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改编和创造性运用课本习题的几点思考

2021-03-24张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改编创造性习题

张琳

[摘 要]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师的公开课上引入和新授环节大放异彩,而练习环节则是得过且过,有时匆忙安排几个练习题就快速收场。甚至在巩固环节也是加大练习量,常规课更是如此,没有遮掩;或许有心的教师会精选一些课外题来巩固知识,但这样的经典题毕竟是少数,难免挂一漏万。

[关键词]改编;创造性;习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8-0030-02

结合学情开发教材,分层设计形式不拘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很少教师愿意这么做。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数学教师用教材的意识不够强烈,即使二次利用教材练习,也是依靠“以量取胜”的低级操作。殊不知,教材只是一个范本,教师面对教材应该避免走入极端:或全盘否定或照本宣科。在设计教学时仍需以课本为纲,创造性运用,力争打造出适合学生的教本。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到底该如何改编和创造性运用课本习题呢?

一、改编和创造性运用的前提是服务学生

教师应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设计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此同时,教师在改编和创造性运用中,要明确练习目标,针对性和指向性必须明确,目标要可量化。

(一)改编和创造性运用“导学化”

对于课本习题的改编和创造性运用,教师要转变职能,要去中心化,转而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实际,训练点和生长点要把握到位,改造教材之后,学生发生什么转变,“导学单”上应该有对比体现。具体而言,就是教学前进行一次前测,评估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已有水平,从中确立重难点,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课后进行后测,通过前后对比来反思教学成败得失。

例如在教完第五册“搭配问题”后,课后有一道“三种颜色的书皮包三本书的搭配种类”的习题,学生很快会套用公式“3×3=9”来解决,如果教师在课前调查测试一下,就会发现学生只是在套用公式,并没有推演出“搭配”的过程,一旦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就会犯难。在学生的认知里,知道将两种搭配的事物的数量相乘就得到搭配方案数,但是他们没有想象出这个搭配的动态过程,更没有厘清背后的算理,教师可以适当改编这道题的形式,促使、引导学生去探寻和反思背后的算理。如可以加一些限制条件: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书皮,包装语文、数学、科学三本书,其中红色书皮不能包装语文书,请问一共有几种可能的包装方案?加了这个限制条件后,结果就不再是3×3那么简单。

(二)改编和创造性运用“问题化”

练习时,重在提问,而不是标准答案;重在思维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而不是寻求标准答案,教师要由扶到放,训练学生面对未知问题的决策能力。比如教學“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时,留意一下会发现,教材并未给出既定的公式,是为了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灵活解决问题。习题中不妨安排一些变化多端的情境,如刷涂料、包装礼品、铺沥青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从不断变化的形式中发现不变的知识本质,使概念建构更加完善。

如下面两幅图,请问从图1到图2,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分别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这种对比辨析,在认知冲突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表面积的定义,物体露在外面触之可及的表面大小叫作物体的表面积,那么这个表面可以是凸面的大小,也可以是凹面的大小,图1和图2相比,明显缺了一个正方体,这样一来占据空间变小了,减少一个正方体带来了3个裸露的表面,但是,与此同时隐藏在里面的3个平面作了同位替补,唯一不同的是凸面变成凹面,所以包含的方形平面数没有变,于是表面积仍旧没变。

(三)改编和创造性运用“过程化”

“一道习题就是一张数学知识殿堂的入场券”,教师要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细细体验探究过程,使学生自己掌握主动,刺激学生的内需,他们才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解题能力才会提高。

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出现这样一组口算题:11-3=( ),11-4=( ),11-5=( ),这是一组典型的运算规律体验题,教师处理时应整体地看,发现各题之间的变化规律。可分五步实施教学:1.直接计算,算完后核对答案,展示计算基本功。2.开放讨论,揭示规律。出示问题11-( )=( ),把学生的答案全部列举,并提问“减数最大能是多少?最小能是多少?”。3.整理思路。先前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临时拼凑的,此时可以训练其有序思维能力:给算式排队,使之整齐划一。4.观察、交流汇报。每四名学生编为一组,通过合作探究与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当被减数一定,减数依次变化时,得数也是依次变化的”,学生只要说出这个意思即可。5.拓展知识,激发探究欲。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发现减数和差的变化相反,这个现象如果放到加法中会怎么样呢?不起眼的一道题,却大有乾坤,深入研究一道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开放的体验活动中,阶段性目标逐步得到实现。

二、改编和创造性运用的实施在课堂

对教师而言,要把握好改编和创造性运用的原则,要宏观看待教材,落实练习目标,这也是制订教学策略的依据。当然,科学定位练习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是完成了改编和创造性运用的第一步。要想将练习的价值最大化,还需要精心设计。

(一)主体参与的“有效化”

教师要秉持“以学定教”的基本精神,精心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练习中发展”,真正体现生本位理念。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摘取果实。与此同时,在练习课中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战,让他们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笔记录、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嘴研讨,使练习课有声有色。

在教学“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时,笔者安排了报数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二)练习指导的“方法化”

“方法化”的研究目标是指导学生团队协作,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来练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研讨总结,让小组的成员在团队协作中成长,这效果远比一言堂来得实在。当然,练习后应及时总结方法,有时一句高度凝练的总结,就能让学生茅塞顿开。如教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笔者设计了“用6个小正方形組合”的练习,让学生组合出周长是12厘米的图形,学生群策群力想出以下组合:

笔者让学生验证并归纳哪些组合不符合条件,引导学生联想到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学生发现“正方形平移后会被挡住的组合就不行”。这样的总结不是灌输的而是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逐步得出的。当然,还可以继续深化认识:上述①④⑦三种组合,都可以视为3×3的大正方形,请你尽可能撤除一些正方形,但是,周长必须保持12厘米不变,且图形仍旧能够转化成3×3的大正方形。学生合作探究后,最终只筛选出3个小正方形沿对角线摆放的方案。还可以让学生继续想象:如果搭10层、100层……周长又是多少呢?通过这样的活动与方法指导,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巧算周长的能力也有所进步。

三、改编和创造性运用的主体是文本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在“文本”(习题)上下功夫,这是改编和创造性运用的主体,是教学理念施展的阵地,也为学生发展思维提供保障。在教材处理时,是“小手术”(撤换调整情境、数据、顺序、方式等)还是“大换血”(教材重组、单元整合、内容删减和替换等),抑或是“走老路”(照本宣科),都需要着重考虑文本因素。

(一)充分挖掘习题潜质

精彩的课堂练习不在于形式新奇,而在于背后的思想方法。改编和创造性运用教材,有时也需保有教材的“原样”,关键在怎么用教材进行创造,怎样挖掘习题本身富含的思想方法。

如第四册第7页习题5“生日图”,教学时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围绕8岁和35岁来设计问题,讨论之后学生提出了出人意料的问题,如“小明10岁的时候,爸爸多大年纪”“请你估计一下小明爷爷的岁数”等,为后续教学打开局面。

(二)追求有内涵有想法的“小动作”

尴尬的课堂为了化解尴尬往往会迸发出一些奇思妙想,而热闹的课堂则会缺少冷静的思考。教师在开发教材时,并不是要挖空心思找噱头,而是要让学生感兴趣。虽然一些“小手术”可以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修改无意义。我们在改编和创造性运用教材时,让“学生有变化”才是修改的根本目的。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教材的例题是36+5,学生对“写1进1”容易混淆,此时只要改动一个数字,将题目变成36+7,问题就迎刃而解。

(三)尊重个性解读后的“大修改”

课本的习题资源毕竟有限,教师有时要当裁剪师,为了让全体学生获得不同发展,习题的整合、重组、删减和置换有时也是必要的,当然这些也需要建立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前提下,而不是盲目冒进。

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创编了“调准挂画的位置”“去肯德基怎么走”两个问题,把学生的思路带到课外。前者“把一幅歪斜的画摆正”,学生通过平移完成,后者“去肯德基怎么走”,明确转身就是旋转,为后续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积累了生活经验。

总之,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首先就要化身为一部“活教材”。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关注习题的有效性,精益求精,如此才能给教学不断注入活力。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改编创造性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