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熄风推拿法结合刺四缝治疗脾虚肝旺型小儿抽动障碍疗效观察

2020-12-29何嘉莹罗华送周翔吴婷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运动性脾虚健脾

何嘉莹 罗华送 周翔 吴婷

抽动障碍(TD)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病,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1]。运动性抽动多表现为面部、颈肩部、躯干及四肢肌肉的收缩反复快速且不规则,如眨眼、咧嘴、伸舌、做怪相、耸肩等。发声性抽动多累及喉部肌肉,表现为异常发声,如吼叫、干咳,或不自主骂人、语言重复等。发病时意识清醒,在紧张、焦虑、感冒时症状加重,可用意识短暂控制,入睡后症状消失[2]。多数患者可伴有共患病,轻者可表现为躁动不安、易激惹等,重者可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学习困难、睡眠障碍等心理行为障碍[3]。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4],部分患者症状迁延难愈,甚至延续至成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作者采用健脾熄风推拿法结合刺四缝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脾虚肝旺型小儿抽动障碍患者64例,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神经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5]中的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根据《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6]中脾虚肝旺型标准规定制订:努嘴张口,全身肌肉抽动,喉中有痰,时发怪声,注意力不集中,难于静坐,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纳少厌食,体形多瘦弱或虚胖,叹息胁胀,舌质淡红,苔白或腻,脉细弦。(1)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②无心、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无针灸禁忌证;③患者及监护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存在其它有抽动症状的疾病,如:风湿性舞蹈病、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癫痫发作、其他锥体外神经系统病变及药源性不自主运动等;②共病且同时进行其他疾病治疗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7.39±0.13)岁,平均病程(1.90±0.46)年。对照组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7.57±0.34)岁,平均病程(1.67±0.89)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健脾熄风推拿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百会、四神聪各20次,点按风池、风府10次,补脾经、清心肝经、揉小天心、总筋共5分钟,摩腹200次,捏脊7遍。(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刺四缝法,具体操作:75%的酒精棉球消毒患儿双手四缝穴,用左手捏紧患儿四缝穴的两侧,用无菌测血糖针头快速刺向四缝穴。针刺后从针孔中用力挤出黄白色透明黏液。两组推拿手法均治疗3次/周,刺四缝疗法治疗1次/周,共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方法。YGTSS分别评估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且将每类抽动分为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性五个方面,每方面按照轻重程度又分为0~5分6个等级。运动性抽动分数=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性;发声性抽动分数=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性。独立评估抽动症对日常生活的损害,从0~50分6个等级。总严重程度分数=运动性抽动分数+发声性抽动分数+缺损。

1.4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标准:以治疗前后YGTSS评分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YGTSS评分改善率=[(疗前总积分和-疗后总积分和)/疗前总积分和]×100%。疗效分级:治愈:YGTSS评分改善率≥95%;显效:60%≤YGTSS评分改善率<95%;好转:30%≤YGTSS评分改善率<60%;无效:YGTSS评分改善率<30%。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81±12.38 19.91±9.46*#对照组 62.19±11.60 31.76±7.3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古代医籍中尚未发现“抽动症”的记载,根据本病临床特征,可将其归于瘛瘲、慢惊风、抽搐、筋惕肉瞤、肝风证等范畴。有研究发现,脾虚肝旺型是小儿抽动障碍中最为常见的证型[7]。《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故易生肝风,风性善行而数变,上扰头目,可见眨眼、咧嘴、伸舌等;而“肝常有余”则易致风阳内动、木胜乘土,或肝失疏泄,引起脾失纳运,脾失健运,则水饮内停,易聚湿生痰,痰郁化热,扰乱心神,则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痰结聚于喉,则异常发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四肢百骸失养,故见肌肉挛缩颤动。故本病病因责之土虚木乘,肝风内动。

健脾熄风推拿法中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解表定惊,醒脑安神;揉百会、四神聪安神定志;点按风池、风府散风熄风,祛风定惊;补脾经,清心肝经可平肝潜阳,扶土抑木,宁心安神;揉小天心、总筋可疏经通络、镇静安神;摩腹、捏脊前后腧穴相佐,调整脏腑,健脾宁心。诸穴同用,共奏培土抑木,熄风止痉之效,从而控制抽动症状。四缝穴位为经外奇穴,位于双手第2~5指掌面第一、二指节横纹的中点。该穴与手少阳及手少阴、手厥阴经均有联系,关于针刺四缝穴记载最初见于明代董宿的《奇效良方》:“四缝四穴,在手四指内中节。是穴用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证。”[8]李东垣曰“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针刺四缝穴并挤出黄白色或鲜血,达到健脾消积,平肝泻热,通条百脉之功,起到补脾之不足,损肝之有余的作用[9-10]。

抽动障碍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精神类疾病,临床治疗以抗精神类药物为主,但此类药物多存在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其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随着中医药的大力发展以及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人们对疾病的治疗有了多样化选择。小儿推拿具有高效安全、无副作用等特色优势,使患儿及家长更易于接受。本资料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后YGTSS评分均下降,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但观察组YGTSS评分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健脾熄风推拿法能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结合刺四缝疗法使疗效更为优化,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以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运动性脾虚健脾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中医观点:脾为什么重要 脾虚症状的自查与调理方法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