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3-11赵毅

天府数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

赵毅

摘 要:人才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其中的作用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在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新人才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就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了具体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大致可以理解为思维活动的一种创造意识和潜意识的创新精神,相关资料表明: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反映或概括反映形成了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部分,作为一名学生,各方各面都离不开思维。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否得到全面培养,就要看其主观能动性是否能彻底地发挥出来,因此,要想使学生领会到数学学科的价值与魅力,必须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创造性思维的催促下得到驱动。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人类来说,创造性思维是以一般思维为基础逐渐形成的一种较为高级的心理活动。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具体、更全面,更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相互融合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高中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涉及到各种各样类型的知识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越强,能就越能够推动数学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中,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将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做重中之重来看待,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为基础,切实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共同提高。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应遵循的原则

(一)熟悉化原则

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在学生所熟知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要遵循熟悉化原则,其实质就是将学生感到陌生、难理解的题转化为易于他们能够快速接受的简单题,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增加认知的过程。高中数学知识抽象、繁杂,大部分题目与所学的知识点有所关联,因此,一旦遇到抽象晦涩的题目时,要选用合理的、熟知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更加轻车熟路。

(二)求异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与学生的聚合性思维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能力有着直接关系,为了使这两种能力都有所提高,要尽可能的利用独具特色的思路及且适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离不开教师起到的引导作用,在数学教师这种求异性思维的影响下,学生的状态会始终保持着主动与积极,学习的动机会越来越强烈。

(三)主体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以凸显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的主体地位为主,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使其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增强,循序渐进地树立起创造精神。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基石

部分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不善于动脑筋,一旦遇到有难度的题型,往往会救助于教师,这是由于学生已经对这种做题方法形成了依赖。因此,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运用恰当的引导方式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使学生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意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稳抓利于学生思考的切入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尽快实现这一目标。那么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意识关键的突破口在哪里呢?经实践证明,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其的创造性思维意识自然而然地形成,而这取决于学生自身对于其思考问题的态度。例如:《圆的方程》是高二第四章的内容,重难点1、“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2、“理解及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特征”。教师可通过四个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活动1创设情境,车轮为何设计为圆形,而不是其他的形状?"通过情景激发兴趣,启迪思维。2、深入探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那么,圆是否也可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呢?如果能,这个方程又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自己列出M点满足集合P={M||MA|=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让学生写出点M适合的条件。通过学生自己探究,获得新知。活动3、应用举例,例1、求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 (1)(x+1)2+(y-1)2=1; (2)x2+(y+4)2=7,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提高自身能力。活动4、反馈训练判断三个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课下思考题:M,N,Q哪个点到圆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是多少?,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方法。由此看来,在高中數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多想、多做的契机,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对于形成创造性思维意识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 )引导实践探究性学习,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究其原因是,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很强,学生获取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教师调动思维来完成。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规律性题目普遍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致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的同时,打击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自主探究方面,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积极思考创设了有利契机,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一个三角板纸片在三个顶点上标上A、B、C,请同学们过顶点A任意做-次对折,折痕为AD,与BC边交于点D,可以创设如下师生活动情境来探究判定定理:让BD边和CD边与桌面接触。(每个同学们的折痕情况不一样),提出探究问题。

(1)AD边与桌面垂直吗? ( 学生回答不同) .

(2)再问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3)如果不经过A点能否得到折痕DE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让同学们多演示几回,得出结论。

(4)如果我们把折痕抽象为直线,把BD、CD抽象为直线,把桌面抽象为平面,那么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保证直线与面垂直。

(5)若将D点与桌面接触,BC两点不与桌面接触请问此时边AD与桌面还垂直吗?

(6)请根据以上五个问题,给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通过以上问题设置和动手实践,引导学生思维聚焦三线之间关系上,制定探究计划, 得出一般结论。这种探究策略体现了本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为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一题多问,促进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

发散思维主要特点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相关的问题,以及学生的特点,将能够发散思维的点挖掘出来,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使学生在一题多问的基础上达到多种解法,从而促使他们在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进行思考。此外,因为数学知识之间的这种独特的纵横性,使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所以,对于同一问题的解法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说明,同一问题或者同一对象在思考或者解决的时候,会引发不同的联想及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这样发问:1、从这么多接发当中,哪种方法最好?最便捷?为什么?适应性范围条件是什么?

从本质上看,解题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在题目条件变动后哪些解法会失效,哪些解法依旧可以继续用?

以现有条件不变为前提,哪些问题可以继续以之前的解法来解决?

这样,循序渐进地引伸题目的结论并适时更换,使学生的大脑思维在“集中一发散一集中”这一循环的过程中,令他们的数学知识形成网状,同时也使集中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最后,利用一题多引伸,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教学中的一题多变的范围较为广泛,通常在课堂上表现为这几种:

(1)命題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增加什么条件后能成立。

(2)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能否改进?

(3)此题有无特例或能否推广到一般?

(4)此类问题有无共同的特征等。

总之,教师要格外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不断变化问题的条件、结论,并能切合实际的联想,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还能达到随机应变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使其形成创造性思维意识,引导实践探究性学习,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借助一题多问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使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玉凤.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2):30-31.

[2]周玉凤.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2):30-31.

[3]朱祖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探索[J].高考,2021(19):83-84.

2064500520252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
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