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医大师邓铁涛鼓胀医案浅论人参之用法

2020-12-10邓皓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太子参医案国医

邓皓文 陈 斌

1.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长沙,410000)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古籍中最早记载鼓胀病名见于《黄帝内经》[1,2],“鼓胀”亦称“臌胀”,为四大疑难重症“风、痨、臌、膈”之一,临床上以腹部膨胀如鼓,腹皮青筋显露,肤色苍黄为主要表现,正如《灵枢经·水胀篇》所说:“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多伴有脾虚水湿不能运化之症,因此临床上常用各类人参来补益脾胃,以健脾祛湿。现如今人参种类繁多,按栽培方式命名,有野山参、园参等;按产地命名,有高丽参、吉林参等;按炮制方法命名有红参、白参等。红参性温助阳,白参即为人参自然晒干所制,无红参温补之力,长于补脾益肺。而如今临床所用的党参非古时之党参,古时党参为山西上党地区产的五加科植物人参,而今言党参为桔梗科植物,虽有健脾益气之功,但效力远不及前者。国医大师邓铁涛在治疗1例鼓胀患者过程中,前后共用到3种人参,笔者从中受到启发,收集其他医家治疗鼓胀的医案,总结其与邓铁涛关于人参用法的异同,试图归纳出不同种类人参在治疗鼓胀中的不同用法。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一鼓胀患者[3],初诊见:患者卧床不起,面色苍白无华,气逆多痰,语声低微,纳呆,腹大如鼓,静脉怒张,肝区痛夜甚,四肢消瘦,足背微肿,唇淡,舌瘦嫩,苔白厚,脉细弱。邓老拟处方一:高丽参(炖服)9 g,陈皮1.5 g。处方二:太子参、白术、菟丝子、丹参、雷丸各12 g,何首乌15 g,云芩、楮实子、芜夷各9 g,谷芽24 g,甘草5 g。两方同日先后服,服药后次日精神好转,肝区痛减,尿量增加,舌苔斑剥,下生起新苔。第4天后方一高丽参改为吉林参9 g,陈皮改为1 g,第8天开始改为隔天一服,继续服4剂,服药20 d后腹水消失。

此医案表面上治疗过程看似普通,实则其中有许多关于人参的使用特点值得深究。①邓老为何要将处方分为两组,而不将高丽参、陈皮放入处方二中同煎?②为何初服药后好转要将高丽参改为吉林参?③治疗过程中涉及到3种人参,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带着上述疑问,笔者在搜集其他医家治疗鼓胀的医案后,将众医家关于不同种类人参的用法整理阐述于下文。

1 红参益气温阳

红参即为人参经过清洗、蒸制、晾晒、烘干等多道工序炮制而成,因此性温助阳,多用于治疗虚寒之病。如张金发等[4]运用李可“中气萌芽”理论治一鼓胀患者,症见:腹胀,纳差,双下肢浮肿,乏力,畏寒,面色晦暗,心悸气短,头晕,腰膝酸软,口腔溃疡疼痛,时牙衄鼻衄,尿少如浓茶色,大便稀溏,失眠多梦,舌质红,苔白膩,脉弦。辨证为土气不足,土不载木,治以厚土载木,蓄萌芽。方药如下:红参、炮姜炭、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磁石、泽泻、代赭石、五味子、生山萸肉、赤芍、海藻、五灵脂各30 g,生白术90 g,茯苓、白芍、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酸枣仁、生半夏各15 g,吴茱萸10 g,楮实子120 g。3剂后诸症稍减,后以上方化裁继续服用,患者腹水全消。从此医案可以看出,患者有明显的阳虚症状:畏寒、大便溏等,此时运用红参恰到好处,益气温阳,既能补益亏损之脾气,又能振奋虚衰之脾阳。但需注意的是,人参大补,而红参经过加工炮制后有过之而无不及,服用红参后易妄生燥热,因此本案方中配伍少量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等酸敛阴柔之品,一方面制约红参温补之峻猛,一方面调和阴阳,取“阴中求阳”之意,达到阴阳互根互用的状态。“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红参配伍滋阴药,可调节全方药性使其趋于平和,使红参充分发挥其温阳益气的功效,又不致于助热伤阴。国医大师张琪治疗鼓胀患者[5],亦将红参搭配鳖甲、白芍、枸杞、女贞子等补阴药,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稳定,无再生他症。沈鹏程[6]运用八珍汤加减治疗2例鼓胀危重患者,均以红参配白芍、熟地、阿胶,疗效甚佳。罗世坤等[7]治疗一鼓胀患者,舌质红,根部苔白,脉沉滑,两尺欲绝。此肾阳极虚,以红参、肉桂配伍当归、白芍、鳖甲,服药数次后患者悉症渐愈。

2 西洋参养阴清热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西洋人参,源于北美洲,因生长地区纬度较高,西洋参秉承寒凉之性。《本草从新》言西洋参:“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8]国医大师张琪诊治一年轻鼓胀患者,刻下见:高度腹水,腹胀满,腹壁静脉曲张,小便无,大便秘,手足心热,面色青暗不泽,身体羸瘦,脉象沉滑,舌红苔黄,病势极重,治以攻逐水饮与热邪为主,辅以健脾益气和中法。处方:大黄、牵牛子、槟榔、白术各20 g,甘遂、黄连各10 g,玄参、厚朴、枳实、西洋参各15 g,茯苓、海藻各30 g。服药7剂,大便日泻4~5次,小便量明显增多,腹部宽松,后健脾柔肝之法善后。此处运用西洋参,辅佐泻热逐水之大黄、甘遂、牵牛子等清热,兼以配合健脾护中之白术、茯苓补气,攻补兼施,使邪去而不伤正。谌宁生[9]治一鼓胀患者,因情绪波动等因素刺激,出现早期肝性昏迷症状,经西医对症治疗无好转,病情加重出现烦躁不安、两手颤抖、有时嗜睡、答非所问,舌质红绛无津,苔薄黄,脉弦细。辨证邪毒侵犯营血,危及心包。拟清营解毒,醒脑开窍之法治之。处方:西洋参、川黄连、远志各5克,麦冬、生地、银花、丹参各15 g,玄参、郁金、石菖蒲各10 g。水煎服,日1剂。另加服安宫牛黄丸,1粒/次,2次/d。服药仅2 d病情有好转,患者神志清楚,双手不颤抖,食欲渐进。仍按前法施治月余,患者精神饮食日益好转,胸水、气急、咳嗽诸症消除。又治疗一段时间后,面色现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缓。阴虚之候全除而见脾胃虚弱之候,故改用益气健脾之法以固其本,调治月余,临床痊愈出院。清·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10]:“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西洋参置于泻热逐水药类里,可清热除烦;置于滋阴凉血药类里,可养阴生津。《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正是此意。

3 太子参力薄柔润

太子参首见于《本草从新》[6]: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据《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等书[11],太子参原指五加科植物人参之小者,现用太子参则普遍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因此,古籍中太子参的用法与当代用法有所不同。《中国药典》: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12]。太子参相比于其他人参之类,补气力弱,但经现代各医家的临床实践,发现太子参长于治疗脾胃虚弱,有益气生津之效[13],因其补气之力柔润,不同于其他温燥之补药,因此多用于治疗小儿及虚体之病[14]。李彦袆等[15]运用生脉散加减治疗一阴虚鼓胀患者,症见:腹大如瓮,面容憔悴,面色晦滞似蒙尘,目睛发黄,颧鼻血缕,易发齿、鼻衄,口唇干燥,形容枯槁,常五心烦热,少寐多梦,手足心热,尿少气秽,便结腹胀,食欲极度减退,卧床不起。万师辨为鼓胀,阴虚水停型,药物组成:太子参30 g,麦冬、川芎、赤芍、当归、泽兰、茯苓、泽泻、生地、石斛、豨签草、玉竹、郁金、丹参各15 g,五味子、黄精、益母草、香附、砂仁、甘草各10 g,酸枣仁(炒)20 g。服用6剂后,腹水明显减少,诸症状明显缓解,精神状态好转。继服3剂,家属诉已可下地行走,并可承担轻微体力劳动。国医大师方和谦治一鼓胀患者[16]:其腹部胀大,腹水征阳性,面色不荣,肠鸣便溏,四肢乏力。舌苔微腻,脉虚细弦。证属肝郁气滞,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拟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胀。方药:生黄芪12克,太子参、炒白术、水红花子各15 g,茯苓、陈皮、茯苓皮、大腹皮、冬瓜皮、炒枳实、南藕节、车前子、泽泻各10 g。服药12剂后腹胀、腹水减缓,体力略增。继服24剂,诸症减轻。在原方基础上加减继服巩固。上述两个医案均使用了太子参健脾益气,但不同的是,前者取太子参养阴生津,方中配伍麦冬、五味子、生地、石斛等益胃生津之品,治疗阴虚水停之症;后者取太子参益气健脾,配伍陈皮、白术、大腹皮等理气健脾之品,治疗脾虚失运之症。太子参相比与西洋参,药力柔和,长于运脾生津,而西洋参清热除烦效果明显,因此治疗脾虚运化不利之症选用太子参疗效较佳。

4 总结

再次回顾国医大师邓铁涛的鼓胀医案,其用参的深意已渐渐明朗。方中高丽参健脾益肺,为君药,臣以少量陈皮运脾行气,助高丽参健脾益气,二者配伍,使脾阳得运,脾气得升。医案中患者脾气极虚,卧床不起,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此时若再予以大队补药,补气之力尚未可知,壅塞之势已成定局。此时以高丽参、陈皮相配,使补气而不壅滞,行气而不伤正。服药数剂,将高丽参替换为吉林参,是取吉林参养阴生津之力,防止久服补药内生燥热。通过变换此二参来调整全方之寒热,使药性趋于平和,另外,选取力薄效精的太子参贯穿治疗始终,使脾运正复,水湿得去,因而效如桴鼓。

因此,运用人参治疗鼓胀时,补益脾胃常用党参,若需加重补气健脾之功效,可用白参代替党参[17]。若形寒畏冷,即用红参温补;若内热烦躁,即用西洋参清热除烦;若脾虚失运,即用太子参助脾健运。上述总结仅仅针对单味人参的使用方法,若将人参置于方剂之中,还需考虑全方整体的寒热。若患者阴阳两虚,红参亦可配伍滋阴药,西洋参亦可配伍温阳药,以达到阴阳互生的效果。

猜你喜欢

太子参医案国医
数据库技术在古代中医医案整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中医“五辨”思维探讨医案研读方法*
国内太子参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国医大师葛琳仪为本刊创刊三十年题词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国医大师金世元的养生经
光照诱导太子参叶片黄化的机制
国医大师葛琳仪为本刊创刊三十年题词
读中医医案应去伪求真*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act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on Immunological Function in Mice based on Meta-analysis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