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自主学习力建设

2021-01-16张立影吴坤埔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元认知终身教育成人

张立影,吴坤埔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2.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创新教育学院,重庆 400052)

终身教育的正式提出源于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1]终身学习的首次提出是在英国成人教育家贝塞尔·耶克里的论文《教育是一个终身过程》中。[2]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被明确提出则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至此,终身教育理论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进而也推动了终身学习的浪潮。

我国对于终身教育十分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九大强调“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吴遵民教授指出,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其关键词是“服务”与“融合”,要厘清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概念的异同以及传统教育体系与现代教育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体系构建的基本目标、内容和整体方案。[3]韩民研究员分别从终身性、全民性和全方位等学习视角对全民终身学习概念进行了论述。东京大学牧野笃教授在分析了日本社会现状和问题基础后,表示需要重塑“学习”概念,通过终身学习培养人们在百年人生中继续学习并实现自我和社会革新的能力。毋庸置疑,终身学习是我国处于历史转折时期深远战略的直接体现,更是教育适应个人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更迭周期的加快,知识体量呈爆炸式增长,人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一方面很难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更难满足人们对于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正是立足于时代发展又以现实需求为基点而提出,更是当下人们应对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将明晰终身教育的意义作为逻辑起点,深度探析终身学习的内核与样态才是推动实践层面的关键一环。成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跨越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时空桎梏,基于学习者个体的现实需求和自我完善而主动自发形成的学习活动,其核心在于学习活动发生的自主性。故而,针对成人学习者这一特殊群体,研究成人终身学习的本质和形态是推动终身学习发展的应然指向。自主学习力是终身学习的集中体现和必备条件,更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驱力,是终身学习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人的终身学习说到底就是成人的自主学习。因此,想要实现意识层面到实践层面的跨越,首先就需要明晰成人终身学习最关键的核心内容——成人自主学习力的内在含义。

一、成人自主学习力的内涵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之下的终身教育理念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本质和样态也应该得到升华,在要求成人学习者保持终身学习的共性精髓以外,更要体现其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特有内涵。

理清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建构成人自主学习力的前提。对自主学习内涵的梳理能够揭示出自主学习深刻的价值内涵,是契合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学习本来意义的应然回归,也是成人学习者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实然指向。齐默曼立足于心理学视角认为学习只要在元认知、动机与行为方面可以做到自主,就可以认定为是自主的;宾特里奇根据学习发生的过程,强调自主学习不仅是自主的,也应该是建构的;我国学者余文森从相对的视角指出自主学习不同于他主学习;庞维国教授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对自主学习的内涵进行深刻解读。目前,学界对于成人自主学习力并没有确定的概念,但是基于研究问题以及终身教育的背景,立足成人学习者这一研究对象,结合中外著名学者有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成果,可以对成人自主学习力的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

笔者将成人自主学习力界定为在成人整个学习过程中,成人学习者能够综合调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既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又能帮助其在日常工作、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体验和反思,更能推动学习者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互学,有效促进其自主学习驱动力、自主学习意识力、自主学习应用力、自主学习意志力、自主学习互惠力的相互作用的综合能力系统。

成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伴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如何让人们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如何让人们“学会学习”,归根结底都是要回到“学习”这个中心主题上来。成功的学习是多种因素相互整合的结果,想要“学习”达到既定的效果,让学习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是要关注到学习的主体,也就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人的存在本来就毫无价值可言,挖掘学习者的内部潜力,激发学习者的自主性,让学习这项活动通过学习者内部力量起作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让学习者主体觉醒,才能让学习者“学会学习”,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自主学习力可以说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根本动力,是支持和推动学习直接影响个体学习效率的内在力量。

二、成人自主学习力的逻辑结构与要素解析

(一)成人自主学习力的逻辑结构

通过分析国内外自主学习力相关成果,成人自主学习力整体维度包括自主学习内驱力、自主学习意识力、自主学习应用力、自主学习意志力、自主学习互惠力五个维度,涉及动力、认知、调节、情谊、互动五大系统。自主学习驱动力是学习者能够发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前提,对应自主学习的动力系统,指向“想学”。自主学习意识力是学习者对学习这一活动最初的理解和认识,是从意识层面上让自主学习实现的基础,对应自主学习的认知系统,指向“能学”。自主学习应用力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运用以及调节学习的方式方法的能力,它是自主学习得以进行的基本保障与关键要素,对应自主学习的调节系统,指向“会学”。自主学习意志力是强调学习者在“想学”“能学”“会学”这一学习过程中能够调动自身的内部力量,克服困难,坚持下去的惯性力量,是学习者自主学习持续进行的重要精神保障,对应自主学习的情谊系统,指向“坚持学”。自主学习互惠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维度,是学习者的社会性以及在社会环境中的整合能力,代表的是活动、对话和合作。学习者将学习这一活动社会互动化以后,能够在自我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把自身的学习经验扩展到其它范围的能力,对应学习的互动系统,指向“互学”。

这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动力系统、认知系统、调节系统、情谊系统、互动系统中对二级指标和观测点进行质和量的细分。在动力系统所对应的自主学习驱动力一级维度下划分出自主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态度3个二级指标。其中自主学习动机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观测点;自主学习兴趣包括个人兴趣和情景兴趣两个观测点;自主学习态度包括学习的热忱、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三个观测点。在认知系统所对应的自主学习意识力一级维度下划分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2个二级指标。其中元认知知识包括认知的主体、任务和策略3个观测点;元认知体验是指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这个观测点。[4]在调节系统所对应的自主学习应用力一级维度下划分出一般学习策略和具体学习策略2个二级指标。其中,一般学习策略包括分解目标和管理时间两个观测点;具体学习策略包括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新6个观测点。在情谊系统所对应的自主学习意志力一级维度下划分出自主学习自控力、自主学习专注力、自主学习抗逆力3个二级指标。其中自主学习自控力包括计划、调整、提取3个观测点;自主学习专注力包括注意力、自我克制力、保持专注的耐性与持久度3个观测点;自主学习抗逆力包括积极面对问题、科学解决问题、善于总结经验3个观测点。在互动系统所对应的自主学习互惠力一级维度下划分出自主向人学习、自主助人学习、自主协作学习3个二级指标。

(二)成人自主学习力的要素解析

自主学习力体系是研究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内在力量的核心所在,是在自主学习驱动力、自主学习意识力、自主学习应用力、自主学习坚持力、自主学习互惠力各要素合力作用下起作用的,五个维度均基于学习者内部力量进行深度挖掘。

1.自主学习驱动力:想学

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驱动是衡量学习是否自主的重要依据。内在驱动力是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条件,而成功的学习是引导学习者“想学”,因此要唤醒成人学习者“想学”的内在力量,激发其对自主学习积极的向往。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性成分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价值意识、目标定向、学习兴趣等,学习者在这些动机成分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将直接影响其内在学习动机水平。[5]首先,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我学习成效是否有信心、有能力的内在判断,成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就越能践行自主学习的活动,从而提升自主学习力。其次,学习者对于自主学习的态度以及价值预期对学习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具有自我需求导向,如果学习者对于学习结果具有较高的价值预期,成人学习者就更加愿意践行自主学习。此外,成人学习者作为特殊群体,其自主学习意向的产生受现实目标定向所引导,并基于现实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合理的目标导向对于推动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自主学习兴趣的挖掘对于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力的培养作用显著,同时兴趣作为一种学习动机要素,无论是外部的、被动的情景兴趣,还是内部的、主动的本我兴趣,都会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自主学习意识力:能学

对于成人学习者终身学习过程来说,培养自主学习力既是当下需要,又是未来需求。自主学习力的培养和提升要立足于学习者自身,重点要以“自主”身心发展为基础,也就是说面对学习这项活动,学习者的认识基础要做到“能学”,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发展变化,是引发学习者动力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6]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自主学习产生于自我意识之后,自我意识是自主学习最基本的内部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自我意识就是元认知,而弗拉维尔从元认知知识、体验和监控三个层面来诠释元认知。因此,自主学习意识力是指学生能够自主、能动、科学地对学习这项活动做到感知、认识和理解,能够对学习进行体验和实践并自觉对学习本身进行监控和调节。成人学习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学习意识力,有了“能学”的基础,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的进行,进而为培养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力奠定基础。因此,成人学习者只有将自己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发展自主学习的元认知,才能开展自主学习,这就对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层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成人自主学习意识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成人学习者能够感知到自主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其次让其愿意运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最后发展到喜欢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并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转变学习者对自主学习内在心理认知逻辑,逐步认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意识层面为培养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力打下思想基础,达成学习认知、学习情感、学习行为的一致。

3.自主学习应用力:会学

自主学习应用力是自主学习力的策略调节系统,是成人学习者在想学、能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内容表征的方法。成人学习较之于以往学校学习的指导性和规范性较差,常常陷入到“拿来即学,学过即忘”的困境,特别是面对相对困难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果往往事倍功半,长此以往便会很大程度地打击学习积极性。成人学习者如果缺少科学的自主学习策略也会让学习大打折扣。安德森等人针对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重新修订后,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过程,提出学习活动过程涉及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新等能力的综合运用。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学习应用力是构成自主学习力的重要因素。

4.自主学习意志力:坚持学

古今中外教育成果的达成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意志力的参与是保证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自主学习意志力是成人自主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也是让学习者保持持续学习、持续续航的前进力量,更是成人学习者心理的自控、专注、抗逆等品质的综合表现。对意志力的强调不能只看到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外在因素以及客观条件,而忽略成人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内部力量。因此,自主学习意志力是学习者在“想学”“能学”“会学”的逻辑基础之上,调动自己内在的情谊系统,保证做到“坚持学”。

自主学习行为的持续发生一定是以意志控制为条件的,成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一种非正式学习,往往会出现来自于外部工学矛盾的困扰,加之学习者自身基础较差、意志不坚定等问题,成人学习者确实很难做到长时间专心致志、有条不紊地学习。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也没有捷径可以走,因此,成人学习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坚持,而使学习得以坚持的力量是意志控制成分,意志控制对自主学习具有更强的维持功能。[7]

5.自主学习互惠力:互学

人是社会的产物,成人学习者所发生的学习行为同样也具有社会属性。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互惠力的培养就是让成人群体把学习活动作为其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在互动的基础上促进自主学习效果的提升。一方面,成人学习者具有社会属性;另一方面,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具有社会导向。丹麦学者克努兹·伊列雷斯在其著作《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作为能力发展的学习”的三角图模型,包括了学习的内容、动机和互动三个维度。[8]学习的互动是学习者的社会性以及在社会环境中的整合能力,代表的是活动、对话和合作。学习活动作为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离不开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更需要强调成人学习者互惠力的重要性。自主学习互惠力是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向人学习、助人学习,最终能够具备互动以及协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三、成人自主学习力的建构路径

(一)动力为前提,激发成人自主学习力

基于终身学习视角建设成人自主学习力需要从学习者的内驱力着手,就是要激发学习者对自主学习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自主学习进行理解和认同,这是学习者自主学习行为得以发生的前提。首先,学习者的个人兴趣是推动成人自主学习的本质动力,同时成人学习者的现实需求与已有经验更是成人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和行动框架。因此,成人自主学习力的培养要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之下,充分调动成人学习者的已有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活动。其次,成人学习者的需要是其自主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的需要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自我发展和精神层面的需要越来越强烈。精神层面的追求对于人的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进而也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此外,成人学习者的热情和自我效能感是其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深层且持久的动力,因此,针对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必须要把握成人自主学习的特有规律,强调在尊重和平等基础之上的自愿行为。[9]

(二)理念为引领,认知成人自主学习力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已然昭示学习是一个永无终结的活动,也必然是贯穿人一生的轨迹。终身教育盛行的背景下,终身学习是联通理论与实践的必由之路,自主学习又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关键内核。元认知内含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监控三个要素,实则是个体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在自我认知加工过程中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10]成人学习者只有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意识到自主学习的意义所在以及塑造自主学习力的价值,才能真正从认知层面感知自主学习力,提升自己的认知素养,才能让自主学习发生,为成人自主学习力的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因此,理念引导对于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力的建设意义重大。从社会层面来看,成人教育领域要营造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氛围,在整体环境的引领下唤醒成人自主学习意识,分析成人自主学习的特点和优势,转变成人学习者的固有观念,增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成人学习者意识到自主学习力的培养对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扫清成人终身学习的障碍。

(三)策略为重点,淬炼成人自主学习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力的塑造不仅需要学习者的认知与情感因素,更需要合理的自主学习策略来支撑。一方面,成人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制定目标和管理时间的方法。成人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工学矛盾”和“供需矛盾”,矛盾的实质指向就是时间和目标,而解决矛盾的关键是成人学习者如何科学地制定目标、分解目标、完成目标以及合理地掌握时间、运筹时间。由于成人学习者的身份和所处环境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目标的制定带有临时性和随机性特征,很难做到科学合理的制定和执行目标,往往目标达成效果不尽如人意,加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大多数以业余时间为主,时间碎片化严重,对时间的掌控和支配很难,也很难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培养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力就是要基于成人学习者的自身特点,有节奏、有步调地制定目标、分解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既在工作之余学,又在工作之中学。另一方面,成人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要从学习本身出发,寻求策略支持。信息智能社会的发展给成人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机会,成人自主学习要充分考虑自身需要以及时代特征。因此,在成人教育领域不仅应该重视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更应该利用现代智能平台丰富学习的方法与工具。这样不仅解决了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时空问题,更能充分基于学习者自身需要和特点,真正发挥工具为人服务的效果。

(四)互动为依托,强化成人自主学习力

成人学习者由于其特殊的社会经验背景,学习活动本来就属于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对象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与结果本没有内容规定与标准答案。成人自主学习力的培养不应该背离学习者学习的目标需求和本质属性,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聚焦于学习者本身和社会问题。因此,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应该是自主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入探讨,让不同观点交流与碰撞,更可以使成人学习者跳出固有的思维窠臼,在助人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学习与共同成长。强调成人学习者社会互动学习力的培养,既能从个人层面助力自我发展,也能从整个社会环境的角度形成一个人人学习、相互学习的和谐美好的学习型社会。

四、结语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终身学习已经是当今世界各国对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应关注终身学习在个人成长发展意义上的内在价值,更要重视个人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终身学习,促进整个社会成人自主学习力的形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时代的发展提供持续性能量。自主学习力是人终身学习中最关键的部分,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成人自主学习力不应只停留在智力因素层面,更应该从人的发展视角强调其非智力因素来构建成人自主学习力,致力于打造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构建成人自主学习力是当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和建设学习强国的关键环节。

猜你喜欢

元认知终身教育成人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养大成人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量表构建
成人不自在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元认知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