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2021-03-16王天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抒情散文人情杨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写景抒情散文的素材特点和“形散神聚”的特征,以文识类;

2.体会并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重点品味“滋味美”和“人情美”的语言;

3.理解汪曾祺“平淡自然,饶有趣味”的语言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浏览和默读,梳理文本内容;

2.通过圈点批注,学会品析文章语言(注意标点和细节词语);

3.通过朗读,逐步体会作者“想念”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想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品味“滋味美”和“人情美”的语言,进而体会昆明的雨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理解汪曾祺“平淡自然,饶有趣味”的语言特点。

三、学情分析

1.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要义在于:教师教授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有方法指导,教师也要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学习。同时,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是“编者意识”的体现,带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建议和学习方法指导,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参考。

2.散文以情感为核心,而语言是情感的表现方式。散文的教学需要扣住语言,在语言文字的品析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初二年级学生在品析语言方面能力较弱,这可以成为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3.初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学过写景抒情散文,但又缺乏对写景抒情散文特点的清晰辨识。本单元是多种类型散文聚集的单元,本篇文章的教学就需要为同学们明确散文大宗里的“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帮助同学们“以文识类”,扩展阅读。

4.初二年级的孩子,没有意象、意境等境界赏析的基础,同时城市的孩子普遍缺乏实际生活体验,对于文中的“氛围美”,大部分孩子难以体会和理解。而对于“景物美”,学生通读文本就能体会和理解。单元提示建议本单元课文要抓住“语言”“情感”“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而通过“滋味美”和“人情美”的品析,也能基本完成这三个教学目标,因此“氛围美”不作为重点,点到即可。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论法;3.讨论法;4.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最近重庆下了一场连绵的秋雨,那么,大家有安静地,认认真真地欣赏过最近的雨吗?……其实雨是很美的,它滋润万物,带来生机。但我们忙于工作和学习而忽略了它的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弥补这个遗憾,让我们一起跟随汪曾祺去欣赏《昆明的雨》,去感受这份经常被我们忽略的美。

【新课讲授】

(一)以情串景

1.浏览课文,勾画出:汪曾祺对昆明雨的情感。

(屏显)

想念

(1)强调思念之情:文中2次出现,每次单独成段。

(2)朗读两个句子,初步感受思念之情。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想念/昆明的雨。

2.通读全文,勾画出:我想念昆明雨中的

(学生回答后,整理成一首小诗,屏显)

我想念/昆明的雨

想念雨季中——

极肥大的仙人掌

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

黑红黑红的杨梅

和带着雨珠的缅桂花    (物)

想念那——

卖杨梅的苗族女孩

和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  (人)

想念那个雨天——

在莲花池边酒店里

与友人的小酌      (事)

我/想念/昆明的雨。

3.學生有感情地齐读小诗。

4.小结: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素材以景、物、事为主,以情感为核心,形散而神聚。

(二)以语传情——品味语言“滋味美”和“人情美”

1.圈点批注,品味作者透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

(屏显)

滋味美:批注特别标点所传递出的作者情感。

人情美:批注细节词语所传递出的文中人物的性情/作者情感。

(屏显)

圈点批注方法指导:喜欢 嫌弃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2.学生分组讨论与批注。

(小组请代表发言分享)

预设:

滋味美:

(1)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喜爱、赞扬)

(2)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极度怀疑)

(3)……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极度赞叹)

人情美:

——卖杨梅的女孩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

(1)小花帽子、扳尖的、满帮花的(爱美)

(2)一角、不时(文静、优雅、害羞、矜持)

(3)娇娇的、更加柔和了(喜爱)

——卖缅桂花的房东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1)寡妇、养女(善良)

(2)乱摘(爱花、惜花)

(3)时常、各家(热情)

(4)七寸、满满的(大方、慷慨)

(5)摆(用心、诚心诚意)

(6)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软软的(喜爱、感动)

3.小结:同学们,通过刚刚的批注和朗读,我们感受到昆明的雨中鲜腴的滋味,和善良的人情,体会到了作者为什么说昆明的雨“是使人动情的”。

(三)以诗解语

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阅读提示

1.请同学们在文中最后一段勾画出“数量词+事物”的词句。

(屏显)

一条小街,/一个小酒店,/一碟猪头肉,

半市斤酒,/(一个土瓷杯,)/几只鸡,/一架木香。

2.“琐细事物”:“小”街、“小”酒店、“土瓷”杯、鸡、木香花(昆明随处可见);

(屏显)

“平淡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修辞、语言平淡自然;

“饶有趣味”: 作者在这样的雨天和朋友小酌,边喝酒、边发呆、边看鸡、边看雨,感受到生活的闲适,我们读起来也有生活的趣味。

3.小结:这幅“看雨小酌”图太美了,雨季中的滋味太美了,雨季中的风土人情也太美了!

【课堂总结】

同学们,汪曾祺想念昆明的雨,想念的不只是那下下停停、停停下下的細雨,更想念雨中那份“鲜腴的滋味儿”和“善良的人情”。希望这份雨能滋润你的心灵。谢谢大家!(全体同学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六、板书设计:(略)

[本课例获重庆市江北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王天财,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抒情散文人情杨梅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清欢杨梅酸
腊月杨梅红
杨梅
不要透支人情
抓依附之巧教好抒情散文
浅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抒情散文类文章的语文味
中外抒情散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