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简析

2020-11-13周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中职数学教学探究

周波

摘要: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基于学生对中职数学课程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带来更加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内容,如此才能实现中职学生数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学案导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形式上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如何更好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是现阶段中职数学教师的核心教研课题。

关键词:学案导学;中职数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09

从内容角度来说,“学案”指的是教师结合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融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需求,为学生制定系统化的教学计划。而“学案导学”模式则是在“学案”的基础上,让学生沿着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流程开展学习工作的一种学习模式。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案导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更加科学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在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树立坚实的基础。

一、“学案导学”模式在中职数学中的实际作用

1.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来源于中考的落榜生、中专学校的毕业生或相似情况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大多有着共同的缺陷,例如学习习惯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学等文化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而且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不仅没有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反而已经习惯了课堂走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很可能因为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而降低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即使是一些想要好好学习数学知识的学生,也会因为不知道从何学起、不知道该怎样学而重新陷入成绩下降的旋渦。而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制定了清晰的学习计划,学生需要做的只是完成眼前的学习任务,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就可以凭借良好的习惯与科学的方式自主探究更多的数学知识,最终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显著增长。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中职学校自身定位的影响,很多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核心目的大多只是为了学会一门傍身的社会技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忽视了数学课程的重要作用,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对职业技能的学习中。而“学案导学”模式的出现,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还能借助不断完成计划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实现学生自身学习动力的显著增长,在这样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教学指导,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更加清晰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的实际策略

1.课前阶段做好学案准备

想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首先就应该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学案导学”的核心是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与重构,这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发掘。教师在为学生带来学习计划之前,需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审视。

首先,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讲解型、思考型。其中基础型可以是一些简单的定义,这部分知识点要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和探索来完成学习。而讲解型可以是一些与其他内容有着紧密联系的综合性知识点,或者是一些较为重点的数学知识点,这部分内容可以由教师主导,让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理解。最后一部分思考型的内容可以由具有探究性的知识点组成,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其他方式得出答案。合理的分层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避免学生因为理解能力不足而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其次,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有有了清晰的学习目标,才能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从而避免学生浪费自身的学习精力。

2.课中阶段做好学案应用

在完成了课前的准备工作之后,教师就要针对“学案”的内容为学生带来高效的教学指导。数学学科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枯燥性质,再加上中职学生自身数学观念的影响,一旦教师忽视了教学体验的趣味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将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例如,在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对简单的坐标点可能没有什么概念,教师就可以以学校为原点,将学校周边的建筑引入到以“学校”为原点的坐标系中,让学生基于对生活元素的了解,完成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

3.课后阶段做好学案反馈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教师还应该从课后的教学反馈角度入手,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课堂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也应该积极和学生展开沟通,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学案制定内容存在的不足。教师必须注意到的是,“学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种高效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发生着迅猛的提升,教师也要跟随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为学生制定更加合理的“学案”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能实现自身数学学习水平的稳定提升,最终为中职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带来最有效的帮助。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对中职学生数学水平的持续增长有着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深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了解,这样才能通过更加合适的“学案导学”教学,为中职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孙珍.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35.

[2]李隆城.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6(8):92-93.

[3]张勤芳.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3):232-233.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242200)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中职数学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学案导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