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情感魅力

2020-11-13蔡作周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标

蔡作周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学生都不会用物理思维思考问题,他们更多的是凭感性判断问题,凭喜好上一堂课。情感是决定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成效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到好处的用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广大教师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标;情感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69

從心理学上看,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情感因素占五分之四。情感具有一种特性——感染性,营造浓厚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能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开发,提升个人气质。正如《学记》所云:“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所以,应用情感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或教学手段,及时把握学生当前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消除其不良因素,增强其自信心,这些情感因素的调整将使他们放下现有的思想包袱,努力向前冲,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正是这种情感,学生才会有永不放弃的学习劲头,每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正是这种情感在激励着他们,鼓舞着他们,慰藉着他们。因而,情感对学生未来成就有着其他因素无法取代的地位。在注重学生德育发展的大教育背景下,让学生在“情”与“爱”的课堂氛围中度过,这样的学习氛围反过来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释放自我,深入交流的地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拥有恰当的社交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深入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遇到挫折的逆境中起航,而不是一蹶不振,这有利于增强师生双边活动的互动性,优化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学目标得到最有效的实现。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取决于教师的个人涵养,高中学生尤其注重这一点。因为他们很少会主动学习知识,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一步步引导,高才博学、端庄典雅、真诚坦率、体贴学生的教师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所以教师本身必须不断武装自己,自我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求实作风、实干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所教领域,也要学会其他各科知识,达到融会贯通。新课程要求高中物理课要与其他课整合,这就不得不要求教师了解广泛知识,甚至达到几门科目都能胜任的程度。

二、耐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爱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我们学校的学生家境普遍不好,单亲家庭的子女每个班都占了一定比例,家里的困难加上学习上的困难,让周围的人早已忽略了他们,对他们也已不再满怀信心,这种情感的缺失在学校必须得到一定的补偿,否则学生就会对学校生活失去了兴趣,导致辍学。因此,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或者课后,教师更多的应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他们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一旦她听了你的建议,你会惊奇地发现下一堂课绝对有进步,久而久之他就喜欢上了你的风格,喜欢上你的课。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拿了200块钱来学校报名,而学费是一千多,经过商量,书是一定要读的,先欠一部分,不够的笔者帮她凑齐。笔者的做法她很感激,从此以后的物理课她都精神百倍,每节课都精神饱满。当然,师生的感情不一定要用钱来帮忙,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信服和依赖,有助于学生快速高效掌握知识,并对任课教师有一种“期望效应”,它满足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的欲望,乃至对学生高尚三观的树立,身心发展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教师的关爱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认可和激励,它实现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渴望得到理解、赞赏、信任与尊重,唤起了心理的自信之光,激起了自尊,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不断奋发前行。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除成绩之外的关注,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心他们身上每一天的微小进步,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灵,去激发学生对未来的追求,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这种关爱特别是对学困生、家庭有问题的学生,以及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更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他们由于自身的弱势,很容易产生自卑感,他们非常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与尊重,如果教师不去关爱他们,他们可能在身心发展中成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产生对社会的逆反心理。从教十几年来,笔者一直比较注重班上弱势学生的情况,针对他们成为弱势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由于成绩差造成的,除在言语上激励以外,更多的是给他们在其他方面表现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对家庭情况特殊、身体残疾和智障的学生,更注重情感关注,让他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树立上进心,增强自尊心。

三、把情感教育渗透到知识教学中

在课堂中想方设法去唤醒学生内心追求梦想的种子,通过身边的事例、感人的图片、走进生活、亲手体验等使学生熟悉物理的用途,增加社会的阅历和实践,使他们感到学物理是生活的需要,是实现理想的需要。还可通过智力游戏、做生活小实验、社会调查等趣味和科学活动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笔者还强调物理教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走进生活、进行配套实验操作。这要求教师利用社会资源把课堂放在工厂等实际空间,多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上课情景。2.改变“填鸭式”教育,提升对物理的趣味性、实用性和情感色彩的鉴赏能力;。3.重视提前预习、带问题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以适应不断增加和整合变化的物理的思想。注意反馈方式,减少考试,多让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减轻学习负担,并鼓励自尊、自重。

总之,影响学生认知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情感活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在新课标指导下,充分认识物理教学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意义,明确充分利用和发挥情感教学的迁移性、感染性、情境性、自主性、可导性等功能,才能真正做到在物理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朱美华.开放题中的新亮点[J].物理大世界,2004(10):2.

[3]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325405)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