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课外阅读的课内教学方法刍议

2021-01-21周玥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日常教学课外阅读小学

周玥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从兴趣培养、课堂渗入和课外拓展几个方面深度阐释了将课外阅读训练作为一项常规教学内容的意义,及其主要的实施方法。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旨在分享更多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日常教学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能力是项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阅读能力也日益成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如何将课外阅读训练引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也成为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课题。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查阅相关资料论文,撰写成文,希望能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贡献更多的参考价值。

培根曾经说过:“在人类一切健康的消遣中,读书是最高尚的。”一个人在成年后能否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小学阶段是否培养了良好阅读能力息息相关。因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其中课外阅读占据了半壁江山,那么对小学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课外阅读毕竟与课内阅读有所不同,课内阅读有统一的内容,固定的教学方法,学生坐在教室里在老师的指导下便可完成。而课外阅读既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千人千面,因而给课外阅读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即便如此,课外阅读教学方法也并非无迹可寻,虽然课外阅读的重点训练还是要放在课下,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注重将课外阅读引入小学课堂的相关训练,还是可以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相当大的帮助的。

基于这一点考虑,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兴趣培养、方法训练和课内外联动三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将课外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希望能为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经验。

一、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引入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尤其是对小学低段而言,学生能否在此阶段形成阅读的兴趣,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在低学龄段,单纯依靠课下的自由阅读来培养阅读兴趣显然是不行的,而语文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花大把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是不实际的。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呢?我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在担任这个班的语文老师之初,我就向全班同学布置了一项长期作业——每天一个小故事。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将全班学生按照学号排序,每轮设置一个主题。比如:第一轮的主题可以设置为“成语故事”,则由第一位学生开始,每天在语文课上轮流用3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个成语故事,要求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课下准备,课上分享,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起到了训练效果,又不会占用太多常规教学时间。一轮结束后,再布置另外一个主题,例如“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在无形中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又对各类不同的文体有了一定了解,对日常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设立奖惩机制,如有学生没有完成任务,则可进行相应的小惩罚。比如可以当众表演一个节目,或者说一段绕口令等等。而对于大家一致认为表现优异的学生,则可以提供相应的奖励。形成奖惩机制后,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大有益处。

通过多年实践,收获颇丰。每位学生准备自己的故事的过程,就是一次课外阅读的过程,通过分享故事的方式,每个人又从别人那里得到了新的故事,自己的课外阅读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在短暂的教学课堂中实现了知识最大化,真正印证了萧伯纳的那句话“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个人有两种思想。”

二、将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训练引入课堂

兴趣是“船”,那么能力就是“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后,还要注重在教学中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

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语文老师都应该重视起来,这是一次培养阅读能力的好机会。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耐心教导。在刚教授阅读课的时候,老师需要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读一篇文,并且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再由老师指导带领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必有所得,从而避免学生流于形式,敷衍完成。待进入中高段后,再放开学生自由阅读,畅所欲言。

读书笔记的内容应尽可能丰富,教师可在授课之初统一固定格式的读书笔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部分内容:书名、篇名、阅读时间、主要内容、佳词佳句以及读书心得……也可以设置自由点评内容,由学生自行进行批注点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指导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良好的阅读习惯延伸到课外阅读,真正养成阅读必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三、善用媒体资源,形成课内外联动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有了阅读兴趣和好的阅读习惯还不够,教师还需要运用多种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教室内部,可以打造一个图书角,陈列一些适合年龄段的读物,可由学生自由阅读图书。若班级读书氛围不够浓厚,可推选几位读书小能手在课前或课间倡导学生一起阅读,教师应对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适当奖励,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风尚,创造出充满浓郁书香的阅读环境。既减少了课前课下追逐打闹的不文明现象,又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课内,语文教师也应结合课本内容推荐适合本年级的名家名著。充分利用黑板和墙面,坚持每月推荐一本好书,并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引经据典,多介绍名家名著中的一些生动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书,有书读。”

在课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如班级群、班级公众号等,定期发布一些好书推荐,为学生和家长创造更好更便利的阅读条件。既符合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又能够形成课内外联动,让学生真正能够“好读书,读好书”。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能天马行空地阅读,课下也有良好的阅读环境;课下阅读到的知识可以在课上分享,课堂上收获的阅读习惯也可以延续到课下,如此良性循环,阅读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要想全方位将课外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语文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首先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和奖惩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其次,要注重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堂阅读训练和写读书笔记的方式来实现;最后,还要善用资源,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只有让这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才能够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将课内知识延伸课外,才能够全面养成学生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以上观点仅为笔者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一点收获,在这一课题中,我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地精彩完善,也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受益,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参考文献:

[1]周金艳《浅议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课外语文(下)》;2016.5,30

[2]譚利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读与写》;2019.11.10

[3]李树《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教育界》;2013.3.10

猜你喜欢

日常教学课外阅读小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学科素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