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操层面融媒体短视频新闻创作

2020-12-23李锦群

声屏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短视频

李锦群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线下行业带来冲击,而短视频新闻却以其独特的传播效果和视听魅力逆势而上。面对这样的新业态,传统电视新闻也应因时而变,改变传播样态做精品质,在信息处理、表达方式和共情手段上取得突破,优化主流融媒体传播效果。

关键词:短视频  新闻创作  融媒体制作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快速蔓延,多数人选择“宅”在家中。各种以“秒”为单位时长的短视频,依托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迅速占据了人们的大块“闲暇”时光,成为各年龄层次用户了解疫情实时动态、分享战“疫”故事的主要信息来源。传统媒体迎来将新闻短视频作为突破口推进媒体融合的窗口期,这考验着电视人的业务内力和转型魄力。江西广播电视台媒体公众号江西视听头条对此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依托核心电视新闻资源,努力从技术层面提升新媒体视频品质。

单条新闻的拆解重制

以江西视听头条2月6日上线的《郑慧益:生命没有遗憾 只有不舍》为例。这原本是一条常态单片,讲述了疫情期间一位癌症患者给曾经救治过自己的医院送去批量防疫物资,同时坚持网络直播传递抗疫正能量的故事。原片呈现了核心信息,同时也存在主题表达不够集中、段落感模糊、时空逻辑混乱的问题。好在前期拍摄中记者设计了一些互动环节,多场合深入采访挖掘了人物内核抓住了动情时刻,这些素材为后续创作留下了空间。

一、拼图补漏,去粗存精。原片字正腔圆的解说具有较为浓厚的电视化特征,并不适合新媒体沿用。然而拿掉配音之后,原本含在其中的信息也同步缺失了,如何弥补?制作者选择回到素材中拼图补漏。这是一个重新梳理信息点的过程,耗时费力但好处很多。首先是直接让素材说话,让片子回到了“初始无痕迹”的本来面貌,这符合新媒体的“原生态”需求;其次是在补回的过程中常有意外收获,给后续的结构衔接带来“天然的”声画“契口”。信息找全之后分门别类收纳成段落,每个段落如同零件各负其责,如交代信息、表达情感、起承转合等。

二、编排结构,调度时空。人物的行为缘由、所思所念、悲欢离合都是制作者应当提取的信息,如何选择应当严格围绕主题来定位。显然疫情之下抗挫折,悲情之中有力量是全片主旨。一个本来最需要帮助的人在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人,反差即是看点。为了集中力量服务抗“疫”主题,制作者舍弃了一些十分感人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从新闻视角,疫情之下人物捐赠物资无疑是最合适的切入点,制作者在这一小段互动现场中安排了一些重要信息,强调了物资的紧缺和雪中送炭的情谊,牵出了人物曾在此治疗的过往,为后续交代他的抗癌背景埋下伏笔。接下来由医护人员讲述对他捐赠行为的理解形成段落转场,由此进入全片最重要的部分——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段落需要说明他倾尽全力捐赠物资的原因和动力。因为患病,他和家人感受了极致的人情冷暖,进而感悟生命脆弱,产生了要回报、要抗争的情感需求,最终转化为个人对人生价值的求索、对社会的爱。理顺这条行为逻辑线,人物才能立得住,故事才有说服力。最后一个段落负责全片情感和精神的提升,做深人物感染力。制作者最终目的是要传递正能量,落到凝聚力量共同战“疫”上,完成主题闭环。

在时空结构上,制作者有意识地把全片处理成现场——回忆——现场段落交替行进,避免了原片时空频繁跳跃,视听不流畅的问题。经过这番打碎重组,原片三分多钟被浓缩至一分来钟,信息未缺失,人物更可信,主题愈加鲜明。该条视频在江西视听头条推送后获得海量真挚、热血的回复评论。

三、调动情绪、调整节奏。后一步是给片子做“运行调试”,让其部件光鲜、跑起来丝滑、精神状态饱满。情绪和节奏的差异是传统电视新闻和短视频呈现样态的分水岭,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声画处理方式上。

同期声和环境音是交代信息的主要手段,音乐是确立调性和导向的有效方法,但它们常常被呆板或是不匹配地使用。需要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音乐鉴赏力的积累,二是声音衔接处的处理。笔者发现,利用画面剪辑的速率变化切出音乐是一种比较舒服的入场方式,而收尾时“断”又比“混”更容易带出节奏变化。

江西视听头条2月4日上线的《走进隔离病房》是一条在声音处理上颇费功夫的短视频,全片以现场直击的方式反映医护的艰辛和坚守。由于拍摄场景是隔离区,医护人员身着几层防护服导致录音沉闷嘈杂。在同期声的使用上,制作者尽力保留甚至放大这种声音的“隔离感”和“负重感”,还原不容喘息的压抑感受。在音乐的运用上,前半段用冷峻的钢琴传递紧张和危险,营造理性、冷静的气氛;后半段用层次丰富的提琴释放情绪、舒缓节奏,凸显细腻柔软的温情。在画面的处理上,前半段多用非常规视角,以旋转强化镜头的不稳定性;后半段多用慢速和黑场凝固医护逆行瞬间,赋予动作美感,抒发隐忍中的坚守和奉献。音响可以在片中引导情绪走势,如果声轨做不好,戏再好也出不来。

专题新闻的集纳整合

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局限,新媒体端可以利用新闻媒资平台核心资源完成独家深度观察,聚合成不受频次和时长限制的专题化短视频。

以江西视听头条3月23日上线的《我們回家了》为例。这条视频的新闻切入点是江西支援随州医疗队经过40多天的奋战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家乡。当天随州的送别鱼水情深,南昌的迎接真挚热烈,但是如果仅是关注“送”和“迎”两个节点而不做前情铺垫,当下回家的自豪与感动几乎成了无源之水,于是“赣随战疫”专题短视频呼之欲出。

一、头尾呼应,有始有终。当下专题短视频的时长通常在5分钟左右,非常注重片子的完整性。开篇有一个小片头,有伏笔铺垫式也有内容集锦式,如同一个新闻眼点明主题,抛出亮点,制造带入感。《我们回家了》片头由赣随两地标志性建筑的空城画面进入,垫以心脏跳动的音效和实时疫情数据播报,从一开始就将观者拉入两地同呼吸共命运的情境。全片收尾时也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做了一个图文回顾式的包装段落,再给情绪一个延伸的空间,达成总结收官的仪式感。

二、设计关键词。该片遵循时间线索,融汇了随州疫情紧急、江西医疗队热血出征、多地各类物资驰援、救治细节与医患情谊、离别现场挥泪相送、高规格机场迎接等关键素材,显示了“赣随”拧成一股绳齐心战“疫”的强大力量。制作者提炼段落信息打出“出征、出力、出战、出彩、不舍、凯旋”等主题词,将波澜壮阔的全景内容以篇章方式呈现。

三、集纳情感,安插爆点。“长篇”短视频可以运用积累效应,将同类型不同侧面的素材粘合在一起形成重拳。这样做既能将个体感受拼成事件全貌,更可以让情绪层层叠加,如果这种叠加在合适的节奏点得以释放,将极大提升成片品质与感染力。江西视听头条4月1日上线的江西首批援鄂医疗队《54天生死之战》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全片用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的采访剪接完成——初到武汉的忐忑、大批量收治病人的紧迫、高强度工作下的身心考验、救治成功的喜悦、医患间的情分,直到胜利后露出真容、说出平凡心愿。每一个阶段都抓住真情实感做足文章,个体视角汇成战疫群像,有点有面且感人至深。疫情之下,相对于硬性信息的传播,新媒体短视频更擅长进行软性的情绪引导与情感抚慰。

在传播碎片化的小屏时代,信息的承载更加密集。新闻短视频篇幅虽小内容俱全,更需要针针见血刀刀见肉,尤其应该注重主题主线的把握,多渠道素材、信息的聚合,结构处理的层级关系和共情共鸣的手段形式,配合使用多种视音频包装技巧做精出彩。传统电视媒体具有精制作、节目化、制度化的优势,与短视频碎片化、交互传播的特性产生很强互补性,如何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优势,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曾祥敏,冯楷.突发疫情下央级新媒体的“大考”[J].传媒内参,2020,(02).

[2]刘立耘.我们是如何做爆款资讯短视频的?[J].新闻与写作,2018,(12).

猜你喜欢

短视频
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的问题与建议
NowThis短视频新闻的精品化策略浅析
我国短视频著作权的保护研究
生活类PGC短视频运营及前景分析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