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2021-03-16任美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

任美娟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以学生品德修养、规则意识等为培养目标,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加强基础教学,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制定合理制度,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进行游戏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6-0067-02

小学阶段是学生步入学校学习的初期,是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因为学生接受了何种教育就会成为何种人。我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现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道德与法治正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素质的课程。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基础教学,提升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教材大部分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学生的言谈举止中有鲜明的体现。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将教学重点放在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讲解上,忽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但是他们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为了切实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强化基础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如《吃饭有讲究》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餐桌上尊敬老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会文明礼让;讲究卫生,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给学生呈现几张与细菌相关的图片或者动画,让学生说出看完这些细菌图之后的想法,学生谈完之后再教导学生清洗双手。接下来,教师引申出餐桌礼仪。如吃饭的时候双手不能直接触摸饭菜,要用筷子或勺子;饭后要把嘴巴擦干净;餐桌上有长辈时,要等长辈先动筷子,自己才可以动筷子。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学习形成餐桌礼仪意识和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又如,《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意识到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并形成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真切地感受到整理物品的愉悦。在教学前,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准备相应的物品,如书包、铅笔盒等。正式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第一,从书包中拿出课本,将其放在桌面中心;第二,将书包里的文具盒放在桌面左上角;第三,将文具盒里的铅笔放在课本旁边;第四,将课本翻到第四十二页;第五,完成这些事项后保持端正的坐姿。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引出课程内容,让学生谈谈整理物品后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在学会整理自己物品的同时,学会整理家中的物品。

二、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自主发展

教师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初期,生活经验不足,思维方式还处于以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无法充分理解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整合起来,以此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首先,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年龄小,乐于听故事,创设故事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教学《我们不乱扔》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保持公共卫生这部分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学会将垃圾丢到正确的位置,形成环保意识,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以下情境:“小白、小红和小辉的家在同一个楼层。某一天周末,小白、小红和小辉在帮爸爸妈妈大扫除,他们三人负责将垃圾倒掉。小白将垃圾装好后将其丢在楼道,小红将垃圾丢到垃圾桶,小辉则是先将垃圾分类,随后按照垃圾类别分别丢进不同的垃圾桶。”故事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个时候他们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教师应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就此进行激烈的探讨,说说三人之中谁的做法最值得称赞。这样一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其次,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化教学设备具有其他教学工具不能比拟的优势,它能够将生硬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可以给学生带来别样的体验。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使其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设备给学生创设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如教学《可爱的动物》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各种动物的图片,这些动物可以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也可以是生活中较为少见的,让学生说说展示出来的分别是什么动物,谈谈自己对动物的了解,说出自己喜欢它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教师应当予以相应的激励和表扬;对于不敢发表言论的学生,则应当给予相应的引导和鼓励。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各种动物的认识,较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三、制定合理制度,培养规则意识

教师应当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意义,这是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学生的各项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小学进行法治学习,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强化教学制度建设,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到何事该做,何事不该做。如上课时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以及不缺席;发言时应当先举手,教师允许后才发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等。其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如教学《我们有新玩法》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跳绳的各种花样,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同一种游戏可以不同的玩法进行。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还有什么新鲜的玩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制定规则,并形成法治观念。

四、进行游戏教学,促进身心健康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现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捧在手掌心,习惯于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导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健康。如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眼睛开始近视。对于这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