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和培养小学流动儿童数学认知内驱力的措施

2021-03-15张月贞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数学

张月贞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流动儿童现象逐渐增加,许多学生跟随着父母的脚步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流动儿童。关于流动儿童的教学问题也被重视起来,数学学科对于部分流动儿童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何激发流动儿童对于小学数学的认知内驱力也是教师亟需思考的,本文也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致力于寻找到一些合适的措施帮助培养流动儿童的数学认知内驱力,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激发和培养;流动儿童;数学;认知内驱力

引言:

许多流动儿童到了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都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再加上新课内容与之前所学的知识可能会有所不同,教师的讲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就导致有些流动儿童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如果流动儿童长时间跟不上教学进度,就会觉得数学学习太难,对数学的兴趣降低,不愿意去学习数学,甚至会产生抵触、厌学心理[1]。这就需要教师更多的去引导学生愿意接触、认识数学,喜欢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小学流动儿童对于数学的认知内驱力。

一、提升学生认知内驱力的意义

认知内驱力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最主要类型,只有教师逐步激发和培养小学流动儿童对于数学的认知内驱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具有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这样才能使流动儿童真正的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帮助流动儿童改变不良习惯。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工作一般都较为忙碌,无暇照顾学生,并且,有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淡薄,不注重流动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他们无法尽快适应新的学习,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激发和培养流动儿童对于小学数学的认知内驱力不仅对于学生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可以改变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善流动儿童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减少矛盾,促进师生和谐、家校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二、培育学生认知内驱力的有力措施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要使流动儿童产生对于小学数学的认知内驱力,产生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拉近与流动儿童的距离,使其感受到数学课堂的吸引力。

在课堂上,老师如果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拉的太远,使学生觉得有距离感,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封闭自己,不会在课堂上过多表现自己,课堂上无人回应,教师也就无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因此,首先要做的必须是拉近与流动儿童的距离,构建一个平等对话的课堂,让流动儿童在课堂上可以积极主动的发言,对问题有探究的欲望,有利于流动儿童产生学习兴趣。在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之后,就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如春风化雨的,在课堂上应该逐步展现自己的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强迫者,引领学生穿梭于知识的殿堂,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例如在学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自己编的富有趣味的小故事导入:兔子妈妈买了七个胡萝卜,兔子姐姐分到三个,兔子弟弟分到了两个,那么还剩几个呢?用故事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是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同时设置了悬念,促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问促思,通过提问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真正理解。

此外,教师也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机制,多表扬、鼓励流动儿童,通过表扬激励,帮助流动儿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氛围下,流动儿童才能感受到教师的一视同仁,产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塑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正确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

部分流动儿童转入新的班级后,由于之前学习的内容不一样可能会跟不上教学进度,所以,教师应提前了解流动儿童的学习情况,对标流动儿童的学习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下,教师也应该密切关注,多与流动儿童沟通,对流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薄弱部分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赶上学习进度。合理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全面的,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培养流动儿童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问题复习能力等,不仅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在课堂上获得知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帮助流动儿童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同时,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教师不能局限于用讲授法,应该多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让流动儿童在课堂活动中逐步领会知识,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的运动》这节课时候,如果只是简单的介绍图形运动的概念,学生看着课本可能根本不会理解轴对称、平移和旋转是什么。因此,如果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亲身体会图形的运动过程,学生也能更加体会到学习的图形运动的乐趣,在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中也会积极主动的思考,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小学数学的许多课程都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表内除法》等很多,因此,如果在课堂上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流动儿童意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就可以充分激发流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3]。同时,流动儿童如果有了学习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愿意用课堂学习过的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锻炼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尽量去联系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帮助流动儿童理解问题。例如,在《加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具体的情景,情景设置可以是小明在超市買苹果,先买了三个,第二天又买了五个,那么,小明一共买了几个呢?紧接着展示三个苹果和五个苹果的图片,让学生数数现在一共是几个苹果,利用这个例子可以直观的展示“3+5”这一加法的运算过程。枯燥的数字计算很容易使小学生感到疲惫、无聊,如果用现实生活中买东西的例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产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认知内驱力。与此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也会刺激着流动儿童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不仅在课堂上,课下他们也会积极运用这个例子去思考遇到的其他问题,逐步激发流动儿童对于数学的正确认识,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数学,更是生活中的数学。流动儿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自然就会比较容易解决数学问题,久而久之就具有了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就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步产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格外注重培养流动儿童对于数学的认知内驱力,因为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更需要流动儿童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更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流动儿童产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多问问题、多思考的意识,对于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也具有很多好处。激发小学流动儿童对于数学学科的认知内驱力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认真反思,通过日常的观察反思得出最适合学生的发展策略,帮助流动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朱莹.遵循认知特点,激活小学生学习数学内驱力[J].好家长,2019,000(050):P.204-204.

[2]杨兵.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J].学周刊,2020(13):45-46.

[3]常小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文理导航,2020(11):30-30.

(吴江区盛泽小学 215228)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数学
我们爱数学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