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认证”理念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1-03-16黄飞邢健蔡文辉郝德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程认证工程训练模块化教学

黄飞 邢健 蔡文辉 郝德成

[摘 要]工程训练在传统金工实习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制造技术,学生在实训室完成不同的操作实践。随着学校各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训练拟将认证理念融入实训当中。本文通过基于“工程认证”理念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实现个性化的深度学习,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以“工程认证”为指导思想,采用分层次、多模块以及多种方式授课的教学体系案例设计,实训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工程认证;工程训练;模块化教学;项目驱动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1.04.1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1)04-0-02

1     “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学术研究现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国家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实现工程师资格和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基础。

2006年,我国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并组织国内高校进行试点。2013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查阅相关文献可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展开研究。王孙禹对《华盛顿协议》“工程认证”的目标和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工程认证”的建设目标、定位等具体问题。雷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工程认证开展情况,特别强调全国各高校对专业认证申请的重视,并对已经通过认证的专业日常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交流,弥补不足持续改进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家驹认为,高校各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各专业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提出具体要求,对高等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李涛认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点紧密围绕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展开,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推进工程人才培养国际互认。支希哲认为,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卢佳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在我国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制度是联系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纽带。房姝强调,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深入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认证”理念,进一步突出专业建设,积极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楼建明强调,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工作,工程训练教学中心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汪全友认为,在工科院校中,金工实习是重要的基础实践教学课程,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科院校重点考察项目。

综上所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各专业之间的工程实践越来越联系紧密,对于金工实习零件加工工艺的先进性和多样性,要求各工种相互之间有一套衔接的教学模式;工程训练和创新设计需要多种加工方式交叉结合完成。东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教学中心实践教学环节有以下缺点:各工种实习比较单一、分散;学生实习和培训期间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互独立,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所以,有必要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就东北电力大学目前的教学体系进行专门研究和探索。

2     “工程认证”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2.1   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案例设计

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結合东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各工种之间中存在的教学问题,通过工程认证教学理念对各教学要素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实践,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形成了多层面、多渠道、多学科相融合的工程训练平台,将工程实践教学划分为工程认知、工程技能、工程综合3个层次,以达到不同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在工程活动中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中心”实践教学基地的辐射作用。

工程训练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定位为“工程综合”训练,为了提高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以项目或产品为载体,以典型构件的设计、快速成型、仿真加工及多工种协作加工,将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掌握前沿现代工程技术。

工程训练对近机械类专业学生定位为“工程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冷热加工所用设备、附件及其工、夹、量、刀具的大致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能源与动力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辐射东北电力大学其他专业,学生在完成基础训练内容同时,通过网络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设计、制造及加工理念等,加强学生对工程训练未接触到的先进制造技术的体验和理解。

工程训练对非机械类专业学生定位为“工程认知”训练。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训练以认知和体验为主,通过教师现场演示和多媒体专题讲解、学生操作体验等授课方式,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了解现代制造过程和体验工程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课堂教学体系案例设计

①通过对工程训练教学中心的自身建设,将模块化教学模式引入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完善工程实训体系,改革实操部分授课内容和考核方式等,使金工实习的基础实践教学内容集中化、整体化。②强化工程培养,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联系(产学研),将部分设备的零部件的制作融入工程训练之中,如让学生参与目前正在制作中的传感器的零件加工。使工程训练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还可以降低材料成本。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融合多种教学方式,解决分散教学过程中出现工种之间无联系的问题,实现资源集中化,为有更高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一个实现目标的机会。

2.3   项目驱动的开放式教学案例设计

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展实际项目进行针对训练。开展项目驱动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工程训练教学以实际项目为载体,项目的设计应该紧扣实际训练内容,将相关知识点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并以项目组为单位,建立项目资源库,引进先进制造技术、仿真加工、实际加工案例,最终开展项目训练;在开展项目训练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学习和观点,有助于加深理解,形成良性的互动与竞争;竞赛融入项目训练,学生结合东北电力大学参加的省级和国家级的各项重要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和机械创新大赛等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將其产品的制作内容添加到工程训练基础实践过程中,在实习过程中就制作完成比赛作品,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创新与实践的平台,而且提高了这个平台的使用效率。学校也可定期开展校内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毅力。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基于“工程认证”理念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工程训练根据机械类、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不同专业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将“工程认证”为指导思想与工程训练有机结合,建立并完善工程实训体系;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结合东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教学中心实际情况,构建分层次、多模块教学模型;基于项目驱动中,项目的设计应该紧扣实际训练内容,将相关知识点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和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涛,邵云飞.理念与现实: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加入《华盛顿协

议》后的发展趋向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8(1):54-55.

[2]齐书宇,李国香.《华盛顿协议》毕业生素质规定及其对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8(1):48.

[3]吕勇,刘力双,刘洋,等.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体系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2):197-200.

[4]姜芙林,杨发展,杨勇,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模式下基于项目驱动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6):252-253.

[5]沈建华,刘峰,张玲华.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2(12):122-126.

[6]陈雯柏,曹荣敏,吴细宝.面向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模式与创新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4(19):47-49,53.

[7]郑红伟,马玉琼,张慧博,等.建设工程训练课程体系 助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214-217.

猜你喜欢

工程认证工程训练模块化教学
面向工程认证的软件项目管理课堂教学探究
基于工程认证及成果导向教育的环境工程专业体系构建
基于AHP的高校工程训练成绩评定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