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助推基层医疗建设研究

2021-01-13石沙沙李宗峰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医学医疗院校

石沙沙,高 谨,翟 哲,李宗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1 基层医疗现状

基层医疗是我国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为乡镇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责任,尤其在近两年的疫情防控期间,更能体会到基层医疗系统的不足和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的重要性。基层医疗面临的困境有很多,大部分问题形成时间已久,想要彻底改善基层医疗发展现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1]。基层医疗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目前有很多阻碍基层医疗发展的因素,其中人才缺乏问题亟需解决。医学高职院校担任着为社会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责任,尤其对基层医疗来说,其人才输入主要依赖于医学高职院校。目前,我国基层医疗面临的难题主要可以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才短缺难题

推进基层医疗建设中,人才问题是核心问题。目前,基层医疗系统中很多医护人员并非科班出身,有的甚至只经过了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这也是导致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要通过招聘人才来改善基层医疗现状,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另外,目前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医学专科毕业生毕业之后并不愿意去基层医疗单位,有的为了选择更好的工作城市而放弃了从事医学领域的工作。这也是本研究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怎样从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助力改善基层医疗现状。

1.2 医疗设备落后

基层医疗系统相比城市医疗系统来说,医疗设备老化、落后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是导致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基层医疗设备更新速度已经跟不上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所以,乡镇人员也会选择到城市医疗单位就诊,这就导致基层医疗单位收入下降,从而更加限制了在医疗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在基层医疗单位经济方面的扶持力度,逐步改善医疗设备陈旧落后的情况。

1.3 医疗风险大

由于基层医疗工作人员水平有限,再加上医疗设备陈旧,导致在诊疗过程中的风险增大,这也降低了医护人员为患者看病的积极性。为了缓解城市医疗单位的压力,国家推出了分级诊疗体制,目的就是希望基层医疗单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本研究主要从医学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医学高职院校该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机制,为基层医疗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 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医学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建设乡村医疗的主力军,承担着推动基层医疗建设的重要责任。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并不愿意服务基层,这也是导致基层医疗人才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2.1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化教育大环境下,医学高职院校更应该顺应时代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以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高水平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医学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学生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担任救死扶伤的重任,这不仅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适应岗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对于医学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任务重,学制短,所以,必须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方案,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非常关键,这也要求医学高职院校要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化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学校更侧重于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引导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由于在校时间紧,学校开设的课程要做出相应调整,应先满足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些拓展课程可以放到实验课中学习,应尽量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

目前,有的学校提出了融合课程的概念,是指学校不再按部就班地开设专业课程,而是将多门相关联的课程融合成一本教材,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也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约理论课的学习时间,为实验或实习提供更充足的时间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职业化能力的培养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是学生在心理和能力上的过渡过程。

2.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医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是不准确的,这也是导致有的岗位竞争激烈,而有的岗位却无人问津的原因[2]。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去基层医疗单位工作,有的宁愿放弃从事医疗行业也要选择更好的工作环境,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学生在校期间,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这样将来在工作方面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学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主要让学生清楚了解当下的就业形势及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可以通过分析当前各级医院的招聘条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就业的压力,这一方面是督促学生明白,想要获得更好的工作,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对自我能力作出合理评估,让他们自己找到正确的职业定位。对自己能力过高或过低的评估都会导致选择工作时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偏差,所以,要提前明确职业定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

医学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乡村基层医疗单位的主力军,这是当下社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因此,需要让学生提前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导致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要想改善这种现状,需要社会各部门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医学高职院校通过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有正确职业定位的人才,可以为基层医疗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3 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在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表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了,而是在所有的课程中都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且对学生的影响过程是潜移默化的,生搬硬套的添加思想政治内容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样,针对医学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进行正确引导[3]。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服务基层,除了职业发展空间小等原因外,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责任担当。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在课堂中融入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元素来实现。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人员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基层医护人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情况复杂,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在基层医护人员缺乏的情况下,依然完成了任务,可想而知,基层医护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以上这些思想政治元素都可以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基层医疗水平低,工作环境有待完善,但也正因如此,更需要有责任有担当的当代大学生去改善这种现状。人才是推动基层医疗建设的动力,医学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基层医疗人才输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加强基层实践活动

根据医学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入学的第一和第二学年是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第三学年作为实习期。由于医学课程繁重,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外出实践的机会,而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4]。很多高校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去基层医疗单位工作,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基层工作并没有进行全面了解,把过多注意力集中在了基层医疗工作的缺点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该增加学生到基层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提前接触和熟悉基层医疗工作。

基层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很多,高校可以结合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给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体检;可以让学生自愿选择在其没有理论课的时间去社区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实习;可以鼓励学生成为当地养老服务机构的志愿者,等等。以上实践活动都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完成的,不仅形式灵活多样,实践时间也可以根据学生本身的情况来设定,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基层实践活动中来。为了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实践的时长和实践效果计入期末考核,并形成基层实践活动长效体制。

基层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对基层医疗工作有一个深入了解。第三学年是校外实习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一般会推荐学生去县区或市级的各大医院实习,虽然在规模大、级别高的医院实习更有利于学生业务水平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影响学生选择基层医疗单位的意愿。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可以鼓励有意愿从事基层医疗工作的学生去基层医疗单位实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职业的定位和选择。加强基层实践活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化能力,也可以改善学生对基层医疗工作的认知。

3 优化医学定向委培生培养方案

医学定向委培生是国家为了扶持基层医疗建设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政策,面向临床专业,学生入校之前就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而且学生除了可以免除在校的学习费用之外,还可以获得一部分生活补助[5]。国家出台这样一项人才培养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医疗人才匮乏的难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当学生毕业的时候会出现很多违约的现象,可能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也可能是成功升入本科学校,总之,很多学生并没有长期服务于基层医疗的意愿;还有学生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就有了工作保障,在校期间便荒废学业,导致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工作后的业务水平。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医学高职院校应适当调整医学定向委培生的培养方案。

3.1 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

医学定向委培生面向的是临床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将会从事临床医生的工作,面临的是宝贵的生命,担负的责任重大,所以,学生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素养,更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能力。根据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学习懈怠现象,一方面,学校要在课堂上给予正确引导;另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课程考核机制。

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以后职业发展的保障,而且医学定向委培生将来从事基层医疗工作,是国家重点培养的推动基层医疗建设的中坚力量[6]。学生在校培养过程中,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明白他们作为定向委培生不仅仅是提前得到了一份工作,而是担负着推动基层医疗发展的重要责任。既然选择了这条发展道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只要脚踏实地,在基层岗位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也要让学生清楚,根据国家规定,如果学生最后违约,学校也会把相应的情况记入学生诚信档案,对以后会有一定的影响。

针对学业方面,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一方面是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保障向基层医疗单位输送人才的质量。虽然定向委培生在入校前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最后都能得到这份工作,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学校层面应该有相应的干预措施。学校应该针对定向委培生制定比普通临床专业学生更有难度的考核机制,只有在校期间考核全部合格的学生才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该项措施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为致力于更好地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打下基础。

3.2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作为临床专业的定向委培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所以,实习环节对临床专业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医疗服务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将这种校外实践活动纳入期末考核,作为检测学生学业水平的一项指标。这项措施可以有效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活动,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除了在校期间的临床实践活动之外,第三学年的系统化实习更为重要。对于临床专业学生来说,通过实习可以快速积累临床经验,是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定向委培生是推动基层医疗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改善基层医疗现状和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的重要责任。高校要想确保这部分学生的培养质量,就应为他们提供到更高级别的医院去实习的机会。只有学生掌握了更先进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医学高职院校为基层医疗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定向委培生是国家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所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高职院校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了这项决策的成效,所以,需要对这部分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4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医疗建设是国家要重点完成的一项任务。人才是推动基层医疗建设的核心资源,也是目前比较匮乏的资源。针对该问题,本研究从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能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针对普通专科医学生来说,考虑到工作环境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基层医疗工作,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培养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向培养职业化的技能型人才转变,通过采用融合教材,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时间。对于定向委培生,其培养方案的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针对学生出现的违约现象和学习懈怠现象,学校要给予正确引导,并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确保学业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要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通过实习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基层医疗工作打下基础。总之,在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面,通过教学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基层医疗人才匮乏的现状。

猜你喜欢

医学医疗院校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医学的进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