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提升历史思维的多重路径

2021-01-18高圆圆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历史思维信息化

高圆圆

摘要: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时代,也在不断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信息化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教师不能过度依赖信息化手段、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同时需要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等。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教师应该理性地、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理念,提升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和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信息时代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学历史教师提升历史思维提供了多重路径。

关键词: 信息化;中学历史教师;历史思维;路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对历史思维的培养。他特别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什么是历史思维呢?赵恒烈教授指出:“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它是一种历史的认识活动。”叶小兵教授强调:“历史思维是一种从全方位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思维,它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整体思维。”历史思维讲究以史为鉴,善于运用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研究问题。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承担人才培养重担的中学历史教师,在提升历史思维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寻找提升历史思维的有效路径呢?

一、信息化背景下历史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一)过度依赖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前,博闻强识、知识渊博是历史教师不可或缺的标签之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古今中外,侃侃而谈……历史教师引领学生穿行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乐此不疲。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备课时,互联网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甚至有些老师离开网络就不会备课。过于依赖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成为当下中学教学,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互联网资源、信息化手段应该是辅助历史教学的手段,用以丰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升课堂效率。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可以使学生接受到大量与历史教育相关的音像、动画等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复原历史过程、再现历史原貌,让学生能“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但是,教师如果过度依赖信息化手段,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则是本末倒置。

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色和底蕴应该是历史,知识素养与历史思维才是一名历史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信息化手段固然可以使一节课“看起来很美”,但一节优质的历史课必须融入一名历史教师真正的教学思考,才能为课堂注入灵魂。

青年教师生于网络时代、长于网络时代,讲课更加活泼、生动,思维也更加跳脱,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然而,过度依赖信息化手段,往往也会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停滞不前,最终影响专业化的提升和发展。

(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群体,教师应该是善于学习、乐于阅读、主动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群体。然而,在信息化潮流下,纸质书籍正在逐渐被电子书、网文等排挤。互联网下的阅读方式讲究快节奏。快餐式阅读方式使得许多好的文章来不及被细细咀嚼,教师所获得的知识也难以建构起较为完整的体系。

碎片化阅读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性的问题,更进一步影响教师深层思维的培养。信息时代,人们习惯于快节奏的阅读方式、直线型的思维方式,思考浮于浅表,很难对事物追根溯源、深度解析,知识更新速度虽然快,阅读和思考却难以深入,阅读者很难形成真正成熟的、有价值的思考。然而,历史学的独特魅力恰恰在于其理性的、批判的思维方式。如果历史教师长期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方式,被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所吸引,大脑将习惯于这种简易的思维方式,难以展开深入思考,就会极大地影响历史思维的培养。

(三)缺乏反思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育工作者,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等,是提升专业能力和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学会独处,每天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总结一天的收获,反思一天的工作,记录成长的历程,坚定努力的方向。除了“独处静思”,教师还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在日常生活和日常教学中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和反思能力,反思教学的各个环节,观察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反应,使教学活动日趋优化。

信息时代,教师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倍增,日常工作中需要应对的各種琐事越来越多,能够真正静心反思的时间越来越少,反思和提升的动力日益不足。这种现象是中学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应当警惕的。历史教师应该拥有历史的眼光和历史的智慧,正确看待时代的快速发展,辩证地认识信息化带来的诸多影响,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随波逐流,应该紧跟时代,关注时代变革,顺势而为,不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

二、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历史思维的多重路径

新课程改革把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历史思维能力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教学对象的个性特征更为丰富多彩,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些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教师该如何提升历史思维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界动态,关注理论研究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的理念不断挑战着固有观点和思维,甚至对固有认知重新建构。历史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传递者,应该主动关注时代发展、关心学界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然而,很多教师毕业之后就很少关注学术动态和理论研究,知识体系和思想观念不能及时更新,最终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例如,教师日常教学负担较重、对理论研究缺乏兴趣、教师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力不够等;出于实效性的日常教学考虑,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等;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往往也是偏重教育理论和学生管理方面,对于历史知识、学术动态的培训较少;部分老师抱有一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心态——“我所学的知识足够教中学生”,等等。时代在飞速发展,教师长期不重视学术界的动态,拿一些陈旧过时的理论指导学生,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自己的提升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历史高考题目越来越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学术热点融入高考也越来越频繁,高考已经在“倒逼”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与其大呼“课本无用”论,不如起而行之,关注学术动态,关心理论研究,从教书匠成为教育研究者,实现自己的专业提升与飞跃,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深度阅读和批判思维的养成

阅读是人们快速提升自我的捷径。网络时代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途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深入阅读,独立思考,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善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事物。

“一个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所拥有的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教学思路和技能,而是植根于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和教学能力。”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首先需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历史学科,从学科中不断汲取能量,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理性思维本身就是无形中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教学形象、言语形态、人格力量和情感品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每一分阅读和思考、点点滴滴的努力,不仅会丰满自身的精神世界,也會润泽学生的成长之路。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维互动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给人们的交流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便快捷的方式。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利用线上线下多维互动,将历史思维的提升落实在日常的师生对话和同行交流中。

教育家叶澜认为,教师与学生,“尽管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教育活动的其他基本因素,他们都处于主体地位,与其他要素一起构成第一层面的复合主客体”。 一方面,教师的职责是教授知识,正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另一方面,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应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解决学生的疑问和困惑也是提升教师历史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在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等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与高校合作、与名师沟通、与同行交流,这是以往完全不能想象的。因此,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多维互动,不断提升交流的质量,或许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新的思考、提供新的可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中学历史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关注学术理论动态,养成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多维互动,不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注重自身专业化成长,以适应社会和时代对历史教育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恒烈.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1994(10).

[2]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

[3]赵士详.信息技术融合视角下的历史教学方式变革:兼论智能教学环境下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育[J].历史教学, 2017(01).

[4]黄牧航.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内涵与成长路径[J].历史教学,2017(03).

[5]李森,陈晓瑞.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历史思维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培养历史思维,优化历史活动课
历史想象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习近平“七一”讲话的思想精髓
高中历史教学简论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