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2020-11-26苏家珍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困境高中语文

苏家珍

摘 要:为了解决“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明确文言文阅读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解决“教学改革成效太低”的教学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打破传统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固有弊端;为了解决“学习的思维定势化”的教学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要补充文言文阅读资源,转变学生思维的定势化,最终丰富文言文课堂,提升自身古文修养,充实高中生的文化底蕴。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困境,总结了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阅读教学;困境;对策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是重点内容,其学习内容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之重任,但是一直以来文言文阅读教学依然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學效果,学生厌学、改革成效较低、学生学习思维定势化等问题明显。为了转变课堂教学问题,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困境,总结了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1.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1.1课堂教师讲授为主。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还是较少的。究其原因,教师就是不知道要怎样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形成更为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

1.2教学改革成效太低。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一直依循国家的教育改革号召,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可惜其成效依然太低,很多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取得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教师对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反馈、反思没有成效,教师有的忽视了文言文的文学特色,有的过于急于求成,没有逐步渗透给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技巧。

1.3学习的思维定势化。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多数是针对文本进行翻译、语法讲解、文本段落中心思想的分析,按部就班的情况特别严重。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在定势化的模式下很难培育出有创新思考方式的学生。究其原因,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学生认知层次低,阅读针对性不强,学习习惯差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阻碍学生思维层次的发展。要突破这些阅读瓶颈,必须创新阅读形式。

2.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2.1明确文言文阅读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解决“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明确文言文阅读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借助文言文阅读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紧扣文学脉搏,自主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内涵。例如:《谏太宗十思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从“人有诤友,如明镜在侧”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的相关内容。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去剖析文化内涵,正确认识文言文作品的思想价值。例如:《谏太宗十思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谏”行为进行探索,形成资料收集,让学生理解从古至今,中国人推崇“直言进谏”,特别为一些敢于这样做的文人都写出了相关的传记,求的就是要人有敢于直言的优秀品质,只有在这样的品质下,中国社会才能够向着更为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学生会对这篇文言文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总之,学习文言文对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推出讲解的舞台,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来组织学生积极学习文言文。

2.2打破传统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固有弊端。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是全人类的精神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课改之后,文言文教学再一次被摆到突出位置。为了解决“教学改革成效太低”的教学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打破传统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固有弊端。首先,教师要经常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度的预期处理,避免周而复始地进行文言文教学活动,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劝学》教学过程在,教师发现了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所以就在课堂上让学生重点分析文章之中的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这一点学生有学习基础,所以找起来非常容易,教师以为课堂教学效果是达到了,但是到了课堂反馈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没有将这一写作特点表示出来,教师就要积极进行反思,这种让学生找出句子的方式并不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要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不断启发下才能够得到深刻的认知体验。其次,教师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要过于急于求成,也不要过于随意安排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所以教师要重视从本质上进行阅读内容的重新安排,确保学生能够爱上文言文阅读。具体做法,除了进行教材上文言文阅读内容的讲解之外,要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文言文文本阅读,记录有名的句子,形成文学探索。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互动反馈的无效性。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真正的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师的思路来安排学习进度。

2.3补充文言文阅读资源转变思维的定势化。为了解决“学习的思维定势化”的教学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要补充文言文阅读资源,转变学生思维的定势化。首先,教师补充的文言文阅读资料要确保能够与原文的文本特质相适应。例如:《劝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补充的文言文阅读资料就要与“学习”的相关内容有关,也要有比喻劝导的相关内容。其次,教师要遵循所使用的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师所引入的补充阅读资料也要重视符合教材资料引入的基本原则,要有积极正面的主题思想,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容,而不要引入一些封建迷信糟粕的内容。另外,教师要重视整合拓展课程的内容。语文课程的安排要以文言文为中心,尽可能多地为文言文阅读活动提供课堂时间,补充必要的文言文资源。同时,教学要选择合适的文本补充方式。文言文文本内容的补充要与课堂学习相适应,而不是直接生硬地引入。例如:《劝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其中的主旨思想,补充了韩愈《进学解》、《师说》;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范仲淹苦读》;《孟子·离娄下》等内容就是补充方式正确的。在适当补充了阅读资料之后,学生就会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文本的主旨思想,写作方式等有了新的看法,这种看法就是全新的思维模式,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思考,提出新的思考方向。总之,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文言文阅读拓展与鉴赏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明确文言文阅读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解决“教学改革成效太低”的教学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打破传统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固有弊端;为了解决“学习的思维定势化”的教学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要补充文言文阅读资源,转变学生思维的定势化,最终丰富文言文课堂,提升自身古文修养,充实高中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 文言文“句读五法”[J]. 崔凯.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03)

[2] 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探[J]. 王毅.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5(12)

[3] 中学文言文教学激趣方法探究[J]. 贾淑敏.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10)

[4] 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及思考[J]. 赵冰华,康健.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困境高中语文
跟踪导练(一)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