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2021-03-11纪俊英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2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纪俊英

[摘 要] 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本几乎每一册都设计古诗解读模块,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给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古诗属于文学范畴,一字一句地解读显得既苍白又枯燥,倘若能转换教学角度,就会让古诗教学变得充满活力。本文从小学古诗教学的现实情况入手,剖析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教学的革新思路,最后分析用于教学实践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古诗教学的意义体现于让学生在朗诵古诗中形成高尚情操,在理解古诗时领悟中国文化,在情感体验处了解先人情怀,在学习古诗后热爱古典文学。同其他文学教育一样,古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勿拔苗助长。

一、当下小学古诗教学的状况

1.部分老师将“读、背、默”视为古诗教学的三件法宝

小学古诗教学课堂常常能看到部分老师机械化的教学身影,首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其次独自揽下讲解的重任,最后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古诗。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看来都算日常,他们对于教学重点的认识仅停留于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教学目标,认为他们不需要深入学习。其实,这种错误的教学思路在根源处扼杀了学生领悟古诗美的权利,只是潦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没有彰显语文老师本身的价值。背诵的初衷不是让学生机械化地记忆这些难以理解的字句,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记忆过程中体会古诗的美感。至于记忆的方式是具备特殊性的,可以通过古诗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来完成,譬如歌曲,也可以是绘画等。这样使古诗在学生的脑海中栩栩如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还能减轻他们背诵的压力。死记硬背并不是古诗教学的制胜法宝,反而会吞噬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传统观念下的古诗教学模式缺乏灵动性

很多学生都对古诗教学有着死板乏味的印象,认为他们同那些冗长的文学作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不过是部分老师对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执念。以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三首》为例,老师在讲解时一般都会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模式。具体就是,首先总体感知并熟读古诗,其次进行拆字拆句的细致品读,最后再对古诗内容进行概括,并实现情感的升华。传统的教学观念侧重于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感,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另外,传统观念下的古诗教学具备机械化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模式多为被动,课堂氛围也因此变得沉重。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充满生机的古诗教学课堂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不具备拓展学习的长远眼光,常常囿于课本

古诗是古人留下的生活印记,也是个人表述的方式之一,因此其涉及各个领域。就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古诗教学大多囿于课本而止步不前。对古诗的拓展教学具有极大的潜在优势,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魔力。古诗拓展不仅仅可以体现在课内古诗教学中,还可以穿插到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去。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老师讲解《观潮》一文时,在课堂中除了讲述课文中的观潮盛况还可以类比李廓的《忆钱塘》一诗。虽然同是描写观潮的情景,却在写作方法和写作角度方面有着天壤之别。两篇写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时代背景下的特殊性,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美学冲击。由此看来,对古诗词的拓展是很有必要的,既能让学生不断地接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能使得语文课堂更加开阔且独具诗意。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然状态

1.在创新的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响应。素质教育倡导在教育领域合理运用创新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杜绝培养学习的机器。审美教学恰恰就属于创新教学的范畴,其在小学古诗及教学中的体现形式包括为古诗作曲加调,为古诗作画品析,抑或是通过多媒体、实践等教学模式,将抽象的古诗句转化为直白的感官体验。例如老师在《出塞》的教学中,可以为壮美的诗句添加一段气势恢宏的旋律,使学生沉浸其中,对诗人王昌龄爱国情怀感同身受。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形式,对古诗的教学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推广和传承。审美教育的加入是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打开弘扬传统文化的大门,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成为爱国教育的有效途径。

2.确保古诗教学切入点的多元化,使古诗在现代化的教学中不失古典美感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教学讲究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教育的本质在于艺术与教育的完美結合。简而言之,就是将教育穿插于艺术形式中,既保留艺术美感,又不失教育意义。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可以通过不同角度切入古诗教学。例如通过组织室外课堂进行古诗教学,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并体会写景诗人笔下的四季景观;运用古诗改编曲的方式增强学生感知情感的能力,让学生在精神世界中领悟古诗中的庞大情怀……这种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又不损害古诗的古典美感。古诗教育重在其历史性,而审美教育优在其创新性,新方式与旧文明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三、优化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以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的策略

1.实现古诗和歌曲的互通互融,加深学生的情感共识

古诗的背诵常常成为令学生头疼的作业之一,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可知,这种记忆是十分短暂的,并不能达到长久记忆的目的。为了使学生容易记忆,老师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增添为古诗重新编曲的环节。譬如,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宿新市徐公店》一诗,老师在帮助学生记忆时可以在不改变古诗原文的基础之上添加较为轻快的旋律,将其改变为一首清新的古诗歌曲。这样既使得古诗朗朗上口,又展示了诗歌中所描绘的一派生机之景。但是对于这种教学模式,一些人认为,古诗词是古人信仰与精神的寄托,改编后的古诗歌曲就变了味道,这样很容易导致小学生产生错误理解。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但也是提醒老师,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保证古诗的原汁原味,寻找编曲时也要符合古诗原有的意境,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误导。

2.实现古诗和绘画的互通互融,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意境

古诗词象征着经典与永恒,是先辈留下的无价之宝。在古代,诗人用古诗记录一些人、一些事或一些景,因此其中通常都蕴含故事。以《清平乐·村居》为例,其中诗人描述了一幅安逸闲适的村居图。低矮的茅檐下饮酒,潺潺的溪水旁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草,感叹吴音的阳光明媚。远处是谁家的白发老妇?大儿子在溪的东面锄豆,二儿子正在织鸡笼。最喜欢调皮的小儿子,正卧在溪头剥莲蓬呢。安逸祥和,闲适自在,又怡然自得的生活完全可以在画笔下栩栩如生。老师可以通过开展绘画展的形式,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在结合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提升了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古诗的精髓在意境,用画反映诗是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的高效途径。

3.实现古诗和话剧的互通互融,增加学生的体验感

古诗教学旨在将晦涩难懂的诗句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大多数老师采用了细心讲解的方法,成效却不大。其实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学生参与,在古诗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顺应教育改革。将古诗转化为话剧的优势在于使抽象的古代文化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绪。比如在讲解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时,老师可以将其大意转化为一个出征边塞的将军饮酒闻乐,勾起豪情壮志的话剧,在形成剧本后为学生分配角色。学生在话剧准备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深入古诗内容,形成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是高于老师单纯授课的,因为学生在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之下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尝试大胆思考。审美教育之下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出懂得美且会创造美的新时代青年。

4.增加沉浸式教学体验,形成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网络

传统的古诗教学通常采用理论教学的方法,却忽视了实践教学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实,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增添了更多的体验感,让学生真实地投入自然,感受写景诗呈现的美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观光,观光的过程可以融入古诗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動和真实。

古诗文教学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学变得活灵活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并自愿投入古诗文学习的行列,此时教学目标已经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

[1]孔颖.新媒体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创新[J].科技资讯,2020(06):64.

[2]胡来福.如何做好部编本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J].甘肃教育,2019(07):17.

[3]季文艳.有诗有情真语文——谈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J].名师在线,2020(07):37.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