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你说:“你真棒”

2021-01-21李娜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鼓励习惯培养

李娜

摘要: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是喜欢称赞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好话,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喜欢有人骂他的。”实践证明:教师对幼儿鼓励的教育态度,是影响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希望,所以幼儿教师培养幼儿成为有用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教师;鼓励;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一、发现幼儿的优点、及时的鼓励,是改变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前儿童年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自我控制力较差,各种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孩子的一方一行,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记得以前我在中班实习时,有一个孩子,既调皮又好动,正常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常常被他搅乱。每次活动时,他不是到处乱跑,就是将别人推倒,批评教育对他一点效果也没有。就在我对他失去信心的时候,我却发现了他的优点。有一次户外活动,他站在一根木桩上挥动手臂,很神气地学交警指挥车辆。我走过去对他说:“你做得真好,真像一个小警察。现在,老师和几个小朋友扮司机和乘客,你当警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他听了我的话,用兴奋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鼓励他说:“你看小朋友都在等着你做游戏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能干的交通警察。”他在我的鼓励下,很快投入了游戏。在游戏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断给他鼓励,直到游戏结束时,他都始终坚守岗位。对他的表现,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从此以后,这个孩子渐渐地变了,他不仅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行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主动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由此可见,教师细致的观察,不失时机地鼓励,是使幼儿积极接受教育,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因素。

二、激发幼儿的情感是促进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催化剂

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要真切,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如果教师在鼓励和表扬幼儿时,眼睛望着别处,表情冷漠,可想而知,无论教师怎样运用语言进行鼓励,其教育效果也是消极的。因此,教师在鼓励和表扬幼儿时,除了运用语言的鼓励外,更应恰到好处地运用表情的鼓励(如热情的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和手势性鼓励(如伸出大拇指,鼓掌)以及身体接触性的鼓励(如摸摸小脸蛋、擦擦泪、抱一抱)等,另外帮孩子梳头、整理衣服、擦去鼻涕等,使幼儿真正感受和强烈体验到自己被教师所喜爱。从而才能深深地感染孩子,使其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三、树立幼儿的榜样是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源泉

幼儿具有思维形象具体、好模仿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时刻注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的闪光思想,及时发现,及时提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在幼儿心中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教师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对幼儿关心、鼓励的教育态度,不仅使幼儿充满了自信、上进、愉快的情绪情感,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其无形地为幼儿树立了榜样。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的交流。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最有威望、最受信任的,他们总觉得老师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是正确的、是无可指责的。所以,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求幼儿怎样做到,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并且,教师在关心孩子,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同时,必须对全体幼儿要一视同仁。在每个班里的幼儿中,客观存在着家庭条件好的,长得漂亮的,很聪明会迎合老师的,也有家庭条件较差的,相貌不好看的,甚至智商有问题的;还有父母离弃后性格孤僻,不合群的,我们教师都要平等对待,不能产生偏爱心理。要关心每个幼儿,爱是基础,爱是心灵的沟通,对幼儿的真诚与友爱才能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让幼儿思想得到解放,心理障碍得到排除,逐步达到发现幼儿特有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达到和谐有效的教育。

只要教师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捕捉任何一次瞬间即逝的教育契机,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对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起来积极的作用,极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陈道红.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新智慧,2020(14):143.

[2]王晓妮.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当代家庭教育,2020(13):56-57.

[3]姜月玲.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幸福家庭,2020(09):24.

猜你喜欢

鼓励习惯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鼓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