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说法(二)

2021-02-08汪一敏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圆面积圆柱长方形

汪一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说法似是而非,甚至错误。数学教师对此须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那不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证明——对圆面积公式推导、证明的误解分析

教材对圆面积公式来历的处理,引起不少教师的误解。他们认为那就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并依此认识展开教学,这样难免以讹传讹。

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证明,可追溯到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时代(约公元前300 —前212年)。在《几何原本》12卷的命题2里,欧几里得使用穷竭法和双重归谬法证明了“诸圆彼此之比,等于在其直径上作出的正方形之比”,说两个圆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内接正方形的面积之比,由于正方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对角线的平方比。即

[Ss=D2d2]

这里的S、s、D、d分别表示两圆的面积和直径。

在此基础上,阿基米德(欧几里得的学生)用穷竭法和双重归谬法证明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S=12R?C](R是圆的半径,C是圆的周长)

把欧几里得的结论与阿基米德的结论联立起来即可推出 [Cc=Dd] →  [CD=cd]。至此,人们知道了圆周率——圆的周长和其直径的比是一个常数。最早的圆周率的近似值由阿基米德计算得出。

近代人们对圆面积公式推导证明的工具是微积分。

圆方程:x2+y2=r2

[14] 圆面积:[0rr2-x2]dx = r2[0π2cos2tdt]  (第二换元法)

=[ 14]πr2 ,

圆面积:S=πr2。

定积分的基础是极限理论,极限理论是建立在严密逻辑基础之上的,并不是非专业人士想象中的“极限思想”。

小学数学教材中在推导证明圆面积公式时提出对圆面进行分割(如图1),拼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近似的长方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其宽为r,长为πr(圆周长的一半),面积为πr2,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圆面积计算公式为πr2。

但这只是猜测,不能看作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证明。近似长方形的长在无限分割下的极限一定是πr吗?事实上,要确定此极限,并不比求圓面积公式简单。

大家知道,(数学上)猜想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图2中的小半圆直径相同,设AB=2r,则每个图中的小半圆周的和都是πr,当小半圆的直径越来越小时,AB之间由小半圆周形成的“波浪线”将趋于线段AB。那么AB应该等于πr,但AB=2r,因此不能断定圆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的极限是πr。

那么教材对圆面积公式的处理起什么作用呢?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直接告诉学生(或讲一些圆面积公式的小故事),说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πr2,学生是理解不了的。

因此,教师仍可大胆使用教材中处理圆面积公式的方法,但千万不要信誓旦旦地说,这就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证明。

二、一张长方形纸是不能卷成圆柱的——对教学小实验究竟如何进行科学改良的说明

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单元例1(P18)中说:“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而教材第30页上的习题15是这样的(如图3)。

也许是受教材的影响,有教师在“圆柱的侧面积”的教学中,考虑到动手性和可视性,设计了小实验: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横着或竖着卷起来,可以卷成什么形状?之后又将此小实验改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横着或竖着卷起来,分别卷成最大的圆柱,观察圆柱和长方形的关系。该教师以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图形在二维、三维空间的变化,了解长方形和圆柱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编撰一个数学习题(问题),要求之一是“习题的陈述要准确、严谨、无歧义”。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横着或竖着卷起来,可以卷成什么形状?怎么卷呢?可卷的形状太多了,因此只能“想当然”地卷。

改过后的小实验,同样存在问题,一张长方形的纸,能卷成圆柱吗?显然卷成的不是圆柱。该习题违反了习题编撰的另一要求:“习题中出现的概念、术语,必须是定义的。”这种卷成的“圆柱”没有被定义。这样就使教学走入了怪圈,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遭到了扭曲。

洞悉教材习题的问题后,教师可将小实验改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横着或竖着卷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圆柱的侧面,观察圆柱和长方形的关系。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10000)

猜你喜欢

圆面积圆柱长方形
圆柱的体积计算
如何让学生想到将圆等分成扇形来推导圆面积公式
小长方形找朋友
巧替换,妙解答
试求证圆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寻找图形中的比
动手实践,寻找规律
关于一道数学题解答方法的探讨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用物理方法推导圆面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