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2021-03-02王鹤林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王鹤林

【摘  要】在当今中国的国民经济组成中,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诸多外部坏境问题和内部控制的缺失,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着花期短暂、生命力不持久等问题和局限。论文针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来进行剖析,并且立足宏观,着眼细节,提出一系列能够切实有效推广的建议和措施,来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完善其内控制度,突破局限性,走向内控正规化、专业化、完善化的道路。

【Abstract】In today's national economy of China,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force. However, due to many extern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lack of internal control, man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have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such as short flowering period and short vit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which can be practically and effectively popularized based on the macroscopic view and focusing on the details, to help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improve it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move towards the road of the regulariz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perfe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關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策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ternal control;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2-0001-02

1 引言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新的转变和要求。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度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一块沉疴杂症,严重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活跃和持续性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提供了近四分之三的城镇就业机会的同时,却存在着存续难、持续力薄弱的现象。相对于内部制度较为健全的大型企业,其人力物力资源都相对弱势,内部控制方面能够投入的资源就更加明显的不足,这严重地影响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如何转变观念,重视内控制度,是推进中小企业健全自身、稳步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许多企业正在面临的一大难关。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中存在相当一部分“重生产销售,轻内控管理”的企业管理者。其对于内控制度的认识停留在表层,认为内部控制等同于公司规章。企业的组织形式也通常是直线垂直管理,有时管理人员还要身兼多任。管理的幅度和跨度并不合理,职责的划分不够明确。有些家族企业实施唯亲制度选人管理财务,缺乏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多数是创业者,在企业的初创阶段并没有投入大量精力在内部管理上,因此,在企业扩张发展的过程中也容易对内部控制模块产生轻忽,认为其属于可有可无的东西。难以意识到内部控制问题对于企业根深蒂固,扎实奠基的重要性。上行下效,管理者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就难以招罗人才,更难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这就是完善中小企业内控制度要攻克的第一步,首先需要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1]。

2.2 企业管理结构设置不当

内部控制得当的企业会明晰各部门责任所属,强调人员分工合作。因此,奠定一个公司最初的内控制度要从把握公司岗位的职责开始。这对于后续的控制环境铺垫和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具有显著的意义。

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组织结构雏形紊乱,或者是简单垂直,或者是照搬大企业的组织结构来设置,既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又会造成职责的交叉,降低工作效率,增加职场混乱和纠纷。公司的组织结构往往欠缺必要的议事机制,决策权高度集中,或者是混乱地分散在股东手中,难以有力高效地把控企业运作方向。

2.3 内部审计机制欠缺

内审机制可以起到有效的制约监督效用,是企业防范风险的指向标。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十分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目前我国的审计法中只强制性要求了国有企业需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而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并非处于硬性规定的企业范畴之中,往往囿于資金短缺,管理人员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放弃了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鲜少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中小企业,往往其内审的独立性也会受到公司管理层权利的冲击,其职能和立场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和体现。

欠缺内部审计机制,会让中小企业失去自身风险的检察,难以实时准确地针对企业管理中的问题进行鉴别和监督。其实是将企业置身于风暴危险当中,取下了一双自我审视的眼睛。内部审计职能的缺失,必然会对内部控制的力度和效果造成打击损失。

相对于产业链成熟、不可替代性高的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不仅规模更小,其经营的范畴也更加简单,因此抵御风险的能力就更是相对薄弱了。在如此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前提下,又缺少了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块的控制,中小企业对于风险的失察往往会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失势,容易被忽如其来的风险摧垮[2]。

2.4 信息沟通体系不畅

内部控制若想要取得显著效果,就需要完善企业内部和外部中的信息沟通系统。而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处理方面十分薄弱,对于外部政策的接收较慢,内部体制也很难根据其当前的风险状态进行有效的同步调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也并不畅通,这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内部控制体制的建立,及其建立后实施的效率和效果。

2.5 成本投入不足

无论是设计内部控制体系,以本企业自身为出发点量度所需要的职能部门进行配置,还是建立了内控制度之后的执行过程,都需要企业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这一部分的内部控制成本可能会对本就单薄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道很高的门槛,无法均衡内控成本的支出,也是当前现实阻碍中小企业内控体制成熟的一项阻碍。缺乏足够的内控成本,得到的内控体系和效果必然不会太好。

3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根据以上诸多问题和现状,在此提出以下几点优化改进的建议和手段,希望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结合当今时代政策,以及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作出规范和完善。

3.1 梳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

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最初,我们应当对整个企业的业务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梳理企业设计的各项业务,建立起一套适用于企业当下发展的业务体系。了解每个环节的步骤和流程,每个流程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员配置等[3]。

流程化是内部控制的重点之一,可以大大地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可以切实地督促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是我们体系建立的血脉,也是内部控制政策落地的重要执行手段。在梳理业务流程的过程中,最好做到全面参与,即可以让公司的现有员工编制岗位职业说明和流程,统筹全部流程工作,做统一的筹划,扩散工作区域,建立一份专属于本企业的业务流程简介目录。

在管理层之中也需要做一份相互勾连、逻辑明确的管理层职责说明书,明晰企业管理层面上的步骤和脉络。尽可能做到丝丝入扣,每一个环节职责明确,且设有检查和监督辅助步骤。

3.2 加强企业风险识别能力

中小企业可以首先以岗位绩效考核为指标,来对各个岗位进行浅层次的风险识别。完善每个岗位的职责之后,对于不同的岗位建立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依照这些有针对性的指标来进行岗位上的风险管控。这样做可以行之有效地覆盖大部分日常工作中会产生的内部风险。

另外,在面对外部风险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评估测量体系。首先横向地在同行业中评估公司战略风险,同时放眼于行业之外,评估整体行业的趋向和发展潜力。在这个评估风险的过程当中,既要结合企业的目前情况、财务数据以及市场的占有率,又要考虑本身产品的特点,以及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方向。

外部风险评估不应该是粗略的模糊的,应该是详尽且可以数据化测量的。这就需要企业具有高度的防范风险的意识,有意识地去聘请专业机构或者专用人员来定期对企业做一次全方面的风险评估[4]。

3.3 诊断并优化内控体系的缺陷

在建立了基础的内控体系和识别系统的基础上,要定期检测现有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将企业内部流程按照重要性分层,来规范其检测的时间。量化检测标准,关注企业规模变化和业务倾向的变化,观察现有的管控制度是否已经不再适用,若不适用,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在诊断的过程中,可以随机抽取业务模块进行检测,测试关键业务节点内部控制是否到位。检测后向管理层提交检测报告,并根据指示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对于新建立的制度,以及修改调整后的新制度,都需要进行二次检测,以便保证内部控制始终处在一个适应企业发展脚步的节奏中,确保其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管理效果。

另外,条件支持允许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内审部门来对公司的制度执行状况进行跟踪监测,提交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加强了内部的监督,就相当于给企业的内部管理上了一道安心锁,可以极大地提高风险管理评估能力,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存续和生命力的革新。

4 结语

总的来说,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搭建不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长期持续变化完善的过程。不仅要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规模和业务内容,也要有效地针对当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倚靠制度的管控,有效地督促其高效流畅的执行。

【参考文献】

【1】王小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9(02):140-141.

【2】谭伟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9(06):101-102.

【3】宋瑾.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富生活,2020(08):61-62.

【4】季永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4):32-33.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