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整本书自主阅读作业设计

2021-01-10向贤琼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术著作整本书乡土

向贤琼

科学、合理、适切的作业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什么样的作业是科学、合理、适切的呢?优化作业设计结构、控制作业设计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强化作业完成指导等是基本要求。本期,我们从整本书阅读作业、单元作业、非书面作业等角度,探讨作业设计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认真设计自主阅读作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分析阅读重点,确定核心作业任务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这是一部被划分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国”大类之中的社会学学术著作,内容专业,内涵深刻,阅读难度较大。面对这样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教师不必把“吃透”《乡土中国》作为本书阅读教学的前提,学生也不必把完全理解本书内涵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中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之外,第18个任务群是“学术论著专题研讨”。课程标准对这一任务群的价值定位十分明确:“引导有这方面追求的学生阅读学术论著,并且体验学者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陈述学术见解的思维过程和表述方式,尝试写作小论文。”笔者认为,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生,阅读学术著作的主要目的不应是掌握学术著作中的专业知识,而应是扩大知识面,培养基本的学术思维,形成良好的学术精神等。

鉴于此,高中阶段《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掌握一般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发展逻辑思维与思辨思维,引导他们尝试写作相关学术小论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核心作业任务,就围绕此目标设计。

二、结合文本内容,把握有效作业途径

整本书阅读的个体文本有其独特性,模板化的作业设计并不能真实、有效地帮助学生高效阅读。例如,同为学术著作,如果将《乡土中国》的作业任务——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套用在《谈美书简》的作业设计中,效果可能不会太好。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在把握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的同时,需要结合个体文本差异来考虑。

1.强调文本通读,设计初读作业

学生有效地阅读完书籍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性质设计初读作业。《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学术著作,專业性很强,教师要安排学生通读全书的14篇小论文,提炼、概括每篇小论文的主要观点;教师要强调本阶段阅读的独立性,独立阅读能保证学生在较为平和、冷静的情况下理解学术著作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形成个性化解读,为后续精读阶段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打基础。

2.根据文本性质,设计精读作业

高中生的语言能力与综合知识水平已经足够支撑他们进行文本细读。设计精读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精读作业需要教师根据学术著作本身的特色来设计。教师可引导学生习得并运用较为常见的三种方法来提取每章(即每篇小论文)的关键词。一是从论文标题中提取关键词。学术论文的标题通常包含研究的对象、方法或理论依据等关键信息。二是分析词语出现的频率,提取关键词。一篇学术论文通常围绕某一概念、观点论证行文,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有可能是本论文的关键词。三是分析主题,提取关键词。学术论文的性质决定了作者要设立明确的主题,学生要通过深度阅读,理解论文的学术内容和思想,通过精准地提取论文的关键词,把握作者表达的主题。教师在精读阶段可设计绘制每章节思维导图的作业,并以此为基础,在课堂上利用关键词联想迁移、跨专业类比迁移、联系生活情境迁移、抽象问题具象化迁移等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现实,整合高中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加深对每章内容的认识,而后再设计课后分组讨论作业。

如,用联系生活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给出如下作业任务示例:在《血缘和地缘》一章中,费孝通先生通过调查,了解到一个外乡人要想成为那个村子里的人,“第一是要生根在土里:在村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这一部分的叙述与当今社会普通公民取得北京、上海等城市户口的方式非常相似——买房落户或与本地人结婚落户。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乡土中国》中外乡人的落户条件与当今社会“北漂”人落户条件有何异同,二者的社会根源又有何异同,并根据这一问题进行文献搜集与整理,获得新的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教师的引导与示例要具有可操作性,拟订的思考内容不应局限于字词理解、语言艺术、篇章结构等汉语言文学专业问题,要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合理展开联想和想象,利用信息网络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让他们通过完成这一作业任务,习得与所阅读的学术著作领域一致的专业知识,享受研究的乐趣,加深对《乡土中国》中某些观点的理解。

3.分析文本内涵,设计思辨性作业

思辨阅读能体现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使阅读更有质量。教师要仔细分析文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设计思辨性作业,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乡土中国》最后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教师要教授调查的基本方法与论文写作的方法和原则,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检索与阅读,对《乡土中国》中的概念、观点进行研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文章框架,之后安排小论文或本书读后感写作的作业。本项作业可以选择时间较长的假期来布置,以便于学生进行网络信息、文献的检索与阅读。作业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交流、鉴赏写作成果,教师可以选择优秀成果向全班展示。展示作品的学生需要提前做好PPT,利用课内时间阐述自己写作前的思考过程,讲解作文主旨思想和行文脉络,分析写作方法。

(作者单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梅,正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人社厅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多次获得国家、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承担国家、省级实验课题10多项;在《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研究》《湖北教育》等教育类刊物上刊发3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

猜你喜欢

学术著作整本书乡土
《论语》整本书阅读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一、学术著作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