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传承保护的文化治理经验

2021-01-01韦茈伊杨丹妮吴美莲

歌海 2021年5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三江

韦茈伊 杨丹妮 吴美莲

[摘 要]侗戏是跨省区分布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在离开初创地贵州传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之后获得新的艺术创新和本土化再造,得到整体性的活态传承保护,形成多渠道传承发展格局,群众自觉参与侗戏保护的意识显著增强。广西三江侗戏的传承保护之路也是侗族地区在戏曲领域进行文化治理的地方经验和剧种贡献,它为新时代如何探索少数民族剧种保护传承方面提供了个案经验和生动例证。

[关键词]侗戏;三江;传承保护;文化治理;区域协同发展

一、侗戏在三江:乡土社会璀璨绽放的少数民族戏剧之花

侗戏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受汉族戏剧启发,同时根植于本民族的土壤,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侗戏是侗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之一,它在桂黔湘三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流传甚广,存续良好,得到集中连片保护,受众人口主要是近300万侗族群众以及周边的苗族、汉族村寨,是跨省区、跨民族共享的文化遗产。侗戏唱腔简单易学,表演通俗易懂,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和浓烈的民俗性,具有群众接受度高、覆盖面广的特点,达到娱乐、教育、交友等目的,是侗族地区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珍品。2006年5月20日,由贵州省黎平县申报的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在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11〕14号),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申报的侗戏作为扩展项目之一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中。

作为跨省区分布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侗戏地理的“源”在贵州黎平、榕江、从江,“流”在湖南、广西。1从侗戏的分布区域和流传发展情况来看,侗戏初创于贵州,于1875年前后由贵州黎平县水口区传入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岩村后逐渐在全县流布,20世纪50年代后传入湖南通道自治县的侗族村寨。侗戏由贵州传入三江后经过“在地化”的扎根和滋养,无论是表演形式、戏曲音乐、剧本题材均得以长足发展,在经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文化干部和民间戏曲爱好者的大胆改革,三江侗戏的戏曲音乐更丰富,演员表演更到位,尤其是一批成长起来的本土戏师适应新时代的当下生活创编出深受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剧本,助推侗戏在三江基层民众当中广泛流传,这也让作为“侗族戏曲文化之流”的三江侗戏艺术在离开初创地贵州之后能够获取新的艺术创新和本土化再造。

二、整体性保护:广西三江侗戏的传承之道

侗戏自贵州省传入广西三江侗族地区以后,得到迅速的传承和扩布,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艺事业的扶持与推动,侗戏作为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在三江的民族文化沃土上得到更为深厚的根植与生长。三江社会各界以侗戏传承、保护、振兴为抓手,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相关文件精神,大力推动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文化惠民、全民艺术普及等戏曲专项扶持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实,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探索出一条整体性保护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传承之道。如今,广西三江侗戏保护传承水平跃上新台阶,形成戏师、演员、戏班、家庭、村落、传习基地、政府、协会、学校、媒体等多渠道传承发展格局,群众自觉参与侗戏保护的意识显著增强。

(一)制度建设

1.构建组织构架,健全工作格局,确立政策和制度保障。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地位和领导责任,确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文化部门主责,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将侗戏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特别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考核。三江县成立了“非遗”领导机构及联席会议制度,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负责工作督查,县“非遗”中心负责具体实施,从制度、组织上保障了该项目工作有效推进,定期召开各级侗戏保护与传承工作会议,部署工作、总结经验、交流培训、表彰先进、促进工作。

2.出台相关法规条例进行保护,科学编制规划纲要。在贯彻落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同时,针对侗戏在内的文化遗产,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三江县政府还出台地方性条规《三江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条例》,科学编制《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并于2013年成功申报自治区级侗族文化(三江)生态保护区,对包括侗戏、侗族大歌、多耶在内的侗族文化实行区域整体保护,为侗戏的整体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提供制度保障。

3.传承机制常态化。三江县把县城广场命名为“多耶广场”(侗语“多”即唱或跳,“耶”即歌),县文化部门每年都要举办侗戏会演,开展“天天演,月月节”活动,把保护工作常态化,极大提高了项目可见度、民众参与度。

(二)机构队伍

1.成立独立建制的保护机构,确保保护工作程序的科学化、規范化、专业化。2012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开始成立,承担着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具体工作,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咨询;组织全县范围普查工作的开展;指导保护计划的实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览(演)及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宣传保护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组织实施研究成果的发表和人才培训等工作职能。作为侗戏项目的保护单位,该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14个岗位编制,设有5名专职人员负责该项目保护计划的制定、项目实施、摄像摄影、材料建档与整理等事宜,做到项目专人负责,工作细化落实。

2.拥有梯次有序、结构多元的传承队伍。全县共有侗戏班(文艺队)108个,常年在基层农村自发举行侗戏演出活动。现有政府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25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3人。全县80%以上侗族乡镇均有自编、自导、自演的民间侗戏师,近年来通过赛事推动传承,涌现出杨合英、林茂盛、梁治恒、吴安辉等一批优秀本土编剧。在三江侗戏会演中涌现出粟信元、吴全娇、俞永念等青年优秀演员和吴敏娜(12岁)、杨博鑫(12岁)等一批侗戏新苗人才。

3.发挥行业组织协会的协助作用。由戏剧艺术工作者自发组成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戏剧协会,近年来为三江且乡镇的一些业余演出团体及广大戏曲爱好者们提供了交流学习和发挥自己艺术特长的平台。2015年成立三江侗学研究会,学会会员大都是文化界的人士,有戏协、民协、文学协会等的会员。会长杨永和大力推动并亲自参与“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副会长吴美莲,会员、民协副会长林茂盛,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侗戏编剧人才培养”,到北京进行答辩。副会长吴美莲担任文体广旅局副局长,她在民语局时就发动侗文学员收集整理剧本,后调入文化部门,更大力组织侗戏培训、创作、演出、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平台建设等,并牵头组织编辑完成《三江侗戏选》。林茂盛本人还新编了《精准扶贫不忘反腐》《酒吧里的烟雾》等7部短剧,均参加了县级侗戏比赛,都获得优秀剧目或表演奖等奖项。

4.建立三江县“戏曲进校园”领导机构。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以侗戏为主的“戏曲进校园”领导机构(办公室设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分管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成员来自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教育局、财政局、文联等部门。学校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安排固定的课时由代表性传承人入校讲课。

(三)经费保障

1.积极申请稳固持续的专项保护经费。申报国家级项目专项保护资金,开展传承活动,侗戏会演,侗戏进校园、进乡村培训班,侗戏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及调查研究工作。截至2020年6月,中央先后投入侗戏专项保护经费350万元,自治区级、市级、县级等地方财政累计投入经费21.4万元,确保侗戏各项保护传承工作有效开展。

2.代表性传承人传习经费保障。每年安排有国家级传承人传习经费20000元、自治区级传承人传习经费5000元、市级2000元、县级600元。

3.“非遗”保护利用设施经费。中央和地方累计安排989万元建设侗戏项目“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其中侗戏传承基地建设投入29万元,每年争取县级财政资金在传承基地开展培训班等传承活动。整合多个部门资金,大力修建(修缮)戏台97座,做到戏台在全县行政村实施全覆盖,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对戏台建设标准投入资金。

4.县本级财政分拨侗戏专项扶持经费。三江是个贫困县,在扶贫攻坚紧要关头,县财政非常困难,但仍从有限资金中每年分拨100万元开展“天天演,月月节”活动,从2018年起三江侗族自治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万元,解决县级传承人传习经费问题,引导并扶持侗戏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侗戏进校园”工作。

5.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专项经费。2018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申请国家艺术基金获得50万元开展“侗戏编剧人才培养”项目。

(四)记录建档与学术研究

1.普查入手,摸清家底,建档立卡,做实基础性工作。自2012年7月以来,对三江县域的9个侗族乡镇开展侗戏戏师的普查和传统侗戏调研工作,已建立项目档案28余册,挖掘、搜集侗戏相关剧本、文献20余本,并把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积极开展传承人活动的艺人列入代表性传承人队伍。

2.健全档案,建设侗戏数据库。2019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非遗”中心申请国家级“非遗”专项保护经费90万元,其中35万元用于侗戏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侗戏的本体信息、影像资料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数据系统,重点建设侗戏艺术的实时检索与展示系统,形成统一的上传、存储、管理、展示平台,在建设侗戏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同时构建管理部门的侗戏综合业务管理子系统和面向社会公众的侗戏服务展示平台系统,开展侗戏数据库建设工作。目前,已收录在册的文字档案28卷、录音记录10小时、摄像记录40小时、视频材料15盘、图片资料300张,录入数据资源600G。

3.收集整理剧本,出版学术成果。收集、整理《珠郎娘美》《莽子》《金汉》等多部民间手抄传统剧本。整理、提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侗戏编剧人才培养”学员剧本集,《精准扶贫不忘反腐》《后妈》等剧本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金资助出版、研究。出版《三江侗戏选》,免费发放给侗戏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各乡镇民间侗戏班、中小学校以及相关高校研究生和学者等。为实施“侗戏进校园”项目,专门制作了《三江侗戏》教学光碟,录制《侗戏》纪录片,并荣获第十届“中国纪录国际片会”创优评析人文(自然类)三等节目和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美术奖。

(五)传承活动

1.加大对侗戏艺人和戏班的保护,重视传承队伍的培养与壮大。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着力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信、社会地位、专业素养、生活保障,使传承人能够安心传承、静心传承、致力传承。目前三江县有认定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5人,保存的戏班(文艺队)有108个,不同程度地活跃在侗乡苗寨。近年来,通过鼓勵侗戏戏师、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激励各戏班之间开展经常性的戏剧交流演出,共培养传承队伍1000余人,基本覆盖全县11个乡镇,助推传承人提高传承实践能力与水平,以此确保侗戏的活态传承,夯实传承保护的根基,共同营造“村村有戏台,寨寨有戏唱”的良好局面。

2.加紧对侗戏剧本的抢救、搜集、纪录、整理、研究、出版工作,开展侗戏普查工作。深入侗族村寨寻访侗戏师、侗戏班子,广泛搜集有价值的剧本、曲谱、笔记、抄本、脸谱、戏服、道具、戏规、照片、戏单、磁带唱片、模型等戏剧文物以及书籍资料、音影像制品,并做好纪录、整理、归档、研究、出版等工作。目前,已收集整理民间手抄剧目《刘志远》戏本10多个。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黔湘桂边区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分类搜集整理研究”,对包括侗族戏曲类在内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并进行编目翻译注释研究。

3.推进“村村有戏台”全覆盖,建立侗戏传承基地。通过争取各方支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速推进村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截止2017年已实现三江全县行政村戏台全覆盖,确保农村的侗戏演出具备固定场所,并为各村侗戏班(文艺队)配送音响、灯光、乐器等舞台用品。2018年在侗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开远的家乡良口乡南寨村建立了侗戏传承基地,展厅内展览了侗戏相关剧本手稿、服饰、乐器等,并通过多媒体、版面等形式详细介绍了侗戏概况、侗戏分布情况、侗戏舞美、侗戏唱腔、侗戏音乐、侗戏传承人等侗戏发展情况,全面展示了侗戏的魅力。侗戏传承基地设于同年12月面向社会开放,为侗戏在基层农村的活动组织、传承人的传习培训、对外宣传展示提供阵地。

4.组织各类戏曲培训活动,提升侗戏人才的艺术综合能力与水平。扶持基层队伍,常年邀请侗戏师下到各乡镇的侗戏班进行培训,同时也邀请区内外戏曲名家对侗戏人才进行艺术辅导、理念提升,培训内容主要有侗戏历史渊源及现状讲解、侗戏舞台表演艺术提升及侗戏唱腔技巧提升等。2014年、2016年在县城举办了全县范围内的侗戏骨干培训班,培训侗戏唱腔、身段、过门,侗戏器乐等,两期培训达150人。组织高水准侗戏编剧人才培养专题培训班。为挖掘更多优秀的侗戏剧目编创人才,2018年三江县积极申请并成功立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开设一期长达两个月的侗戏剧本编创人才培训,该项目面向全国招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聘任教师,设置教学内容,既注重侗戏剧本创编的基础理论教学,更注重侗戏剧本的实践创作学习和艺术经验的直接传授,让侗戏编创人才尽快成长,为广西、湖南、贵州等地培养、输送优秀侗戏编剧人才40人。

5.加强人才培养和观众培育,夯实戏曲发展的根基。积极发扬师徒传承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侗戏戏班传承、家族传承等自发性的社会传承方式,注重教、学、练、演的结合,充分发挥老一辈侗戏名家的传帮带作用,致力于侗戏艺术的继承与改良工作。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侗戏全民艺术普及服务。通过培训打造一批侗戏文化志愿者,让他们深入基层带动广大侗戏爱好者,在侗戏的传承当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实施侗戏进乡村、进校园、进机关系列工作,大力开展戏曲惠民演出,巩固、培育并扩大侗戏观众群体,推动戏曲走进普通百姓生活。根据《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和当地农民文化需求,每年组织戏班下乡演出90-150场次,从2016年到现在已演出了420多场。演出惠及三江全县侗族聚居的11个乡镇的所有村屯,增强了农村戏曲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依托侗戏的宣教功能,当地的纪检、工商、法院等部门突出民族特色,创新传播载体,举办2019年的廉政专题侗戏比赛,组织侗族戏师创编廉政题材的侗戏脚本,并集结汇编成廉政文化主题侗戏汉、侗两版作品集,同时把侗戏会演决赛现场视频刻录成碟,作为党风廉政教育教材,发放到各乡镇和“非遗”传承点,实现活动放大效应。

6.分类组织戏曲活动,激活侗戏发展活力。自2013年起,三江县连续举办五届侗戏会演(展演),鼓励和支持全县各乡镇戏班、文艺队、戏曲创作者创编、表演侗戏节目,同时结合“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同步实施,邀请侗戏代表性传承人下沉至侗戏会演决赛圈的侗戏班,对侗戏剧目、作品进行提升、培训。通过设立表演奖、最佳演员奖、剧本创作奖、新苗奖,创设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2016年至2019年共有186支侗戏队伍参加全县侗戏会演,侗戏会演设置了侗戏表演奖、优秀编剧奖、优秀演员奖、最佳新苗獎,共奖励117支侗戏戏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涌现出25名优秀演员及8名侗戏新苗,其中最小的侗戏新苗年龄只有11岁;评选出《考验》《敬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帮扶》等32部优秀剧目。同时开展侗戏传统剧目复排、巡演工作,为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项经费精选排演传统剧目《甫宽》,并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及15个贫困村举行惠民演出,惠及广大喜爱侗戏的老百姓,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7.支持剧本创作,打造侗戏舞台艺术精品。鼓励剧本创作,在侗戏会演期间设立最佳编剧奖、剧本创作奖,目的是激发各乡镇戏班、文艺队、戏曲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挖掘更多更好的侗戏剧本,破解有些农村面临“有戏台而无戏演”的“剧本荒”现象。自2016年起,三江县侗戏会演累计创编了侗戏剧目近80个。2018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40名学员每人创作了一部侗戏剧本,其中林茂盛创作的《精准扶贫不忘反腐》、吴杏仁创作的《后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金资助出版、研究。吴安辉的《阎王争命》、胡杭明的《争低保》作为该班排演结业汇报演出剧目在贵州交流时深受当地侗族群众欢迎。为打破侗戏尚无代表性舞台精品力作、多年来未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的尴尬境地,三江县文体新广局决定以中国特色文化村寨高秀村的民间传说《拜太阳》作为素材,利用中央资金创编一部有影响力的中型侗戏精品《救太阳》。目前已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经多次修改,已基本定稿等待排演。该戏计划参加区内乃至国内的戏曲比赛,并将在贵州、湖南等地侗族地区巡演交流。

(六)传播交流

一是利用广西“三月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为宣传载体,组织优秀传承队伍在县、市、区开展宣传展示活动,展示并传播侗戏项目的深厚文化内涵。二是常年开设侗戏宣传专栏,以图片、实物藏品等方式展示侗戏活动。三江县图书馆、文化馆也将不定期举行与侗戏相关的培训、座谈会、宣传展示活动等。三是综合利用平面媒体、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多方位传播。四是组织跨省区的侗戏观摩实践和研讨交流活动。五是安排多名侗戏代表性传承人到高校讲解侗戏文化。

三、活在社区:广西三江侗戏的文化治理经验

(一)守护侗戏艺术的乡土性,夯实基层农村文化阵地

侗戏是扎根民间、活跃在基层农村的乡土艺术。三江县坚守“面向农村、活在社区”的保护工作理念,重在夯实戏曲文化的乡土之根,坚守民族剧种的艺术特色,多举措繁荣基层农村文化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助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践行整体性保护理念

三江县采用党委决策领导、政府大力推进、文化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联手协作、社会力量支持资助、族群社群广泛参与的管理和参与体制,遵循侗戏艺术的客观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民间传承人的作用,推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正确理念,从保护戏师、演员、戏台、剧本、戏剧活动和乡村环境入手,践行整体性保护,营造传统戏剧可持续发展格局。

(三)项目保护的精准管理与施策

1.分类管理。理念正确,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善于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剧本孵化,创编人才培育,侗戏会演等专项针对性保护措施,共同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格局。

2.多打组合拳。以点带面,以项目为抓手,示范带动,通过“传承人+戏班+传承基地+剧本编创+侗戏会演”模式,提升侗戏覆盖普及程度和社会可见度。

(四)组织区域性戏曲会演

举办侗戏会演是侗族戏曲界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手段,具有调动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效果。

(五)经典传统剧目的复排与巡演

重视传统剧目的经典性和群众基础,生动展示侗族戏曲的宣教功能和传统经典的独特魅力。

(六)传统戏剧的跨区域保护与协同发展

侗戏是集中连片、跨省区流布的少数民族戏剧,加强传统戏剧的跨区域保护与协同发展,有助于新时代省际边界区少数民族戏剧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侗戏是由侗族人民创造、持有并活态传承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见证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民众持续不断的文化创造力,在侗族地区发挥着传承历史、启迪明智、教育教化、审美娱乐、滋养人心等作用,现今作为可再生的乡村文化资源服务国家战略。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政府、社区、民众三方联动的良好态势下,侗戏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在广西三江的侗族社区得到了整体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其生命力和传承力走向旺盛蓬勃,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西三江侗戏的传承保护之路也是侗族地区在戏曲领域进行文化治理的地方经验和地方贡献,这个个案也反映了集中连片地区的少数民族戏剧跨省联合保护和区域协同发展是推进新时代少数民族戏曲剧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它为新时代探索少数民族剧种保护传承提供了个案经验和生动例证,折射出国家戏曲保护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文艺的积极影响以及政府的现代文化治理能力和体系化建设等现状,值得少数民族戏曲研究界认真地总结与学习。

作者简介:韦茈伊,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副馆长;杨丹妮,广西民族文化艺術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部主任、

副研究员;吴美莲,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

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广西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调查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

1陆中午、吴炳升:《侗戏大观》,民族出版社,2006,第4页。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三江
三江源在哪里
三江源国家公园
宜兴紫砂原料市场的开采现状与保护创新研究
隆尧招子鼓传承保护研究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