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学生运动认知与参与度的教学改革

2020-12-03肖素华李沛彬

体育教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参与度教学改革

肖素华?李沛彬

摘  要: 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认知程度是改变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以普通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探讨了青少年体育运动认知及参与度对其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在实践层面提出一系列可行的针对性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供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借鉴。

关键词: 运动认知;参与度;身心健康;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0-00-02

一、体育运动重要性的认知及参与度现状分析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青少年(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滑的趋势 [1]。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3]。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相继出台,体育教育在学校综合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体育教育仍处于教育的短板,如何破解其发展困境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2019年,国务院颁布《体育強国建设纲要》,指出了我国未来体育建设的五大任务和九大工程 [4],把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然而,如何从学生的视角解决当前体育教育面临的发展难题,真正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全面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是当前亟须回答的问题。

前期我们通过大量调查问卷,以重庆市南开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1693份网络问卷,探讨了青少年对体育运动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参与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并针对学生体育运动缺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方案。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认为体育运动不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的比例分别为1.06%、7.91%、35.79%和55.23%。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青少年认识到体育运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对于是否参与校内外的各种体育活动,23.73%的学生表示自己从不参与,57.41%的学生表示偶尔参与,仅18.84%的学生表示经常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鉴于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知与参与度之间的严重不平衡,我们进一步调查了学生较少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结果发现时间缺乏,场地、器材受限,兴趣不足,主观认为体育运动太累、出汗太多是造成体育运动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发现体育运动重要性认知和参与度与身体自我维度中的健康、自尊、学业情绪、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与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呈负相关,表明青少年对体育运动重要性的认知以及参与度可影响其身心健康水平。

二、有效提高学生运动认知与参与度的教学改革策略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有利于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增强社交能力、提高智力、塑造坚韧的意志品质,以及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等。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导致外界环境、生活方式等对其躯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可能反映到成年阶段。充足、有效、科学的体育运动是全社会倡导的良好生活方式之一。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干预方式能有效地缓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提高睡眠质量。有趣的是,强化体育运动还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过度觉醒状态,缓解失眠症状[5]。这些证据均提示大力推行体育运动对塑造青少年良好身心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过度的、超强度的体育运动可能会造成青少年过度劳累,身心俱疲,反而不利于其成长和发育。因此,有效地开展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鉴于此,如何在实践层面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参与度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时间,场地、器材受限,兴趣不足,担心身体过度劳累、出汗影响学习等。基于这些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以悦人兴趣培育优秀的体育文化

丰厚的体育文化底蕴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运动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训练中 [6]。为了培育优秀的体育文化,我们构建了“一核两翼”特色体育活动课程体系:“一核”指“公能”校训;“两翼”指普及性和竞技性体育活动课程,普及性按学习要求渐进提升分为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课程,竞技性按参与人群逐步拓宽分为高水平运动类、特长强项类和角色体验类课程。同时,我们搭建了“快乐体育”特色教学框架,包括环境创设、情感驱动、生师协同、学为主导、快乐体验等五大要素,通过巧妙有趣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学生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一核两翼”是南开中学最具特色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实践和丰富“一核两翼”的内容,发展一系列创新举措,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有了极大提高,整体身心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连续数年呈不断升高的趋势。

(二)以细化功能完善运动场地

运动场地器材不足是校园体育教育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学生在校时间被课时化,统一安排锻炼时间难以保障学生锻炼。师生运动场地比率严重失调,体育场地小、器材缺乏、管理不当是造成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低的直接原因 [7]。

我们在已有标准的田径场、体育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馆的基础上,通过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增加相应的配套锻炼器材,尽量保证每个学生只要有锻炼意愿就可以实现在相对宽松的场地和充足的器材条件下进行运动。在运动场周边设置单双杠、平衡桥、蛇形跑设施、障碍攀爬器材、跳高、跳远等固定的锻炼设施,并在落地区地面设置软道,尽量扩大学生的安全锻炼区域,开放学校所有室内运动场所,增加小型多样的室内健身房和健身器械(如脚踏车、爬步机、坐姿推胸器、肩部推举器、坐姿划船器、二头肌训练器、三头肌训练器、臀部复合训练器、深蹲架、平卧推架、腹肌板、哑铃架等)等一系列措施,方便学生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运动中来,在摸爬滚打中检验自己身体的活动能力,舒展自己的身心。

通过增加专业的功能训练设备,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明显提高,对体育运动的不同细化类型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身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三)以集趣优化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

体育运动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锻炼的效果和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学习。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下,大部分家长和文化课教师均认为应当利用一切时间抓紧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校时间被课时化,在家时间同样被补习课时化,造成学生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极其有限。我们在保证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课间操的新颖趣味性,以竞赛为导向引导学生找时间去组织锻炼,尽量让学生把在校的交流生活留在运动之中,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时间在体育活动中相遇。南开中学体育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选项课教学,学生在不同的学期可以選择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这样的模式有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以及加深学生对各项目的认识。除此之外我们每年坚持举行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和自编操的比赛,积极鼓励每名学生至少参与一种类型的运动竞赛,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安排自由地利用和补充运动时间。我们每学期会推出两套课间操并在每周变化课间操前的引导活动。让学生从不同项目去寻找搭档,组建团队,约定共同锻炼的内容和时间,相互在有趣的体育锻炼中实现体能的提高和兴趣的拓展。这些措施让部分忙碌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锻炼。运动时间的增加并没有影响学生的课程学习,相反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运动,促进学生情绪和压力的释放,提高学生的睡眠质量,三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学生在运动中身心得到放松,用更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质量。

我们通过体育课让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通过各类体育竞赛、课间操、自编操等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优秀体育文化拓宽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以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三维一体,共推学校体育发展。

三、总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期形成的“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观点在家长和学校教育中仍较为普遍。切实改变这一极端化的评价现象,提升体育运动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已经迫在眉睫,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则需学生以及其家长多参与运动,增强运动认知,因为机体是通过运动刺激改变机能状态的,只有规律的或不断的且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刺激才能引起学生心肺机能和情绪的变化,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自身运动能力和身体的变化时才会改变学生对于运动的认知,而当运动认知反过来作用于实践,那么运动参与的提升则是必然。

因此,本文通过总结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系列针对性策略措施及其良好的实践效果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解决如何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综合素质方面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桦.应试教育牺牲青少年体质,体育应成必考[N]. 中国体育报,2012-03-12.

[2]杨婉芳.体育运动在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 2020, 10(11): 148-150.

[3]姬芳芳,丁焕香.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N].运动, 2018 (20): 78+141.

[4]学校体育仍是教育短板 专家:体育课地位依然有待提升[EB/02]. 人民网,2020- 05-20.

[5]王继辉, 韩自力, 李冠英,等. 增加体育运动对原发性失眠患者过度觉醒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 36(5): 791-796.

[6]张勇.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开发的策略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2): 56.

[7]张吾龙, 胡德刚.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均衡发展的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6): 649-652.

(重庆南开中学   400030)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参与度教学改革
在线教学下的大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探析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