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危为机探索学科融合线上教学新模式

2020-11-09车丽梅李晶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学科融合线上教学

车丽梅 李晶莹

【摘 要】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以其时空的灵活性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线上教学在监测教学效果、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能力以及实现学科渗透融合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梳理出了学科融合线上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总结了学科融合线上教学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方面的具体作用,为今后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线上教学;学科融合;核心素养;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0)010-030-0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教师们积极开动脑筋,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危为机,充分挖掘各网络平台的优势,高效地完成了各项教研和教学任务。实践中发现,如果不深入研究、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而只是简单利用线上教学的形式,常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由于无法在线下同一教室学习,师生的互动很受限制,教师们容易“一言堂”,学生被动听课,很容易“走神”,课堂学习效果难以保证;由于缺少互动,教师偏重知识讲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能力措施不够,方法不多,学生的素养和能力难以提升;学生之间不能见面,个体独立学习,从而缺乏合作,生生之间合作难以做到;各学科教师单兵作战,学科割裂,学科间互相学习难实现。

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北京市教委在《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课程安排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整合学科内容,以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为基本形式进行整合,突出基础、主干和核心课程内容,确保实现学科育人目标。”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学校开展了学科融合的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

潜心研究,躬身实践

学校组建“学科融合教学研究小组”并进行研究和线上实践。教师们多次进行研讨、交流,设计了多节学科融合课。

(1)融合学习主题。学习主题要基于学生的问题情境或生活情境来选择,同时,要在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找到融合点,进一步明确主题内容。围绕同一主题,我们又采取了“渗透式教学”“联合式教学”和“整合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

“渗透式教学”的学科有主次之分,次要学科的内容帮助理解主要学科的知识。如“人体特异性免疫”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数字化工具制作流程图,来解读生物学科人体免疫系统应对病毒入侵的生理过程。信息技术的渗透加强了生物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联合式教学”是多学科教师共同围绕一个主题,从各自学科出发来分解主题知识,从而统一完成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如“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一课,教师让西藏学生和本地学生在线上交流平台晒出用青稞和小麦做的美食,并通过品尝、触摸来讲述两种作物的特点,从而探究影响农业区位形成的因素。温永斌老师从生物进化层面进行探究,耿倩倩老师从地理区域环境层面开展教学。通过这种线上融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学科的思考与剖析,帮助学生提升了思考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整合式教学”要求教师将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整合,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的完整性。如“今非昔比的牛口峪湿地公园”一课,将地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相融合。围绕“牛口峪湿地公园的今昔变化”这一主题,教师们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牛口峪水库今昔的影像资料,发现牛口峪水库在未治理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接下来,学生以线上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从地理环境特征、生物种类、水质污染等方面分析问题;最后,学生依据生态学原理、绿色化学的理念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对策解决问题。这种融合模式聚焦同一主题,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确定靶子目标。首先确定各学科的学习目标,即根据各学科课标和大单元、任务群的设计,确定一节课的具体知识点,并通过这些知识点提升学生相应的能力和素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学科融合的靶子目标。靶子目标将众多参与进来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使这些学科知识形成合力直奔教学目标的达成。

(3)落实学习活动。将靶子目标进行分解,并找到融合学科间和核心知识点背后的逻辑关系,根据其逻辑发展脉络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放置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

(4)规范活动规则。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要制订与之匹配的活动规则。活动规则要清晰地解读活动的要求、步骤以及学习评价的标准。

落实素养,提升能力

正如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所说:“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教师们潜心研究,躬身实践,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专业成长,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1.学科融合全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学科融合的线上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元的,既是丰富课程素材的营造者、结构化问题链的指导者,又是与学生共同研究的同行者、与同事沟通交流的合作者。这样的定位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研究、研发课程的能力。在学科融合课程的研发过程中,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也在不斷提升。

2.学科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学科融合恰好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学科融合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意识,他们对零散或杂乱要素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成果。所以,学科融合能培养学生综合地获取、运用信息和知识,并创造出新成果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学科融合能够为学生的集体活动创造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它需要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沟通获得指导,学生的组织和参与的意识和能力都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对这样的融合课,学生非常喜欢。我们利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调查,有的学生说:“在线上还有这样的学习方式,感觉很新颖。”学习了“今非昔比的牛口峪湿地公园”之后,有的学生说:“通过地理+生物+化学三科融合课的学习,我能够更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我真的很喜欢这种线上融合课程,不再局限于一门学科的内容,拓展思维,希望能多参加此类型的课程学习。”

正视困境,再迎挑战

教学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践之路上收获成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未来之路上的新困境。

(1)观念困境。有些教师认为学科融合会产生去学科化的倾向,会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不牢。改变教师传统观念,让教师认识到学科融合的实质是打破学科边界、融通知识地图、探究生活问题、实现知识建构,还需要时间和学习实践。

(2)知识困境。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奉行的是分科教育,教师的培养旨在追求学科教育的纵深化和知识的专业化,缺少知识的综合化思考、统整化培养、一体化培训和系统化开发。

(3)实施困境。由于没有系统的教学指导手册和具体案例可供参考,教师要自己设计学科融合课程,以保证教学顺利实施。这要求教师有持之以恒的钻研探索精神。

虽然“卷雨狂风掠野来”,但是我们不惧困难,相信终会迎来“屐齿留痕遍绿苔”。下一阶段,学校将继续以学科融合为抓手来推动教学改革工作。我们会通过线上培训、团队学习交流等方式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消除教师的畏难情绪,提供教师实践的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在融合取向上尝试从知识融合向学科素养的融合发展;在教学模式上尝试问题式教学、项目化教学,更注重学情分析,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析疑和解疑的能力;重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用课题、论文来助力课堂实践;在授课形式上,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結合形式,充分发挥线上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

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全体教师将不辱教育使命,不负时代重托,在教学改革之路上不断开拓进取!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学科融合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