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黑龙江高职教育结构供给的研究与思考

2021-01-13刘纬纬王瑞华朱志红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技能型黑龙江省重点

刘 洋,刘纬纬,王瑞华,朱志红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河北 秦皇岛 066004)

1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供给侧为改革突破口,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观念、机制、资源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高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各领域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任务,与产业经济各方面联系非常紧密。因此,高职教育领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以社会需求为逻辑起点,强化自身内涵式发展,实现高职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匹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所需[1]。

2 黑龙江省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适切性分析

2.1 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

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保障支持,区域产业的创新优化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2]。以黑龙江省目前的人力资源情况来看,技能人才队伍在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与产业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黑龙江省重点产业中的技能人才短缺,特别是从事一线操作的熟练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应改革高职教育结构,保证供给人才职业定向性和市场针对性的及时、准确,输出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2.2 重点产业行业人才紧缺

《黑龙江省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17—2018年)》列出黑龙江省11个重点产业,62个重点发展领域。其中全部13个地市对现代服务业人才有重点需求,哈尔滨、牡丹江、大庆和绥化市紧缺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人才。哈尔滨市需求人才覆盖全省重点发展的11个行业;齐齐哈尔市重点需求现代生物、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人才;七台河市重点需求煤化石化、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人才;大兴安岭重点需求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人才。

2.3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专业动态调整跟从产业升级改造的灵敏度不够。2018年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农林牧渔大类的招生人数比例为3.9%,远低于第一产业产值比例,与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目标不相协调。因此,应大力扶持黑龙江省高职教育中农林牧渔类专业的发展,牢固确立全国粮食第一大省的地位。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第三产业招生专业占比达到72.3%,高出教育部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比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结构性过剩。

2.4 新增专业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黑龙江省“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发展资源精深加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高职院校新增专业远跟不上重点和新兴产业的需求。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土地和矿产资源,然而,新型农机装备、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业等重点产业相关的专业较少。黑龙江省有丰富的冰雪资源,旅游服务专业却连年缩减。2018年,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新增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点6个,只限于公安类和教育类。2019年仅新增1个针灸推拿专业。新增专业逐年减少,尤其分布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农业技术、林业技术、矿产资源开发、水利工程类专业布点比例较低,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3 黑龙江省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

3.1 延伸层次结构,完善高职教育体系

黑龙江省现有职业教育仅能满足中、低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办学层次结构受限,难以实现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与产业升级发展的对接。黑龙江省高职教育要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有益经验,延伸办学层次[3]。试点探索“3+1”“4+1”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在高职院校进行理论与实习实训一体的专业学习,第四或五年面向企业定向实践。高职院校会同其他本科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衔接高校供给和行业企业需求。黑龙江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加快推进农村职业院校建设、扶农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现代农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加快中职、高职、农技应用型本科、农学硕士、农学博士等不同层次涉农技能型人才培养,构建层次齐全合理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3.2 丰富形式结构,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

黑龙江省高职教育办学形式比较单一,应着力实施多元化主体办学,集聚参与高职教育的更多民间资本,丰富办学形式结构,激发高职教育的供给活力。第一,鼓励大型企业兴办企业高职院校或在高职院校成立定向培育学院,量身定制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4]。第二,进一步扩大非全日制高职教育比重。鼓励企业中没有接受过正规学历教育但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工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退伍军人等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远程在线教育等方式接受学历教育,提高理论基础。第三,重视非学历教育,高职院校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为黑龙江经济振兴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3.3 实行专业预警清单制度,匹配产业结构

力争与区域产业经济适切,构建“亲产业”的专业结构,实行专业预警清单制度,匹配专业结构。一方面,从政府顶层设计上把握产业发展走向,行业协会牵头定期制定行业、企业用工需求报告,高职院校落实就业质量报告,双报告打通高职教育供给与地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通道。另一方面,依据麦可思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系统等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本校专业追踪,实时进行毕业去向分析、职业分析、行业分析、自主创业等,把握就业质量,从而做好专业预警。

3.4 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因地制宜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应主动对接产业结构调整,适时创新调整专业设置,支持优势专业特色发展,全盘整合归并部分不良、重复专业[5]。伊春职业学院位于林都伊春市,应围绕林产品加工打造特色专业。利用黑龙江省独特的冰雪资源,支持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冰雪旅游相关专业。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多个农垦职业院校应强化农业技术和病虫害治理专业,撤销其中经济管理、教育、土建等部分缺乏办学特色的专业。针对全省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清洁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开设新专业适应新兴产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区域高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技能型黑龙江省重点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措施分析
新时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重点推荐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