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

2020-11-13韦俊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韦俊华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现今社会的教学中它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古诗词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古诗词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联性入手,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下古诗词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2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凝结的智慧,它蕴藏着数代人的思想精神,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人们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为了弘扬经典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专家在中小学教育中呼吁倡导古诗词的学习。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是发扬国学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教师倘若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古诗词教学,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便能够有较好的传承与发扬,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学习与鉴赏古诗词。在现今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懂得如何去学习与鉴赏古诗词对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唯有对古诗词的思想与内涵有明确的理解与掌握,才能够在古诗词中获得更多文化的滋养,从而能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教导学生通过古诗词中不同的字词、句式、句子、技巧等表达来判断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古诗词的写景句亦或是抒情句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古诗词中呈现的美好画面,从而在学习古诗词时建立起美好的意境,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2.感悟古诗词的丰富情感。古诗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这与它能够表达丰富情感的特性分不开。我国古诗词与现代白话相比有更隐喻的特征,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往往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每个读者所感受到的美妙与精巧之处都是不同的。教师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诵读,并通过圈化重点词的途径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味,赏析到作者所表达的内在情感。尤其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语文古诗词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是较大的,倘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到构建古诗词意境美的手法,那么学生在语文古诗词方面的得分分值就能够得以提升。

3.认知诗词创作的背景与诗人的经历。古诗词中所蕴含的韵律美与画面感仅通过对诗文的诵读,往往无法得到全面的观赏效果,学生在诵读古诗词前可以事先对诗人的人生经历以及诗词的创作目的做充分了解,如此才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充分地掌握古诗词中的文学艺术价值,进一步提升高三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1.懂得古诗词的语言建构与实际应用。一般情况下,诵读的形式对于学习传统古诗词是极其有帮助的,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能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美感与思想感情,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往往具有精练简洁,富有韵律美的特点,在诵读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学习中的思想情感,从而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达到对古诗词的掌握。实际上,古诗词虽是千百年前积淀而来的文学宝藏,但其中的思想情感与画面感对于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而言仍然是体会颇深的。例如,在高中人教版教材中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中,词人通过写景表达了其所见所感与所思之情,通过对意象的描述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愁思与伤感之情,教师在讲解该诗词时便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得到更丰富的情感内涵。

2.提升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感悟。我国的古诗词往往能够通过精练的语言来传达诗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可以教导学生尽可能感悟古诗词中的情感艺术,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获得诗词中的语言艺术与情感。例如,在《雨霖铃》的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从情感的描写词着手,诗词中的“凄切”一词充分展现了该词中作者的情感基调,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圈画将隐含情感之词标注出来。

3.提高學生对古诗词赏析的审美能力。传统国学经典的古诗词往往蕴含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精练的文学语言,学生在进行经典古诗词的学习时能够感受到其中深藏的浓厚意境美与精练的语言之美。实际上,我国经典古诗词所蕴含的美是无法比拟的,学生在熟读经典古诗词时能够体验到其中所蕴含的美感并提升对思想情感赏析的做题水平,是高三阶段学生需要达到的要求。例如,在学习马致远文人所作的《天净沙·秋思》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短短十二个字便蕴含了六个意向,作者从简单的两句话为读者描述出了深秋僻静的环境下村野的农家情景,表达了一种萧瑟凄凉之感。高三学生通过对诗词中重点词句的圈画能够有更清晰的思想感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语文审美能力,从而有效增强高三学生对诗词的感知能力以及对古诗词的品鉴与审美能力。

4.打造人文校园,增强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在良好的国学氛围下增强对古诗词的学习态度。例如,高中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园中镶嵌古代文人或经典人物的壁画,或是在图书馆多多增添国学诗词著作,从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古诗词书籍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不仅如此,学校也可以增设校园电子屏,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将古诗词融入到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或是采购优质经典古诗词赏析的网络资源视频,通过课堂演示的方式为高三学生提供学习古诗词的途径,在增强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熟知度。

总之,教师在进行语文古诗词教学时积极展开与古诗词相关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学生在学习鉴赏古诗词时能够在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思想情感的同时能够通过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形成主流价值观并提升自身的语文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61.

[2]王清宇.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理与方法探讨[J].学周刊,2018(6):51-52.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236400)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