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班会与初中德育有效融合的策略探究

2020-11-13陈文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主题班会有效融合

陈文彬

摘要:主题班会是提高中学生德育形式新颖有效的重要措施,对中学生价值观念及班级建设等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班会主题、班会形式及班会总结等层面探讨了主题班会与初中德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主题班会;初中德育;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20

传统中学中的德育教育侧重于德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习,要求中学生学习并遵守班级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加剧了德育教学的理论化、僵硬化及低效化,促使教师提高主题班会在德育教育中的组织频率。本文从班会主题、班会形式及班会总结等层面探讨主题班会与初中德育的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确定班会主题

许多教师对主题班会的理解产生错误,将主题班会等同于师生座谈会或主题讲座,造成了主题班会形式内容的雷同性与表面性。也有部分教师将主题班会与德育教育划分为互不影响的独立系统,直接单方面的决定班会主题,弱化了班会主题、德育教育与中学生思想情感需求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加剧了主题班会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教师应转变对主题班会的轻视心理,主动学习德育教育及主题班会相关知识技能,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变化等的调研力度,并在结合中学生身心发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主题班会调查问卷,了解中学生对主题班会的意见或建议,鼓励中学生提出自己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困惑,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班会主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认真阅读德育教材、网络学习借鉴等方式确定出3~ 5个班会主题,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受中学生欢迎的主题,这样不仅提高了中学生主题班会的参与性与主体性,也提高了班会主题与中学生现状的吻合性,为中学生主动认真参与主题班会奠定了基础。

例如,教师根据当前社会上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设计“早恋、网瘾、厌学、自卑、青春发育”等主题,让中学生从中选择出其最感兴趣的三个主题或想要解答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汇总统计,以条形柱的形式展示不同主题的受欢迎程度,从而确定班会主题范围。

二、创新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教师与中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与制定主题班会实施方案,明确主题班会的目标、流程、人员安排,做好主题班会前期准备,给每一位中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预测主题班会组织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障碍,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时有效的处理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同时,鼓励中学生发挥创意与想象,设计出灵活互动且好玩有趣的环节,在发挥中学生主题班会主体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学生的责任感及主题班会的个性化。

例如,教师让中学生独自策划主题班会环节及制定其实施方案,从中找出具有较强操作性与创新性的3~5个班会环节,中学生集体讨论这些初步挑选出来的班会环节,利用集体智慧对班会环节进行再次加工创新,提高班会环节、班会主题及班会目标的吻合性,进而初步完成主题班会实施方案。随后教师将实施方案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及线上教学平台上,鼓励中学生对其提出不同的看法与建议,促使初中生对主题班会形成初步认知,为主题班会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主题班会形式

传统的主题班会以解说式为主,班会形式较为单一重复化,容易造成班会氛围的沉闷无趣,教师既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道具等提高组织情景喜剧、播放主题视频等灵活有效的环节,也可以通过增设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集体演唱等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班会氛围,给中学生更多表达情感与提出疑问的机会,及时根据中学生在班会中的具体表现等调整主题班会的环节与开展节奏,提高了教师对主题班会的调控能力。

例如,教师组织开展“网瘾”主题班会时,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部分学生在网吧通宵玩游戏的视频,要求中学生在认真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概括沉迷游戏的学生普遍存在的特征,邀请当地公安部门工作人员到主题班会上为中学生详细介绍真实发生的关于青少年因网瘾走上违法之路的事情,让中学生切实认识到网瘾对自身发展的危害。随后,教师将中学生划分为正反两小队,让正反小队进行“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让中学生在激烈辩论过程中形成科学正确的网络观,既增强了中学生学习网络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中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及是非辨别能力。

四、总结主题班会

教师应总结主题班会的成果,分析主题班会的不足之处,既可以让中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其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也可以让中学生在主题班会结束之前介绍其主题班会中的收获和成长,更可以让班委成员记录主题班会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对每一位中学生主题班会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点评。最后,教师也可以用手机等具有录像功能的设备录制主题班会的视频,利用专门的编辑软件制作成节奏紧凑、主题鲜明的班会视频,并将其上传到校内线上平台,鼓励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或观看主题班会视频。

例如,教师还应设计主题班会点评表,主要包括自评、互评、师评三部分。其中,自评是让中学生填写其参加本次主题班会的最大收获,指出本次主题班会有待改进的地方,互评则是让中学生点评其他同学在主题班会中的表现,正确看待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师评则是对教师在主题班会中的行为进行打分,教师利用专门软件分析點评表数据汇总结果,将其纳入中学生与教师学期考核范畴之内。

总之,正视传统中学德育教育中主题班会组织模式的弊端与漏洞,充分认识到主题班会对提高中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意义,通过明确班会主题、创新班会形式、创新分析点评形式等途径扩大主题班会对德育教育的促进作用,为实现中学生及中学德育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左群英,吕晓丽.初中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案例研究——以“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主题班会为例[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9(2):127-128.

[2]贾小波.浅谈如何利用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7):224-224+225.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乐成第三中学325600)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主题班会有效融合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