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论析

2021-02-0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主导性理论课政治

张 翼

(山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2020年9月,《求是》杂志全文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与作用,同时阐明了真正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基本方法与可行路径。与此同时,文章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做出了具有方向性的重要部署,提出了关于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1]的要求。“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作为“八个统一”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核心抓手之一。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这一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产生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有学者认为,就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而言,需要认识到教师的主导性是外因,学生的主体性是内因,要以学生的获得感为基本目标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辩证统一[2]。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必须确立“双主”理念、开展“双向”建构、发挥“双因”作用、达成“双化”目标[3]。亦有学者认为,当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必须以主导性为前提,以主体性为归宿,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坚持“八个统一”为体系[4]。已有的研究成果初步呈现出宏观性、整体性的研究图景,但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教学关系建构等微观要素的内涵挖掘等层面仍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需要高度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这两个核心教育环节,进一步厘清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同时亦要对教学关系展开内涵挖掘,以此来进一步夯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学理根基。

一、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合。教师层面的“教”,在于教师以具有阶级性、政治性、思想性的文化内容作为依托,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滋养与化育。学生层面的“学”,则在于学生对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思想内化与行为外化,从知识体系上升到价值体系,再跃升至信仰体系,进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以“主导主体论”作为基本理论依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能够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特性进一步明晰,意即要注重教育者教育引领功用的发挥,同时要充分彰显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导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设计、把控与引领,即课程教学中教师面向学生的价值引导与活力激发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总体设计,对课程教学任务进行总体统筹,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总体设定,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总体排布。作为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需要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原理等知识建构体系给予科学的、有说服力的阐释,需要对学生现存的思想、认识等实际问题给予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化解。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具体而言,立足新时代语境,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其年龄特征、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等特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推动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主导性教育功用,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性力量而存在,而非传统性意义上的对于课程教学活动的主宰与支配角色。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吸收、接纳、认同、内化与外化,即课程教学中学生面对教师传导的教育内容与价值理念所生成的以积极、主动、能动以及创造等为内核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能够学到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以及对于教学内容的接纳程度如何,直接关涉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际效果。马克思在对人的抽象性认识的观点予以批判与摒弃的基础上,立足于以实践为基本内核的现代思维逻辑线路,把对于人的认识与理解的问题置于鲜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研究,由此形成了对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回应。在马克思看来,所谓人,是处于具体的现实实践活动之中的人。所谓实践,则是以人作为重要创造主体的实践。与此同时,实践活动是具体的、现实的,因此人也是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性存在,而“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6]。由此看来,大学生作为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性存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中亦作为重要的主体而存在,同样具有主体能动特性,其主体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接受与认同层面。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同时亦是广大学生对于课程教学中所传导的相关知识体系与价值理念加以有效认识、理解、内化以至外化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接受、认同与内化,形成自身思想政治行为得以有效外化的强大动力;这种动力助推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进而促使其主体能动性得以有序生成与理性发展。正如杜戚所言:“人必须通过他自己的自愿努力,创造他自己;他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合理的和自由的人。”[7]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探究学生的教育接受习惯,调动学生的教学接受兴趣,使其在面对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思想价值理念时,能够在心灵深处得到触动,在生命成长与价值生成中得到启迪,进而“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内容、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充分凸显其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由课程教育教学中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教师层面的主导性与学生层面的主体性,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而言的,两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两者有机统合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具体来看,教师主导性的充分发挥,是学生主体性有效显现的重要基础与首要前提。同时,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显现亦作为教师主导性充分发挥的基本依托而存在。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强调与关照,并非意味着教师在课程教育教学中地位、作用、功能与角色的弱化,而是对于教师主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主体性显现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即取决于教师主导性发挥的效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在理论分析的总体范式、问题思考的基本模式等诸多层面的导向性、引领性与激励性功用的充分有效发挥,能够有效助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显现。

二、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程教学主导性

从教学论的学理探究层面来看,依循普遍意义层面的教育教学法则,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创设与排布,对教学方法进行选取与运用,居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位置,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学过程的把控中具有当然的主导性功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别于一般意义层面以知识传导为内核的专业课程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所具有的鲜明的意识形态规定性与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性。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通过设立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环境等,对这一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规定性的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运行逻辑予以明晰,同时对于课程教育教学的性质、方向与价值等进行科学把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性的充分有效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重要逻辑前提。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立足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发挥其在思想认识、政治立场以及理论分析等教育教学内容传导中的主导性。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充分彰显自身在课程教学中的思想主导作用。具体而言,一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想指导地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服务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植根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立场”[9]。二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社会发展步伐相契合的新思想来武装头脑、深化认识,以便更为有效地解答与回应源自广大学生层面的理论疑惑与现实困惑。三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多元思想体系、多重价值理念与多种文化元素的碰撞、交流与整合中,广大教师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思维线路来对形态各异的错误性社会思潮样态加以科学有效引领,在思想认识层面坚决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侵蚀与毒害,进而实现对于多维、多层、多样的社会思潮与价值样态的统合、主导与引领。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充分彰显自身在课程教学中的政治主导作用。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类教育课程的具体称谓有所差异,但其课程中所固有的政治性色调是没有差别的。纵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涵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政治教育作为其核心而存在。由此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具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坚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鲜亮底色。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自身政治敏感性与鉴别力。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理论阐释,充分发掘自身在课程教学中的理论主导作用。“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0]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向广大学生传导相关理论的过程中,对相关理论的阐释与论证是否科学、通透、彻底,是能否博得广大学生信服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视野,才能有效进行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与把握的基本功,直接决定着高校广大学生对于相关理论能否充分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依托,将相关的原理体系、知识要点等学深悟透,同时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相关理论直面多维化的社会现实问题,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信”“真懂”“真讲”,以强有力的理论力量的驱动,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注入更多的发展动力。

三、着力发掘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性

广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对象和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而存在。唯有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才能在广大学生中间实现有效内化,进而外化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载体以及环境的认识、体验、理解与接受,体现着学生积极、能动与创造的元素,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排斥学生的主动性”[11]。学生主体性的充分有效彰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重要落点。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善于进一步凸显广大学生在自身发展、需求等多个层面的主体性。

首先,要着力发掘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发展性。要专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全面化、系统化与科学化,在传统意义层面对社会本位长期倚重的基础上,对于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投以更多的目光,在关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阶级性的同时,要更为关注其对于广大学生的发展意义与教育意义的充分彰显,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的思想认识状况、身心发展状况与生命成长状况,使得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联系学生、贴近学生。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非外在性的强加,而是会对其自身成长发展起到思想奠基性作用,是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性需要,由此进一步激发其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使其在达至“时代新人”培育目标的同时,自然而然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其次,要着力发掘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需求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想使教师所传导的教育内容在学生中间“留痕”“入脑”“入心”,就需要同广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中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同受教育者的实际认知水准、价值认同规律、内容接受心理与接受特点等实现最大程度的契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要紧紧依托广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贴合性、教学方法的适切性、教学体系的衔接性等方面的建设,要善于对源自学生个体抑或群体的声音加以持续关注、理性分析,对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实际需求加以有效把握,对学生中深感疑惑的问题加以合理引导与科学启发。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载体需要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新时代语境下,广大学生呈现出对于社会系统中的新鲜事物敏感程度高、接受欲望强、上手速度快等突出特点,对于新型信息交互平台的相关技术能很快掌握,对于新型信息传播模式与话语表述形式等能够很快适应。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善于全面把握广大学生的接受特点与核心诉求,积极探究以网络新媒体为内核的教育教学形式,进而最大程度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实际需求。

再次,要着力发掘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差异性。当前,高校广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界分特征,如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依旧用原先的整齐划一的模式与标准,显然难以奏效。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要义的认识与理解会同其生活境况、个性特点、个体经验、个人经历等要素紧密相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浓郁的特殊性与显明的差异性。基于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具体而言,要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信息技术对广大学生的个体思想特点、行为特质、心理状况以及话语接受程度等展开全面认识与监测,同时灵活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校广大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进行不同类别的区分,对其个体特性加以合理关照,对其教育接受兴趣加以重点关注,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的排布与教学方法、载体等的选取运用,最大程度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化设置。

四、积极创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型教学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在发挥教师主导性、发掘学生主体性的同时,需要打通彼此间的“壁垒”以消除隔膜感,需要教学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带动、相互启发。因此,要立足教师与学生这一对基础性教学关系的创新性建构,找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核心支点。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双方要平等相待。教师与学生基于人格平等、信息对称的教育原则开展教育教学交往。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自身在课程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意涵,要善于主动放下身段,使广大学生产生亲切感,积极创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避免将“主导”简单化等同为“主宰”。同时,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均有机会开展交流与探讨;教师尤其要注意针对每个教育对象的合理用时,让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双方的平等相待,能够有效理清教师同学生之间源自学识、身份、观念等层面的诸多牵绊,消解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因居处的绝对权威地位而对学生的支配、主宰色调,提升教育教学的真诚度,进一步推动彼此间“教育共识”的有效达成。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双方应共同参与。缺乏任何一方的参与(尤其是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以自媒体为内核的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运用的情形下,课程教学双方均拥有了传播教育信息的主动权,高校广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言语表达等层面的能动性被空前激活,这明显区别于传统教育语境下的信息传播样态。基于此,要积极推动和谐、友好、平等、温馨的课程教学话语沟通情境的创设,注重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的合理彰显,积极运用网络化信息交互平台、新媒体信息沟通载体以及探究讨论式课堂教学等能够凸显教学双方参与性的教学模式,使广大学生从思想认识层面摆脱先前对于教育者的依附性,鼓励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发声,以促成交互对话。这样一来,在平等性的课程教学话语沟通互动中,在教学双方视域共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激发广大学生的课程主体意识,挖掘其学习潜能,提升其课程教学参与度、自觉性与能动性。在全新的课程教学沟通情境中,教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均不把对方视为被动性的教学接受对象,教学双方是围绕特定的教学议题展开共同探讨的教学共同体,均以真实的完整的人的身份角色定位进行对话交流。在这种理解与对话中,教师主体同学生主体成功实现视域层面的融合。教师在传输思想理论教育知识的同时,要更加专注于对学生的情感激励与思维启发,用开放性、发展性与探究性的教学话语替代先前的给定性、确切性教学内容。教学双方通过思想碰撞与心灵交流增进了解、相互鼓励,实现共同成长与进步。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双方应民主沟通。要注重课程教学双方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对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权利予以充分尊重,对学生合理的教育教学需求予以充分关照,最大程度增进教育双方的沟通度、理解度与合作度,扩大双方话语共识。教师要适时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把控者、教学过程的支配者和教育权威的代言人,转变为广大学生受众顺利实现教学认同的推动者、教学沟通的合作者和教学关系的协调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以民主的形式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进行思想交流、思维碰撞甚至观点争鸣。这样一来,教学双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建构起以相互影响、相互理解为内核的平等交往的教学关系,双方通过平等对话、真诚沟通、相互启发与交互理解促成教学共识,而非传统性的教育强制抑或教育支配,这有助于高校广大学生能动性主体能量的积极有效迸发。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双方要包容共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双方囿于社会角色、学识水平等层面的差异性,就某一特定的思想认识问题而产生冲突、分歧是一种客观的、正常的教育现象,要做到彼此包容。一方面,对于高校广大学生所提出的不太成熟、不太系统甚至不太正确的思想观点、看法与主张,教师要做到对其足够的包容,在不违背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向与主要原则的前提下,积极运用正向引导、合理疏导与正面鼓励的教学沟通手法,最大程度扩大双方的“共识域”。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一些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的观点,学生亦不能一味地采取排斥与对抗的态度,而是充分考虑到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包容其一些落后于时代的想法与观点,立足时代语境同教育者展开深入细致的沟通。通过教学双方的包容,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于某一特定问题的思想分歧,进而共享课程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主导性理论课政治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