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精神”走进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2020-11-13蒋玉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园教学课程教学

蒋玉芳

摘要:幼儿自制力薄弱,在学习中无法有效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幼儿教学中,可以融入游戏精神,用游戏精神推动教学的开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从四个方面对“游戏精神”走进幼儿园课程的策略进行了论述,仅供相关教育者研究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课程教学;游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24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最为基本的一项活动,但在课程教学中经常出现幼儿打闹、不集中的现象。面对此种情形,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设置教学环节,以推动幼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当前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学环境中游戏性因素的缺失。首先在游戏时间和游戏空间的安排上存在缺陷,游戏化教学就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育活动,最终形成教育启发的作用。

2.游戏性教学设计者的游戏化理念和技能有待提高。幼儿教师的游戏化教学理念缺乏,在传统的幼儿教学课堂中,幼儿教师会在课前准备好较高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课堂中尽情发挥引导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启发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

3.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游戏性教学课堂的问题。家长和社会为幼儿创造的生长学习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学习、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让“游戏精神”走进幼儿园教学课堂的发展策略

1.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游戏精神”走进幼儿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并且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幼儿游戏化教学中要遵循如下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达到游戏活动的状态。(2)综合性原则。在游戏化教学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要能拓宽幼儿的视野范围。(3)个性化原则。每个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同的,教师要立足幼儿的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以实现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目的。

2.“游戏精神”走进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所谓的“游戏精神”走进幼儿园课程教学,就是将课程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和传统教学相比,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其一,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很愿意在游戏中获得新知;其二,游戏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这对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帮助。

下面,笔者将逐一介绍“游戏精神”走进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1)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幼儿自主选择

以“游戏精神”推动幼儿园课程的发展,需要在和谐师生关系下进行。为此,教师要深入幼儿内心,加强和幼儿的沟通,使其认识到教师也是他们参与学习的伙伴,进而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室内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整理自己的东西,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为了发挥幼儿的想象,还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身边的事物制作小礼品。在室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走、跑等锻炼幼儿身体机能的运动融入到游戏中来,比如将平衡活动设计成“小猴过桥”,教师利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2)推进课外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课程的设置不能局限于小小的课堂内,还要走出去,推进课外活动的游戏化,以不断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并且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置,给予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并为幼儿游戏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材料,进而发展幼儿的认知思维,让幼儿在不断的模仿中获得新知。例如,教师可以将民间游戏融入到课外活动中,并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原则,进而为幼儿的户外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在课外游戏活动的进行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并适时地给予指导,进而让幼儿在丰富的游戏中不断提升和发展。

(3)基于教学目标,设置游戏化的教学场景

在推进幼儿课程教学游戏化进程中,要基于教学目标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切西瓜”为例。首先,让幼儿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一名幼儿当“切西瓜”的人,一边念儿歌一边绕着圆圈走,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当“切瓜人”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将身边两位幼儿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到的两个幼儿立刻朝着不同的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达原点的幼儿即为再次游戏的“切瓜人”,如若两个幼儿同时到达,则以猜拳定胜负。在上述过程中,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了教学中,不仅满足了幼儿玩的乐趣,也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4)深入浅出,促进过渡环节的游戏化

教育无小事,在幼儿教育中,他们的学习、生活都隐藏着丰富的资源,身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深入幼儿的每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排查,以将工作做的更加细致。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忽略游戏学习和活动板块的衔接,所以教师要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从活动性质入手,让游戏融入到幼儿学习和生活中来。比如午餐过后,幼儿教师要么将幼儿带到休息区,要么就是让他们去操场自由活动……事实上,这种方式对幼儿的发展和提升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教师可以在餐前,带领幼儿们進行模型制作亦或者是趣味性很强的小游戏(数字填空、故事衔接等),以达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总之,以“游戏精神”推进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提升。身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以游戏的视角去设置课程,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提升和发展。本文中笔者从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推进课外活动游戏化;基于教学目标,设置游戏化的教学场景;深入浅出,促进过渡环节的游戏化几个方面对本文主题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1]薛小莉.让“游戏精神”走进幼儿园课程之策略分析[J].长江从刊,2017(32).

[2]高祥.通过游戏来学与教: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4.

[3]薛小莉.让“游戏精神”走进幼儿园课程之策略分析[J].长江丛刊,2017(32):291.

[4]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1.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麻双乡中心幼儿园341400)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幼儿园教学课程教学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弹和唱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