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潜能

2021-01-21张军红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段落语言表达课文

张军红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显而易见,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需要挖掘和激发的。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阅读教学是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潜能的沃土。

一、巧设阅读题单,搭建表达平台

课堂阅读是在以班集体为单位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它与个体的阅读,个人化的阅读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学生要从课堂阅读的学习中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学会阅读方法等。它也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对话的载体,恰好是教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挖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时机。教师要抓住这一教学契机,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最基本的表达欲望与能力,树立表达的信心。

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后提取基本信息,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教师不能因此而忽略此环节,语言表达训练要从最基本练起。所以,在这环节中,教师要设置一些基本的问题,如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词语的解释、喜欢段落的朗读、有意思片段的快乐分享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每位同学都有表达机会。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交流,初读课文时,一系列丰富问题的设置降低了表达的门槛,使学生有了可选择的表达内容,表达的空间就更广阔了。

如《竹节人》一课,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阅读要求:一是找出三个你认为感兴趣的词进行理解;二是画出富有情趣的句子,读出趣味;三是学习技能,怎样做成竹节人;四是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片段。这样一个阅读单的出示,俨然打破了单一的令人禁锢的问题枷锁,学生会很感兴趣,积极投入到阅读中,交流时也会兴致勃勃地开口说话,一个基本的表达平台就在欢乐的氛围中建成了。

二、“细嚼”一个问题,架构表达阶梯

小学高年段针对表达提出的要求是:“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做简单的发言,注意语言美等。”一节阅读课需要细嚼一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学生在交流与思想碰撞时,便是个性化语言潜能激发的最好时机。

如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课,课文讲了闰土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观看跳鱼儿这几件事。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不能事无巨细,应善于找准并抓住课文中的重点事件,设置问题。

这篇课文读来不难发现,看瓜刺猹这件事在课文开头有描绘,在文中再次出现,能够突出闰土的人物形象与特点——机智勇敢。因此便可从此事件下手,巧设一个问题,让学生细读体会人物特点。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文中有描写闰土看瓜刺猹的经历,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如何通过瓜地刺猹的描写突出少年闰土的形象与特点?对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借助图画想象还原画面,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为学生创造一次构建语言的契机;其次,引导学生品读闰土刺猹动作描写的句子,分析人物形象,则又创设了一个思维碰撞、语言训练的平台;再者,从猹这种动物入手,介绍它的凶猛与狡猾,设身处地的想象并进行角色换位,“如果你是闰土,你会像闰土一样向猹刺去吗?”让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在此找到讨论焦点,话匣子打开了,表达如泉水涌出,在讨论中感受闰土的活泼可爱、勇敢果断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一个问题多层面入手,教师以不同的视角多次为学生架构了阶梯式的表达机会,激发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背记一段妙语,蓄力表达空间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郭沫若的诗,真实地道出了只有丰厚的积累,才能灵活自如地表达。表达是为了让他人了解和体会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感情。在这里,要想表达清楚、主题鲜明,让人听明白并领会意思,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自己必须有丰富的语言储备,而这种储备便是日复一日的记忆日积月累的结果,绝不是先天就有的。

语文教学就是学习语言,积累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魂。教师每堂课都要安排背记的描写片段,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记忆,在班内展示,巩固内化,下节课前再诵读,深化记忆。每天一段,作为常规习惯,学生的语言储备自然而然日益丰厚,有了语言材料,便不惧开口表达。显然,积累也是挖掘激发表达潜能的有效手段。

四、巧设随文练笔,提升表达层次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写作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是更深层次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与阅读既各成体系又相辅相成,阅读部分中,阅读材料可作为写作训练的范例,让学生在感悟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教师可设置语境和话题,让学生由这些语境或话题入手,回忆已有的生活,调动已有的积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见解……”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某一个语言精彩的段落、表达方法独特的段落、能启发学生回忆生活经历的段落等,巧设随文练笔,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取灵魂文本片段,进行仿写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都是模仿前人做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通过模仿经典段落的构造及语言,启迪思维,进行尝试性的写话练习,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运用和建构能力的提升。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多处是总分的构段特点,此时教师便可抓住“除夕真热闹”这一段,引导学生以此方式写自己过节的经历体验。

(二)寻动情共鸣处,挥笔释怀

阅读教学中,隨着理解的深入,人物形象渐渐轮廓明朗,当学生能完全体验文中作者的语言表述,产生情感共鸣之时,便是学生练笔的绝佳之际。教师可捕捉这样的契机,让学生在练笔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升华情感。

如学习《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老班长命令“我”喝下鱼汤时的严厉话语,而此时的“我”对老班长的心思心知肚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我”的心理,感受老班长关心小战士、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当学生读到老班长的话:“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我”知道什么?又是怎样想的?此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笔: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捕捉这样的情感共鸣点,及时练笔,当学生情感与文本交融时,抑制不住的情感体验便能自内心喷薄而出。

另外,练笔还可以设在标点独特处,设在故事的可遐想空间处,也可以改写故事情节、缩写长篇、续写结局,等等。

总之,学生表达的潜能是激发和培养出来的,阅读教学便是培养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每一个阅读教学环节都可助力学生表达实践。教师应用心设计,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潜能随着课文的学习,得到不断发展提高。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段落语言表达课文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端午节的来历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背课文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