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结合实践

2021-01-03王含冰

文学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王含冰

内容摘要:新时代的教学理念要求高校教师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此,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业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人文经典阅读》入手,结合授课实践,探索课程思政与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有效结合实践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倡导高校外语教师在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础之上,提升综合学养和传统文化素养,从而切实推行课程思政的创新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

关键词:课程思政 人文经典阅读 综合学养

现代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人才培养更是高校工作之重点。教书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应在于立德,人无德不立,立德然后才能树人。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学任务的重要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课程思政”建设正是高校教师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追本溯源,是对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的回应,高校教师需承担起“传道”的责任和使命,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政要素贯穿于教学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人文经典阅读》是我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分为《人文经典阅读A》与《人文经典阅读B》两部分。《人文经典阅读A》主要以英国散文鉴赏为主,而《人文经典阅读B》则聚焦于美国散文赏析。该课程旨在通过阅读英美经典散文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促进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并通过阅读这些精于说理与辩论的英美经典散文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经典散文阅读活动摆脱了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局限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感性素养,使其在情感、审美、历史、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维度能有全方位的塑造。

“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渗透’的方式实现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内容融汇贯通,使思政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2]在“新文科”建设倡导学科重组、学科交叉的背景之下,英语专业《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要素是完全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创新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学生在了解西方文明的同时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融通,更好地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更深地理解中国精神,也能更好地唤起其家国情怀,从而提升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水平,构建完善的思政课程评价体系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学科素养。然而,如何才能较好地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这对教师可谓是严峻的考验。

一.挖掘课程资源中的思政元素

如前所述,《人文经典阅读》主要以英美名家经典散文赏析为主。这些名家巨擘大多精于说理和论辩,在语言运用上更是圆熟老到,堪称典范。从内容上讲,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美文更是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化、美学、逻辑、经济、法律、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读来令人唇齿留香,拍案叫绝,但是如何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也是教师需要细读文本并反复钻研、推敲、琢磨的难题。如《人文经典阅读B》的第一课《何为美国人?》,该文作者米·居·奎维古尔是位法裔移民,虽然他绝非名家巨匠,但他的这篇文章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以一个刚来美国的新移民的视角,展现了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指出这个汇聚了从欧洲各国远涉重洋而来的移民的“大熔炉”开放、包容、乐观、勤奋的精神,勾勒了一个“美国梦”的美好画卷,整篇文章积极向上,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无数后世的美国人,成了表现“美国精神”和“美国梦”的一篇脍炙人口之作。

在美国早期移民的开拓史中,清教思想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新大陆”的清教徒和其他同样排除万难来到这片“蛮荒之地”的教友们“不忘初心”——建立一个“山巅之城”,一个新“迦南”,他们坚守使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成为了“基督教仁爱的典范”。清教思想之于美国人,正如儒家思想之于中国人。如果说清教思想是美国传统思想的基石,儒家思想无疑正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石。美国早期移民在清教思想影响下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中华之崛起亦需要当代青年“不忘初心”,在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瑰宝的浸淫下,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儒家学说”和新时代的“中国梦”理念创新性地融入本篇文章的讲授,与美国文化的基石“清教思想”和“美国梦”理念相对比,可以促使学生在了解美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之上,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建立文化自信,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是高校教师课堂授课所必须遵循的纲领,要将思政元素体现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要在教学大纲之中有所体现,并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此外,教师必须酌情拓展教学内容,使之更为适合思政元素和经典研读的结合。《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设置的初衷便是通过研读英美经典散文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辩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要达到这些教学目的,照本宣科、教条守旧的教学方式绝对无法实现上述教学目的。除了原有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西方经典,从而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教師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广泛的内容,拓展教学内容,因为文化首先是一个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中糅合了方方面面的内容: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等等。人类的文化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相通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只是带有其特定的历史发展特点。

以《人文经典阅读A》课本中的开篇之作——英国散文之父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读书》为例。该篇文章系培根代表作《论说文集》中的第50篇散文,也是作者最负胜名的文章之一,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作者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以及精湛的修辞,对读书的意义、作用和方法都作了透彻的论述。对于读书的感悟,在世界文学中均有妙笔生花的描述,如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劝学》。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可谓是诸子百家之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在《劝学》中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学习的问题,系统地展现了荀子的教育理念,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散文成熟阶段的水平,可谓是先秦版的Of Studies(《论读书》)。这两篇文章的结合讲授,既让学生领略了西方文学的精妙,又引导学生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促使学生理解文化的共通属性,重拾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

三.提高教师综合学养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承担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的高校教师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学习钻研以夯实专业素养。“高校教师的核心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与专业技能。”[4]对于外语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最基本的素养,也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补充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此前提之下,还应补充其他综合知识,提高综合学养,以便拓宽思路,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

如前所述,《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中所选经典篇目融合了西方经典思想和文化背景,集哲学、历史、政治、宗教等诸多元素于一体,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此外,要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还需进一步补充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政”水平,然后才能更好地设计课堂,从而有效地执行教学。

此外,要做一个合格的“四有”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学养,还需不断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信息素养也成为衡量当代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外语教师更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大思政背景之下,高校外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提升“课程思政”综合教学能力,既要精于“授业”和“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心系国家和民族,不忘自己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关键内涵,深入把握其中的价值意蕴,积极探索实施路径,“结合鲜活的生活叙事,通过平等对话的理性话语、感性话语相融合的方式,使我们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新一代的受教育者中入脑入心。”[5]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和翻转课堂,融“思政”元素于专业课教学,采撷东西方文化的精萃,发挥教师作用、聚焦学生目光,让学生在了解西方经典思想的基础之上,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西方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塑造健康的文化人格,让“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地践行“立德树人”这一崇高的教育理念。

注 释

[1]唐彬.最优化理论视角下《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1(9):84.

[2]林忠、王美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以“基础英语”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11.

[3]安秀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84.

[4]李小霞.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155.

[5]郝运慧.牢固树立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9-10-21.

项目来源:2019年度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一般项目: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甘肃政法大学英语专业《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为例,项目编号:Y201906.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高职顶岗实践课“课程思政创新”管理实效初探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