型,内心的情感处于成长状态。此时,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能够正确认知自己所处的世界,具有诸多的积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总是采取应试教育模式。这会使得小学课堂失去生机和活力,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阶段,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家校联合的教育方式,能够完善学生的教育环境。学校通过借助家庭的力量,作为一种延伸教育的手段来预防小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健康的身体和思想情感是他们正常成长的重要基础。当下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面并未形成一个闭环的教育体系,例如,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联系不足。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教育素养老旧、针对性低等问题。而在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许多父母忙于事业,对于孩子的关心不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小孩。尤其对留守儿童而言,其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空白。许多学生内心思想却不能和实际相结合,这会使得学生产生知行不一的情况,学生的内心情感与实际认识两者不一致。如学生都接受上车需要给他人让座,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会真正做到。许多小学教师通过被动灌输的方式,教育模式生搬硬套。不仅缺乏教育的灵活性,同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情况。学生单方面在课堂中听讲,没有发言环节,同时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认识。

3.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

(1)加强家校共育

学校首先需要加强和家长意见的沟通和交流,引导这些家长和儿童日常进行友好地相处。相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弊端。通过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可以采取相关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家长,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活动当中,提升自我的教育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活动,来对班级儿童在校情况以及生活情况进行一个面对面沟通。不仅让家长对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以及家庭状况。学校通过建立各个学生的爱心档案,对儿童进行针对性地情感辅导,消除儿童内心的自卑感。

教师在班级中要充分了解“孩子王”的同学,引导他们愿意为班级做出贡献。一些学生自身非常有主见,但是缺乏自制力会导致不良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非常自信的学生,许多顽皮的学生都以他为中心,能够为管理班级做出积极贡献。通过积极鼓励此类学生成为班干部。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以班级的荣誉作为他的荣誉,能防止出现损害班级形象的行为。

(2)加强社会学校的政策帮扶

当地政府要做好农村本地的家庭调查工作,对一些家庭的儿童采取适当的政策帮扶。因为农村相比较于城市而言,每个家庭的收入较低,且来源比较单一。目前,许多地区所推行的政策无法真正帮助到那些家庭,仅仅是杯水车薪而已。除了政府,学校以及村委会等等同样应该做好帮扶工作。以换位思考的同情心,来积极联手对一些儿童进行物质和教育层面的帮助。学校要充分了解儿童所在村的帮扶情况,将儿童的情况及时、定期地向村里做好反应。积极争取村里的救助和扶贫,让这些儿童处于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更新思想观念,创造最佳教育环境

家长和监护人应该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并注意家庭儿童的教育。父母应认识到子女的健康成长比短期经济利益更为重要,应优先考虑子女的教育。只有当父母或监护人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促进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观念的更新是解决家庭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环节。父母应为家庭儿童的育儿教育创造最佳条件。父母对于婚姻问题要特别地重视,努力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应该尽可能不外出。母亲和父亲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经常与孩子交流学习和情感。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去外地工作的话,应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孩子上学时,根据家庭条件,选择与父母在一起还是与监护人在一起。选择一个有能力照顾孩子学习的监护人。同时,父母应定期与孩子打个电话进行交流和视频聊天,更加注意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鼓励孩子認真学习,并与孩子的教师保持联系。

(4)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媒体形式

要想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质量,就需要设置新媒体形式的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首先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正确意识的引导下,科学认识新媒体的利弊。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合理地渗透网络文化,让学生清晰辩证网络上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在网络教学形式中,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多样的多媒体资源,来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小学需构建在线学习系统,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充分交流,避免面对面的尴尬。在民主化的心理健康教学氛围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查询和处理学习信息。在网络课程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可以结合相关学科进行渗透教育。教师通过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材知识进行系统化,通过相关的网络系统让学生在线上和线下都能够进行自主心理健康学习以及互动答问。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及时地解答与引导。将网络化学习与传统学习进行深度的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学效率。

小学需充分肯定多媒体技术最终是辅助于心理健康教学,提高心理健康教学质量。让学生从过去枯燥乏味的心理健康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难点、关键点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方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和学习。这样的方式基于教师不仅要熟悉课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对于一些信息手段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设计完美的教学方案。最终在信息手段的帮助下,让学生对于小学教育甚至整个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中做优做强,为社会起到积极带动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时刻注意配合相关工作,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

(5)转变教师形象,积极引导沟通

教师需改变刻板形象。在师生相处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当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需脱掉自己的权威帽子,努力打开学生的心门。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能够相对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给学生能够发挥自我的空间。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勇于表达自我,展现自信,达到与实际相结合的效果。教师在定期进行学习评价后,需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同时督促他们及时修正自身的不良之处。在课堂上学生有了思想的自由,学习气氛就会更加地活跃,从而更加有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科主任在了解学生自身情况时,应注意说话的力度。在老师和孩子之间建立灵活的互动活动。至于谈话时间,可以选择当学生遇到特定问题的时间点。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做错了什么,对话似乎并没有那么突然,学生也愿意慢慢放下戒备,和老师真诚交流,教师要学会倾听他们的需求,尽力帮助学生,做到言而有信,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沟通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为了让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积极向上,有必要在学生成长阶段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中,并且广泛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起到预防的作用。在现实中可能会遇到具体问题,本人在开展教育时发现本班有一名学生非常聪明,家庭条件也非常好,但是学校班级举行的任何活动他都不愿意去参加,日常也不愿意和同学们玩耍,当老师对其批评教育时,该学生与老师顶嘴。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直面批评他,而是先通过其他同学了解他以及他家庭的情况,另外在课余时间和该同学交流了解情况。在办公室里这名同学保持高度的警惕,而我先从孩子的生活着手,询问孩子是否吃好穿暖,给予人文关怀,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打开孩子的心扉。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学生松口,反映自己的家长忙于工作,总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生活为由不陪在自己的身边。了解到情况之后本人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参加亲子游戏活动,游戏之后单独留下他们,让他们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在这之后孩子脸上出现了笑容,有所变化。在开展工作中得到的体会就是,实际上任何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我们不能急于批评学生,要细细研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助。

4.结语

总而言之,为儿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关注和参与。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学生的监护人需要配合教师,做好沟通交流,不断探索,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思立.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学习教育模式研究[J].华夏教师,2019(05):85-86

[2]邝国荣.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08

[3]尤顺宏.小学融入学习教育的有效性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32-33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应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