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策略研究

2021-02-25杨莎莎

客联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

杨莎莎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群体由“单身外出”方式日益转向为外出“家庭化”模式,流动儿童群体及其问题由此衍生,引起社会关注。人际交往障碍由于影响了其身心健康,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跟踪和分析1个成功个案和2个咨询性个案的文献资料,发现其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其性格、亲子沟通模式和校园的融入相关。因此社工介入也应立足于多维层面,从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干预。

关键词:流动儿童;人际交往障碍;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农民工群体由“单身外出”方式日益转向为外出“家庭化”模式,由此衍生流动儿童。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0-14 岁的流动儿童已超过 3600 万,且数字逐年上升。

流动儿童本身具有独特性,一般指6-14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青少年儿童[1]。由于父母在城市中边缘化,受其家庭影响,在参与社会生活时,他们因缺少参与机会也处于边缘化或被隔离的社会系统中。同时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法关注他们的心理,给予其心理支持,长此以往,他们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就可能消极应对,由不敢与人交往到不愿与人交往,由此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受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等影响,在与人交往中出现困难或不顺,主要表现在认知障碍、行为障碍、情感障碍[2]。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早可追溯玛丽·里士满《社会诊断》一书,它以“人在情景中”、“心理分析”为理论基础,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生理、心理、社会有关,正是由于这三者综合的影响才导致个体产生特定行为。因此它认为,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是其生理、性格等心理因素以及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要多维角度评估与解决流动儿童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全方位评估,多层次解决,这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核心所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实习机构漳州市龙文区向阳花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童心筑梦”项目,主要包括项目社工、服务对象—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和相关的文献资料等资料(如表一)。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笔者为了筛选出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对老师转介来的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人(共28人)进行了社交测试。此测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儿童社交情况测试,旨在了解他们的人际关系,共6题,得分越低者代表人际越好,具体而言分为4个级别,6分以下人际关系很好,6-12分一般,12-18分较差,18分以上很差;另一部分是儿童社交焦虑测试量表,旨在评估他们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其程度,共10题,主要测试内容为害怕否定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越高则代表人际交往障碍越明显。

笔者分析发现89.3%的测试者(25人)表示自己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82.1%的人(23人)很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觉得别人不会喜欢自己,因此甚少主动与他人交往。而在这23人中,社交焦慮测试量表结果否定分值与回避分值相加等于或大于10分的有10人。综合分析这些,笔者认为这10人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因此确定为本文的服务对象。其中得分为前3的即是本文的个案案主,最高的为深度个案案主,另外两个则为咨询性个案案主。

同时,笔者对筛选出来的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进行入户访谈,全面了解他们基本的生活环境、家庭交往、性格、情绪、家校互动以及同辈支持和家庭支持。

然后,结合入户访谈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文献分析,采用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介入策略分析

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指导下,笔者从服务对象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三个层次干预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介入策略如下:

(一)着眼多维层面,全方位评估

社工在介入时,既要关注服务对象的当前环境、生理和心理状态,也要关注服务对象过去的经验。在评估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访谈对象扩展化

首次访谈要在服务对象熟悉的场景进行,最好有其重要他人在场,以增加服务对象的安全感。此外,在访谈时还要关心其重要他人的言行举止。从重要他人的角度可发现服务对象表达出来的状态给他人带来的感受及想法。

2.专业关系朋友化

以朋友的身份与案主建立平等的专业关系,更加能贴近案主,了解案主的想法,获得案主的配合与认可,从而治疗也会更加的顺畅。同时,从朋友的角度真诚与案主交流,从案主兴趣出发寻找切入点,才能逐步了解到案主的生理、心理状态,从而对案主有全面的了解。

3.访谈内容多维化

社工在进行入户访谈评估时,除了要观察服务对象生活的环境,从细小之处发现其生活习惯,还要注重服务对象的其他方面,如自我评价、人际状况和学习成绩。总体来说,访谈内容要涵盖服务对象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交行为等多方面。

(二)纾解心理问题,改变认知偏差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会被重要他人的言语伤害,从而产生自卑情绪,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之人,没有优点与特长,因而不被人喜欢与没有朋友。

因此笔者认为在纾解其情绪的基础上改变其自身及重要他人的认知偏差,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其中首先要帮助其建立学习成绩不好与天生智力没有关系,而是各种原因才导致其成绩不好的认知。另外,还要改变案主“被欺负是自己不好”的认知偏差。

(三)挖掘校园资源,增加校园支持

在学校层面介入时,社工可寻求老师的帮助与配合,使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有一个开朗活泼的同桌,并且也能够在学习上给予其帮助。同时社工也要与其同桌沟通交流,寻求其理解与帮助。笔者发现,在介入的过程中,以案主为中心,通过社工、老师、同学为三角的互动,可帮助案主从人际交往障碍困境中解脱出来。在此过程中,案主是沟通的中心,一切行动的中心;社工则是案主与老师、同学沟通的连接点,是案主中间人、信息传译者;老师则是案主动态变化的监控者以及鼓励者,而同学则是案主改变的支持者和融入班级、校园的引路人。

(四)创建社交环境,增加社交技巧

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因为与人交往不顺,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长期下去,他们逐渐脱离了同辈群体圈子,不了解同辈群体的想法和兴趣爱好。鉴于此社工设计了“迎面困难 助力成长”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成长小组,将之前筛选出来的10名服务对象聚集起来。通过“交际寻宝”主题让他们认识自己的社交情况,提高他们是社交意识,然后通过“理解与自信”、“信任与沟通”、“同舟共济”主题来增强他们的社交自信,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增加他们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霞,赵景欣,申继亮.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3,45(5),568-584.

[2]缪芸.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
上海市宜川街道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况与分析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流动儿童更需要关爱
流动儿童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