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经典诵读,提升幼儿园德育工作水平

2020-12-13王芳

关键词:经典诵读德育幼儿园

王芳

摘 要:在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的领域中,德育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决定了幼儿今后是否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成为很多幼儿教师认真思索的重点问题。本文以经典诵读作为切入点,从经典诵读对幼儿德育的意义、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的现状和具体的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对该领域进行探讨,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经典诵读 幼儿园 德育

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很多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幼儿德育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幼儿能够形成能与仁人志士比肩的伟大人格。因此,经典诵读在幼儿德育中的作用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至于如何引导幼儿去诵读经典并使之发挥作用,还需要教师在牢牢把握幼儿特征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操作原则和策略。

一、经典诵读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意义

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幼儿园阶段是少年儿童第一个大脑发育成长的黄金期。相比小学、初中等时期,此时的儿童还没有较为明确的善恶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远远没有成型,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此时对其进行良好德育是十分重要的,要为幼儿的心灵“筑基”。具体的德育方式有很多种,本文强调经典诵读,但并不认为全部的德育工作都要通过经典诵读来进行。不过,各种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功用,经典诵读也不例外,应该成为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经典诵读活动与其他幼儿教学方式相比,需要幼儿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要调动眼睛、耳朵、嘴巴等各种器官,可以形成多重体验。如果教师还能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比如诵读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或为了帮助他们理解而展示一些图片等,幼儿的感受会更全面,可以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更大的兴趣,使其沉浸到经典所营造的情境中去。这就是“沉浸式”学习,不仅能够起到德育的效果,还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这也是经典诵读的独特之处。

二、幼儿园利用经典诵读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

虽然经典诵读在幼儿德育工作中有很多优势,但实际应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素材比较单一。比如,有的教师直接拿来古代的蒙学经典来开展经典诵读,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读起来虽朗朗上口,但既缺乏变化,又没经过整理,产生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以《弟子规》为例,其中的一些观点在现代仍然是适用的,但其诞生于封建时代,有些思想带有明显的封建时代特征。如果不丰富经典诵读的素材,不注意对经典进行去粗取精和灵活使用,对德育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是幼儿对单纯的诵读经典兴趣不足。幼儿年龄小,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坐不住”,而诵读经典恰恰就是要“坐得住”。如果没有其他生动有趣的措施相配合,幼儿必然会感到经典诵读枯燥无趣,即使勉强坐住,但心思却不在这里了。如果与上一点提到的诵读素材过于单一相结合,更容易在实质上成为对某几部经典的反复记忆和背诵,不仅让幼儿失去探究其中德育内涵的愿望,反而会让他们变得讨厌经典、讨厌学习,最后得不偿失。

三、幼儿园通过经典诵读进行德育工作的策略

1.丰富经典诵读的素材

在利用经典诵读来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必须竭力避免上面提到的主要问题,同时要想办法尽量扩大德育效果。所以,教师最先要做的就是丰富经典诵读的素材。对于已经采用的经典,教师要从时代精神的视角进行认真审视,可以将其拆分成不同的主题,然后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将一部经典“变”成几部主题不同、影响更加积极正面的“经典”。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开发校本资源,根据幼儿情况将经典中的文本与生动有趣的图片等资源结合起来,让经典更适合幼儿的“口味”,为更多经典融入幼儿的德育教育创造可能。

例如,幼儿很难读懂《史记》,为了将其利用起来,教师可以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然后通过互联网等渠道,看看白话本或插图本是怎样安排内容的,最后搜集整理一些图片素材,与文字结合在一起,制作成多个读本。这样一来,幼儿能够通过识图来领悟文本的意思,既是在诵读经典,领悟人物高尚的品德,对教师来说,又近似于绘本教学,不会让幼儿觉得太过陌生或觉得困难,诵读的素材也因此而极大地丰富了。

2.提升幼儿的诵读兴趣

提升幼儿诵读兴趣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丰富教学形式。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进一步丰富素材,以有趣且形式多样的素材把幼儿吸引到经典上来,讓他们能够坐得住。第二种是扩大经典诵读的形式范围,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围绕经典的各种活动,让幼儿的活力能够得到展现,增强他们对经典的感悟。

例如,《史记》中讲述了很多秦末汉初的事情,对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在涉及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先为幼儿播放《秦时明月》等动画片,勾起他们对那个时代的好奇心,然后再进行诵读。

又如,在诵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的时候,可以在诵读完边塞诗之后,组织一次游戏,让幼儿模仿诗中的场景,感受古时候边关将士保家卫国、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这些方式都更符合幼儿的兴趣,可以加深他们对经典的理解,德育效果会更加明显。

3.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

以上两点如果想要得到完全落实,而且在长期应用中不会出现明显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试想,教师本身对经典了解得不多,虽然能够暂时围绕经典搜集准备丰富的资源,但时间一长,碰到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经典,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所以,教师一方面要与儿童一同诵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努力去了解更多的经典,从幼儿的视角去考虑如何利用经典,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书籍,然后根据这些书籍去搜集整理经典作品,多看一些书评,判断这些书籍主要传达的内容和理念,与幼儿的能力和需求是否契合。如果确实合适,教师自己要先认真阅读,然后按照上文提出的方法去处理,比如寻找与之相匹配的图片等资源,使其成为适合幼儿诵读的对象。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还要时刻关注幼儿在德育方面的成长状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4.家园合力促进德育教育

幼儿的智力还在发育阶段,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幼儿园学到的一些道理,如果没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其效果会大大减退。所以,经典诵读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在幼儿园进行诵读,也要在生活中继续诵读并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争取幼儿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双方的合力。为了让双方的配合更加默契,教师应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请他们为幼儿诵读经典和参与实践创造机会和条件,为幼儿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尽可能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例如,每次经典诵读结束后,教师要及时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通报今天阅读了哪些内容,主要讲述了哪些道理,然后对家长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比如,家长可以与幼儿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回忆诵读的内容,让他们意识到诵读不仅是“读”,还要去“做”。如果幼儿回家之后仍带有较为浓厚的兴趣,想要继续阅读,家长最好能陪伴幼儿一起诵读,在幼儿产生困惑的时候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对经典理解得更透彻,然后将幼儿的诵读进度及时反馈给教师。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对幼儿德育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但因为经典的阅读难度比较大,所以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其更加适合幼儿的能力与需求。只要教师能够把握住一些基本原则,多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经典诵读一定能够在德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效果,教师也能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绍平《浅谈经典诵读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2019年第5期。

[2] 王薇《浅议经典诵读对幼儿德育教育的影响》,《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7期。

[3] 武天娟《家园共育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学周刊》2019年第25期。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德育幼儿园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爱“上”幼儿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想念幼儿园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