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马工程培养内涵与机制构建研究

2021-01-09胡雪东严佳懿

科教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青年大学生机制构建

胡雪东 严佳懿

摘要在新时代的视阈下,高校“青马工程”的开展,肩负着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价值观导向和未来规划引导等多重责任,具有连贯的科学系统性体系。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青马工程”在高校中的认知普遍存在培养层面较浅的问题。推动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全面发展,以此为抓手,着力构建培养体系,增强高校“青马工程”建设成效。

关键词 青马工程 高校 青年大学生 文化自信 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5.001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Connotation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Qingma Project in the New Era

——Focusing on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HU Xuedong, YAN Jiay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201318)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of "Qingma proje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s the multiple responsi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ing, value orientation and future planning guidance, and has a coherent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system. As the main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he cognition of "Qingma proje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enerally has the problem of shallow training level.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take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rive to build a training system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Qingma proje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Qingma proje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1开展“青马工程”的深厚展望

1.1开展“青马工程”是高校思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青马工程”的全称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顾名思义,其目的在于为党、国家和人民培养出具有坚定信仰、过硬素质、突出能力的青年政治骨干,因此,自2007年团中央实施启动了“青马工程”,各个相关部门都在第一时间给予配合支持。不仅仅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还是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要手段,“青马工程”应强化青年人的使命担当,注重增效提质,摆脱刻板套路,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等方式,以此为基础,在开展“青马工程”时创新其教育教学的方法,进一步推动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高效化、全面化学习,为中国梦注入新鲜血液。

1.2加强马克思主义理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重要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这一百年当中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稳步地推进了社会发展的进程,直接指明了人类寻求解放的道路。而实施启动“青马工程”,不仅仅是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方面,蕴涵符合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一项重要举措,还是在高校党建工作方面,具有深刻创新价值和深厚意蕴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工程。

1.3明确高校“青马工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定位

高校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理念,坚定党的后备接班人的价值取向培养,与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教学的政治价值定位完美契合。通过实施高校“青马工程”系列活动,有效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高师生政治理论的水平,培养师生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打造党员和师生思想上坚定信仰和行动上进取奋斗的新局面。

一要明确“青马工程”的价值体现,体现于为党的事业坚定输入新鲜血液,聚焦思想政治引领的主要方向,探索培養出一批深入贯彻学习、深刻理解并努力向中国共产党靠拢的、具备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的青年政治骨干。二要明确“青马工程”的社会影响,通过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进一步体会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而使青年大学生在文化角度对“青马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自觉向全社会传播党的知识以及坚决拥护党的主张。

2开展“青马工程”的内涵研究

2.1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人表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非易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水滴石穿尚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为之艰苦奋斗。”青年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在搭建其自身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体系的关键时期,思想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因此,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各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应重视的问题、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高校面向青年大学生积极开展“青马工程”,有利于加强其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其政治思想觉悟层面的内涵,引导青年大学生各种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蓝图,为高校开展“青马工程”内涵研究提供数据。

2.2抓牢“文化自信”的桥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高度文化信任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基因血脉的传承、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矢志践行初心使命。青年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桥梁的构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能利用好自身活跃的思维以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做好与全社会人群的“文化自信”传输作用。因此,抓牢“文化自信”桥梁,使青年大学生时刻保持文化高度自信,无疑是高校“青马工程”深入开展的重要助力剂。

2.3共同推进高校“青马工程”开展

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深入推进“青马工程”,无疑是对高校各级部门的一次特殊考验。如何利用大学生文化自信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及构建机制,一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把自身定位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将构建自身文化自信作为重要任务,用新思想武装头脑;二要加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空有一身知识很难确立人生目标,应跟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用文化自信坚定信念;三要推进高校“青马工程”创新化、生活化,使得青年大学生能更好吸收培养内容,争做新时代接班人。高校各部门还应时刻牢记“青马工程”目的,精准制定专项化培育方案。

2.4实施“青马工程”的价值意义

高校实施“青马工程”,是高校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有机结合,协同将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推向新高度的改革制度,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具有深远价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国高校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建立健全各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的制度规划,落实各高校以党的领导为中心思想的长远计划。高校要培养出思想与时俱进、觉悟境界向国家政策靠拢的新一代接班人,当他们踏入社会,从前辈的手中接过国家建设的接力棒,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唯有熟知各项理论指标、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的人才能担此大任。对于高校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坚定目标,高校应明确其为党培养后备军的价值指向,加强“青马工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2.5加强青年大学生系统思维培养

基于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的本质,“青马工程”不能脱离系统思维的科学指导。因此,在培养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以系统的思维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社会理想主义信仰的教育,突出对其政治训练和思想引领的成效,从而去增强青年大学生“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以打牢自身文化知识基础、丰富精神世界为主要原则,加强青年大学生党的基本思想理论、基本纲领等学习,培养其对党的内在自觉性和坚定跟随性。

3开展“青马工程”的机制构建

3.1完善高校“青马工程”机制构建

“青马工程”是团中央启动实施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旨在培养政治思想上素养过硬、实践能力上丰富突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年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指挥、坚持自觉党的领导,要增强学生的价值思维判断能力,搭建好思政教育大平台,提供了青年大学生思想层面成长的新载体,促进了党团间建设的新融合。

但高校“青马工程”往往会存在校团委“孤军奋战”的问题发生,并没有形成党委统领决策、团委配合跟进、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局面。以至于高校各部门没有形成“青马联动”局面的出现,高校“青马工程”的各项工作也不能很好落实。历史表明,脱离科学系统性的组织架构,就很难实现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各种资源的有效分配,无法更好地推动“青马工程”的良性发展。

3.2构建“青马工程”广阔蓝图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从战略意义角度而言,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现实意义角度而言,有助于培养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尚有一批数量不少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较浅,只对具体的载体有着简单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更是停留于较浅层次,同时由于全球化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各类文化、各类渠道间的信息传播,一些庸俗的文化不断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对文化自信的传承造成不小影响。因此,高校如何有效推进“青马工程”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普遍深入发展,加快构建新时代“青马工程”内涵机制,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目前情况而言应重点实行的工作所在。

文化自信,是基础的自信,更是内心持久的力量,推动着青年大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革命文化精神,培养砥砺奋斗品格。将文化自信厚植于青年大学生心中,就能从根本打牢其专业文化知识的基础,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鼓励其担负起民族复兴的责任使命,以此为目标,主动建设自己的精神文明世界。要深刻认识到“青马工程”在人才培养和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世界创造正确的前景,展望新时代青年人的未来规划。

3.3推进“青马工程”具体举措

“青马工程”作为高校为社会输入优秀骨干的重要项目,但也存在培养机制不成熟,目标培养对象的范围比较小,培养模式较传统以致被动接受知识等问题。要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各方面素养、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求储备坚实后援,在“青马工程”的培育模式上就需要不断的创新摸索,结合学校学生特点、地域政治氛围,建立落实因地制宜的“青马工程”培育制度。

一要不断发现“青马工程”在落实实施时不足之处并及时完善其培训机制,提高高校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青马工程”纳入高校教学的主要工作安排中,作为重点工程来落实;二要重视培训对象的选拔,完善整体流程的考核、管理、跟踪体系,为培训对象的理论教学、实际联系提供机会,为培训对象进一步践行党的政治建设创造条件;三要以高校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为主线,构建中国式社会理论的教学体系,鼓励马克思主义智慧的融合过程,充分发挥其良好的德育效果,使大学生学得更好、理解得更好、做得更好;四要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來,检验青年大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准确运用于实际。要想在“青马工程”机制构建下,真正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就得将所学所得融会贯通。

3.4坚定“文化自信”道路

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义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在开展“青马工程”时应时刻牢记最初确定的定位目标,在加大“青马工程”培养宣传力度的同时,改革创新培养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构建机制,以改善当前培训过程中发现的不足。结合理论课堂与实践领域,全面推进“青马工程”的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丰富促进思政方面教学方式。

加强大学生乃至全人群“文化自信”的构建,用知识武装头脑,在新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手握“枪杆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紧握“笔杆子”,用文化推进社会主义进程发展,在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增强政治认同感,全面提高建设现代社会的政治意识。

3.5确立“因地制宜”举措

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文化自信为抓手,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青马工程”保障体系,优化培养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创新“青马工程”培养机制,在高校中遴选出真正优秀的青马学员,并结合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合适的培养模式,强化政治需求,着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并不是顺应社会的发展产物,而是我们党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根据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而提出的客观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思想,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而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命题的理解,在一定并绝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道路未来几十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因为时代在发展,青年大学生转瞬就会成为社会建设发展中坚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到位,才能真正为社会建设建言献策。因此,高校构建并主动实施“青马工程”的长效运行机制,有效率并引导青年大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长远的观点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并能够积极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度的传承任务。

4开展“青马工程”在新时代下的远大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全面的、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时刻抱着探索的态度去理解。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在思政教育的视域下,新时代“青马工程”加强构建相关内涵机制,用认识指导实践,用实践回答认识。在理论和实践基础的研究上,结合实际学校学生工作,探索新时代“青马工程”在青年大学生层面的内涵以及构建机制,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培养青年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感受,蕴涵着强大的中国特色文化自信。

历史的经验说明,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全养成和德智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密不可分,更离不开先进理论的精神引领。即使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如今,即使不少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产生了误解,我们也应正确认识并肯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作用,对中国各项制度的起草和颁布、各个阶层维度建设均起到的主导作用。为推进未来国家建设工作开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用其言行去影响青年大学生,以点带面,为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地用科学理论去规划指导人生的发展方向贡献先锋力量,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文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始终站在党和国家持续发展的高度,把“青马工程”作为一项主要思政工作,科学规划,加强构建,创新机制,全面推进。纵向上确保高校落实实施“青马工程”各项制度指标长效性的需要,横向上确保高校“青马工程”在青年大学生层面的接受普及度。青年大学生应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辩证的思维解决问题。以文化自信为桥梁,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基本政治素养,注重价值观养成,为壮大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储备建设社会主义后备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跃宁.高校“青马工程”培養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1,31(04):73-77+86.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青年大学生机制构建
风险社会治理下网络理性参与机制构建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民主观调查研究
浅析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举措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