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传统文化,丰富语文内涵

2021-03-10赵焰

教育界·A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赵焰

【摘要】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怎样渗透传统文化呢?教师可以从课堂导入、知识拓展延伸、文本内容挖掘、现代生活指导以及思想意蕴求同等方面展开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为语文课堂增色。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思想品质

中华五千年文明遗留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核心素养被关注的今天,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已经成为核心素养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利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远远不够,甚至很多教师认为传统文化距离现代生活久远,对于现代小学生的教育意义不是很大。这样的错误认知影响了文化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道理,而且要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感受到精神的饱满。

一、传统文化导入课程,增添语文的文化魅力

语文课堂需要深度,也需要深刻的思想作为依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教学的范畴。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增添语文的文化魅力。学生在一种文化氛围中走进课堂的时候,便是他们与语文亲切对话的时刻。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进而在理解文本内容的时候能够以一种更加大气的精神感受其中的思想。这样的浸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能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感受到参与的满足感。

例如在《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递中华文化中的宽容之道。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文化故事,引起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文化思想的思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为大家讲一个故事,是有关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故事,既然是大学士,手中应该拥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他老家的人为了与邻居争三尺宽的宅基地而发生纠纷,张英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写下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在读完这首诗之后,家人便让出了宅基地,而他的邻居也让出了三尺之地,这就是有名的‘六尺巷的故事。大家说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是与它有关。” 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中,学生便对“宽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宽容之道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传统文化作为导入内容,可以让学生在与文化的亲近中走进文本,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文化魅力,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

二、传统文化深度挖掘,感受语文的文化属性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文化。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文化情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出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感悟,在与文化的亲密接触中,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位置。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将传统文化内容深度挖掘出来,但是教师可以细细品读文本,在品读的过程中,让传统文化的身影走进学生的心间。

例如在《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 可以充分挖掘出传统文化的底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内在精神提升:“同学们,这是一篇古文,它距离我们的时代已经遥远了,但是我们能不能在对这篇文章的文意梳理中感受到古人对于读书的那些深刻感悟呢?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谦虚、坚持、奉献等都是永恒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精神都有着很重要的价值,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将你的感受告诉我。”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传统文化内容:“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告诉我,读书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我觉得不仅是读书,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在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谦虚的美好品质,如果有不懂的就要向别人请教,无论这个人是谁。” 同学们对文章都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对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深度挖掘文本中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语文学科的文化属性得以呈现,而且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化的浸润,从而让学生在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便对传统文化产生深深的崇敬和爱意。

三、传统文化拓展延伸,拓展语文的文化广度

小学语文课本中精心选择了很多与传统文化内容有关的篇目。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这些文化,拓宽语文的文化广度。众所周知,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更是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拓展延伸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在一篇文章中感受到多种文化的滋养。在文化延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对文化的内容展开交流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文化内容的关注度和思考力。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文本内容的相关文化内容,引起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例如在《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挖掘出其中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对母爱有更深刻的了解。母爱无论古今都有着闪光的精神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向学生传达感恩思想:“同学们,有关母爱的故事我们都懂得很多,古代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这些母亲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前途,让他们拥有优秀的品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理解母爱的呢?”在教师的文化拓展中,学生不仅对这篇文章的母爱有了理解,而且了解了母亲爱孩子的不同方式。这就在无形中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孝道。

传统文化拓展延伸可以让大语文的情怀得以展现,可以讓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提升自我的素养。这不仅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而且是一种品质的塑造。

四、传统文化指导生活,孕育语文的文化情感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内涵,它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重要的精神家园。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传统文化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文化能够真正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文化学习中能够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文化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尤其是面对小学生,不能将文化架空于高大上的理论之上,而应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将文化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关联点,从而实施有目的的教育。

例如在《寒食》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挖掘出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指导学生的生活。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因为二者时间相近,后来就将两个节日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这个节日有很多传统的习俗,如踏青、祭祖、扫墓、植树、放风筝等等。这些传统习俗当中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同学们,在清明节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你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对于清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能够产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情感。这样就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

文化不是冰冷的理论,它应该有一定的溫度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改善言行,让传统文化真正为小学生的成长服务。只有这样有温度的文化教育,才能唤醒学生内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传统文化思想探寻,提升语文的文化内涵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主题,这些思想主题对于学生的品质养成具有积极的意义。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种长期的坚持。在传统文化思想的探寻之路上,每个教师都不应该止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挖掘出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内涵,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例如在《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充分挖掘出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同学们,在读完这个神话故事之后,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敢于创造不一样的世界。”“他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坚持。”“他是一个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奉献终身的人。”学生对盘古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感受。这篇神话故事当中寄寓着人们对于天地万物更新的渴望,这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力量,现代社会生活仍然需要这样的创新思想。“同学们,你们想要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这个世界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你们有没有信心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这个世界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产生了有关创造的想法。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懂得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令人尊敬的。

语文学习不仅要停留于表面的文章内容解读,而且应该在这样的解读中探寻到文本中的思想情韵。传统文化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教师在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同时,更应使其懂得文化内涵和价值,让学生在这样的思想中受到熏陶,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丰富语文内涵,应成为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本文从多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课程实践研究,意在使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爱上传统文化,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殷桂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学周刊,2020(26):115-116.

马迪.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拓展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155.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