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东北亚,推动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

2021-02-18本刊编辑部

辽宁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对外开放东北亚

〔内容提要〕2020年10月24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承办,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国际论坛在沈阳举行。根据现场速记,将与会专家学者发言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东北亚 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振兴 对外开放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畅通双循环中的东北振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2020年10月24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承办,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国际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中央部委、国家级智库、辽沈地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辽宁省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东北地区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日本、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外交官,以及来自新华社、中新社、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媒体的代表,以及日本、韩国智库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出席论坛。

此次国际论坛分为“主题论坛”和“圆桌会议”两个环节。上午的主题论坛由东北大学校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赵继主持,与会专家围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发表了精彩演讲,下午的圆桌会议以“畅通双循环中的东北振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主持。根据现场速记,将与会专家学者发言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把握大趋势,抓住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逆潮以及疫情冲击的双重影响,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疫情叠加影响将世界经济拖入严重衰退,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可能更趋复杂、多变和严峻,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区域化将为中日韩经济合作带来新机遇。

东北亚区域合作领域丰富、前景广阔。韩国中央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安忠荣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日韩三国合作抗疫,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原院长吉野直行认为中日韩三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中小企业融资、老龄化社会治理等很多领域都可以进行合作,三国通过合作,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地区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日中经济协会专务理事杉田定大认为,如果能够将日本的资金、技术,中国、朝鲜的劳动力,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能源、资源,韩国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结合,东北亚经济圈将得到巨大的发展。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能够产生深远影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认为,无论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看,中日韩合作潜力巨大。公益财团法人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理事长河合正弘指出,中日韩三国经济联系非常密切,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如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能够尽早签署,将对东北亚地区未来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中日韩的合作具有重大影响,也会进一步对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在内的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共同打造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疫情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重构的风险,未来制造业可能会形成三大板块,亚洲板块、欧洲板块和北美板块,亚洲板块以中日韩为主体。韩国产业经济与贸易研究院原院长金道熏认为,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各国开始注重供应链的安全性。中日韩三国由于相互的贸易依赖度较高,在确保区域性供应链安全方面,应建立产业合作联盟共同维护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其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署是这个联盟中最重要的环节。

二、立足中日韩,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以经济合作为重心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认为,虽然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中日韩之间经济联系非常紧密,有条件深入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在新形势下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第一,在以经济合作为重心的基础上拓展合作领域,真正按照三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推进全方位合作;第二,确保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可持续;第三,面向未来,推动构建中日韩三国新型经济关系。赵晋平建议,一是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规划和战略对接和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促进“补链型”相互投资,构建安全稳定的区域生产网络,增强区域产业整体的国际竞争新优势;三是要加强数字产品制造和数字服务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研发创新合作;四是要加强中日韩经济合作新模式的顶层设计;五是要旗帜鲜明地践行多边主义政策。

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安忠荣建议,东北亚国家应携手合作,一是共享疫情防控数据,共同开发疫苗;二是共同确保东北亚地区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三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人员出入境的便利性;四是更积极地推动游客自由往来;五是尽快签订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六是共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以绿色复苏的模式开展东北亚经济合作。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周玮生认为,在新冠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中,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全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社会发展转向更坚韧的模式。周玮生指出,可以通过建立中日韩友好城市合作计划,联手解决遇到的共同问题,推进可持续的城市开发。

三、面向东北亚,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东北地区在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中具有優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潮以及疫情冲击的双重影响,东北地区应利用与东北亚更加接近的地缘条件,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打造国内市场与东北亚市场的重要连接点,形成东北扩大开放的新优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东北亚各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东北地区毗邻俄罗斯、朝鲜、蒙古国、日本、韩国五国,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东北亚各国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合作伙伴,东北地区在面向东北亚各国的开放中存在比较优势。

国际环境变化给东北参与东北亚合作带来机遇。于洪君认为,国际大环境剧烈变动和亚太地区形势发展,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发展,对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都是重要的历史机遇。陈文玲认为,对于东北来说,在大变局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要抓住机遇重振制造业,创造东北制造业的集成优势。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尚勋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韩国的“新北方政策”在东北地区存在很多交汇点,东北地区可以在地方产业、制度创新、人文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韩国展开合作。

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于洪君建议,东北地区积极贯彻“双循环”发展方针,通过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并扩大东北三省间的联动发展,携手并肩共同建设黑龙江、辽宁两个自贸区,同时广泛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环渤海湾经济区发展构想,持续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营商环境,积极改进人才培养使用体制机制,奋力开创东北振兴新局面,全力打造东北地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迟福林建议,第一,以推进中日韩自贸进程为契机形成东北扩大开放新动力;第二,适应服务贸易发展合作大趋势,务实推进东北地区与日韩在服务业项下的自由贸易进程;第三,适应东北亚合作新趋势,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姜晓秋建议,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和招院引所相统筹,把加强展会平台建设与强化对制造业的辐射力相统筹。最重要的是通过制造业国企深化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让知识、管理和数据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要求落地,以激发创新动力。李凯建议,“十四五”时期,东北要抓住经济逆全球化、中国向北开放战略、服务贸易开放、北极航道开通等机遇,发挥沿边沿海的优势条件,从“新格局、新领域、新机制和新动力”四个方面破题,打造东北对外开放新前沿。第一,以大连、哈尔滨和丹东为重点,聚焦南、北、东三个方向,形成全面开放、“深耕东北亚”的国际开放格局;第二,要将对外开放与中心城市战略相结合,形成东北振兴的区域动力源;第三,抓住FTA服务贸易开放的机遇,形成服务业开放新领域;第四,支持东北与东北亚国家开展次区域合作。

四、融入“双循环”,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开放的格局中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认为,东北地区应对双循环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应对中国区域格局竞争能力、应对产业合作升级竞争格局能力、应对产业科技人才竞争格局的能力的不足。在面对疫情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新发展模式的历史机遇下,应该通过深化与东北亚国家的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产业的合作实现东北地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晓燕认为,双循环格局对东北地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是一次重要机遇。针对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应提升东北制造在全国产业链分工的地位;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强化东北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作用。一是要打造好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逐步融入国际产业链;二是要建设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推动建立东北亚自贸区网络;三是要推进东北亚区域市场经济规则的先行先试。

构建制造业转型升级开放格局,推动东北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北大学原校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原院长赵继认为,影响东北经济发展的原因,其中一条是东北经济转型相对滞后,制造业优势尚未发挥出来。应以新一轮信息技术和制造业高度融合为目标,以主攻智能制造、推行绿色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为重点,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加速变革。一是要促进东北制造业融入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大格局;二是要促进东北制造业融入中日韩“自贸区”大市场;三是要促进东北制造业融入国家“一路一带”大进程,加强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的合作。

以数字化转型推进新旧动能转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产业生态,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新动能成长的主要驱动力。加快东北经济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数字化和现代化水平,以数据流吸引人才流、资金流,释放东北经济的追赶潜能,实现“变道超车”,对东北振兴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面向未来,东北地区要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优化数字化创新生态,为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注入新动能。

加快构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认为,东北地区制造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转型升级缓慢,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比较滞后,表面上看是研发投入占比少、开放不足,但背后深层次的是体制机制原因,制度环境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四五”时期,要推进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要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二是要构建激发经济活力的制度政策;三是要构建推动创新的制度政策;四是要构建有利于高水平开放的制度政策。

以效率与效益为标准推进东北国有企业改革。大成企业研究院副院长陈永杰认为,效率与效益是衡量国有资本管理水平的最根本、最主要的硬指标,而东北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率与效益水平低于全国同类指标平均水平。提出五条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路径,一是树立一个大观念,二是开展一番大调整,三是推行一项大改革,四是改进一项大评价,五是推进一项大公平。

激活各类市場的主体活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鞍钢集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谢峰认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系,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打造竞争合作新优势,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第一,建议加大区域内的钢企重组整合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第二,建议降低铁矿石资源包括还有其他资源的税负。第三,建议进一步丰富发展资本市场,提高股权市场的活跃度,充分发挥多级资本市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大作用。

(本刊编辑部整理)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对外开放东北亚
文在寅:朝韩及东北亚共同举办世界杯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面向全世界 服务东北亚
东北亚博览会,架起一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桥梁
第四乐章翻转:亚洲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