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汇人勤劳致富而多行善举

2020-12-23潘伟德潘明德

锦绣·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业

潘伟德 潘明德

摘要:为探究苏州潘氏家族的史实和业绩,主要通过研读潘氏族谱,叙述了清朝时期家族如何创业发展,家族经营产业直至富甲一方而乐于行善,体现了“勤劳致富,乐善好施”的家族家风。

关键词:东汇;创业;善举

明朝初年,潘氏人家由金陵迁入苏州,住在齐门东汇,为东汇潘氏家族的迁苏始祖。东汇潘氏家族称为东汇家族,东汇潘氏族人称为东汇人。东汇潘氏族人编撰的族谱为《东汇潘氏族谱》,族人在各个时期续修族谱,形成不同版本的族谱,《族谱》有八卷十册,内容先后分为,序、跋、诰敕、旌表录、科名记、传略、行述、宗支图、世系表、义庄等部分,主要记录了在清朝时期中,东汇家族上下二百年族人的主要业绩和史实。如图1所示《族谱》内封,这套《族谱》保存在潘祖芬堂弟的后人家中,完整无缺。

勤奋创业

《族谱》“卷首”的“传略”部分“先大父麟兆府君家传”原文首页,族人中的代表,九世潘颖昌(麟兆),清朝时期貤赠通奉大夫,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二十岁时,经商创业做生意。潘颖昌子孙三代的生意从苏州起步,三十年后生意扩大到东北辽沈和华北京津一带,辗转西藏,直至印度。

“清朝康、雍、乾时期是中国商业快速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时期,而当年苏州是中国商业最繁荣的地区”,市场活跃,商贾林立。潘颖昌家族的生意从康熙年前期算起,族人精打细算,生意稳步发展。又过了十多年,至嘉庆年中期,几代人积累了三十万银两,建立义庄和增购庄田为经营标志,家族产业和财富达到鼎盛时期。

富甲一方

在清朝时期,东汇人先后购置在苏州的居住房产有十多处:卫道观前潘宅、悬桥巷潘宅、拙政园东沿街潘宅等等。主要有二处房产,一是卫道观前潘宅,二是拙政园东沿街潘宅。

卫道观前潘宅为潘颖昌在康熙五六十年间(1721—1731),从商后购置的一座宅第“礼耕堂”。十一世潘文起(潘颖昌的长孙,太学生,候选知府)等族人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至六十年(1795)扩建此宅院,耗费了三十万两白银,占地十四多亩,建筑面积为8000余平方米(约十三亩)。在上世纪80年代被列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道观前潘宅現状平面图如图3,由苏州市文物部门提供。

在清朝时期东汇家族先后建造了混堂巷义庄、颜家巷义庄、天池义庄。如《族谱》中的混堂巷义庄平面示意图,如图4。清朝后期该义庄经营管理良好,经过扩建,庄祠有120余间,庄房有十多所,庄田有3000多亩。清代义庄的分布最为集中在苏南地区,其中苏州地区,官僚、地主和富商建立大小义庄有200多个。建立义庄耗费大,东汇家族有了足够的经济能力,才能建立义庄。

致富不忘行善

乾隆五十年(1785),潘文起等族人捐万两白银赈灾;乾隆五十一年(1786),春疫流行,潘文起等族人共捐四千余两白银,安葬二万多棺材,计掩埋几万具尸体;嘉庆元年(1795),潘文起等族人共同捐款,疏通城河,修建南望亭至吴江石塘七十多里长的工程。嘉庆九年(1804)嘉庆皇帝下旨给予潘颖昌家族建立“乐善好施”牌坊以示表彰,《族谱》中圣旨建牌坊示意图如图5。“清朝政府规定对赈济救灾者捐赠到一定数额的钱款,给予嘉奖,赐给‘乐善好施牌坊”。

东汇人从勤劳致富的家事家业中映射出家族良好的家风,经商好学而勤俭持家,发展家业而富甲一方,购置宅地而济困扶危,乐于公益慈善,彰显了“乐善好施,积善成德”的家族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潘祖芬.东汇潘氏族谱〔M〕.苏州.1919.

[2].潘惟德.潘宅“礼耕堂”旧话〔J〕. 苏州杂志,2004(2).

[3].张学群等.苏州名门望族〔M〕.苏州:广陵书社.2006(7).

猜你喜欢

创业
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长效机制的探析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站的运营诊断与设计优化
中国梦与大学生就业及创业价值观引导研究
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开发研究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借鉴国外经验大力推进郴州“创业之城”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