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0-11-06罗巾岚陈丽坚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英语写作应用效果思维导图

罗巾岚 陈丽坚

【摘要】本文基于行动研究探究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以读促写、实例模仿、作文构思、导图反思等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认为在初中英语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列提纲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作结构不清晰、回忆不起相关词汇、缺乏写作素材等问题,激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英语写作 行动研究法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040-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语言技能培养目标,涵盖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要素。写作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技能,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初中生英语写作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词汇联想不佳、文章结构不清晰、素材匮乏等。思维导图具有将知识系统化、促进主题联想的功能,它的结构特点符合人类大脑思考的特点,能够促进人们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力的培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恰当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解决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某校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以写作能力测试题、学生的写作文本和思维导图任务单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一、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我们在正式实施教学干预前研究文献,基于脑科学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初步的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以读促写策略

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基础。阅读输入是一条解决学生回忆不起相关词汇、语法知识掌握不牢靠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归纳和梳理相关的写作素材,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技能,又可以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写作。在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发布学习任务单,介绍阅读的步骤。

(二)实例模仿策略

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仿写进行。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解决学生文章结构不清晰的问题,有效锻炼学生列提纲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之前提供的阅读材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一个包含原文结构的思维导图提纲,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设计的思维导图提纲绘制结构相同、主题不同的思维导图,运用关键词完善思维导图,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写作框架,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作文构思策略

这个策略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绘制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典范输入—实例模仿”训练后,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技能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师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提供思维导图任务单,主要是提供第一分支及其关键词和部分二级分支,以此作为教学支架,要求学生在这个基础之上自主构思写作主题,在构思完成之后进行写作。

(四)导图反思策略

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语言提示学生:依据思维导图任务单中的思维导图进行创作的同时,还要反思思维导图的具体分支的内容是否与主题相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写作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互评,学生在发现他人作文问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对时态、词汇、句型等的掌握,从而提升反思能力。

二、第一次行动研究

第一次教学,笔者采用以读促写策略、实例模仿策略、作文构思策略、导图反思策略,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组织写作素材,并参考范文写一篇主题为“我的发明”的小短文,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写前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

在写前准备阶段,笔者让学生在课前以“神奇的鞋子”为主题,给这双鞋子添上各种功能,使其成为一个小发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其外观、特点以及操作方式等。在此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上网查找。随后,教师让学生在课上阅读范文,并总结相关知识点:时态、词汇表达和句型等。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总结范文的段落主题并进行扩展,完善段落的具体内容。在学生写作阶段,教师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扩展和优化。在修改阶段,教师随机抽取两名学生的作文并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带领全班学生一起修改这两篇作文。

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任务单”和写作文本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写作前不绘制思维导图的现象普遍、用于补充段落主题的素材较为欠缺、没有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句子中主谓不一致,学生受到思维导图任务单的影响,没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针对以读促写、实例模仿以及导图反思策略的应用,笔者进行了如下反思。

教师运用以读促写策略,在课前让学生阅读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材料,运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相应主题和词汇,并完成导学案中的预学案。该策略初步见效,可继续保留、反复加强。在学生正式开始书写之前,教师提供相应的范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析其结构和大意,让学生参照教师所绘制的范图进行个人思维导图的绘制和仿写练习,采用的是实例模仿策略。这样教学初显成效,但是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导图任务单的呈现形式,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进行联想和构思;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修改各自的思维导图任务单。教师让学生在正式写作之前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写作结构和主要内容,再根据自己手绘的思维导图提纲进行写作。教师开展这样的教学需要让学生输入更多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手绘的思维导图进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

三、第二次行动研究

第二次教学是对第一次教学的改进,我们沿用在第一次教学中效果不错的以读促写策略,对实例模仿策略、作文构思策略和导图反思策略进行调整,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组织写作素材,并參考范文写一篇主题为“An exchange visit”的小短文。教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写前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

在写前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并使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大意,朗读文本并上传录音,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在课前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最想去的国家,积累相关的词汇,如景点、食物等,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一页——绘制以“My exchange visit”为主题的思维导图,以此作为接下来写作的提纲。在写作阶段,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呈现范文的大致结构并进行扩展,为学生之后的写作提供思路,让学生进行仿写。在修改阶段,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互评量表互相批改作文,尽量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修改或者圈出错误处,再写修改意见。

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任务单”和写作文本中,我們发现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中,虽然用于补充段落主题的素材的构思较为完善,但是段落结构不完整,学生出现很多时态方面的错误。通过本次行动研究,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正式写作之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相关阅读材料和写作主题,然后绘制思维导图,做到了以读促写,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准备。教师强调写前所绘的思维导图的重要性,让学生不断发散思维,然后在写作时结合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写句子。这些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当继续保留。教师在第一轮教学的基础上改变了第二轮的教学支架,简化了导学案的内容,不再提供中心主题以及学习要求之外的内容,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并讨论,发散学生思维。列出段落的关键词的策略初步有效,但是在段落结构的规划上仍有待改进。教师在下一轮的教学中,可以在思维导图任务单中提供中心主题的同时,补充2~3条发散线,以帮助学生养成规划作文结构的习惯。

四、第三次行动研究

第三轮行动研究是在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束后,对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我们沿用第二轮取得实效的以读促写策略、实例模仿策略、导图反思策略,调整作文构思策略,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我们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组织写作素材,并参考范文写一篇主题为“A person with a tradition skill”的小短文。教学仍然包括三个阶段:写前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

在写前准备阶段,教师运用PPT讲解表示人物特征的词汇和词组等,随机抽几名学生上台,让他们尝试描述自己的特征,随后让学生阅读范文,积累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在学生写作阶段,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的范文之后,结合课本相关提示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出文章的结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问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发布写作要求,学生在思维导图任务单上绘制思维导图,再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师强调写前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学生不断发散思维,在写作时结合自己所绘的思维导图写句子。在修改阶段,教师让学生根据自我检查标准从头到尾反思并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在自我检查标准的相应部分做好标记,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写二稿。

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任务单”和写作文本中,我们发现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较为完整,学生成文速度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修改后的思维导图任务单,能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到运用思维导图构思写作框架和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时态掌握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多加训练,如创设出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练习,鼓励学生在情境中交流,注意时态使用是否正确。

五、研究前后学生成绩对比

为了解“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笔者在本研究实施教学干预前,发放了“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测验”前测试题,在实施教学干预后,笔者又给该班学生发放同样的测试题,并进行分析统计。前、后测测试题数量均为81份,发放的间隔时间为4个月。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学干预后,学生在列出文章的段落结构和列出段落内容的关键词上都有进步,其中在列出文章段落结构中,后测均值比前测均值高了2.27,在列出段落内容关键词上,后测均值比前测均值高了6.2;学生在选择合适的素材上,相比教学干预前,教学干预后的均值有所下降,下降值为0.31,下降幅度并不大,在回忆相关知识上,后测均值比前测均值高了1.03。

从本研究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笔者通过三轮行动研究发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学生的列提纲能力得到了提升,有助于解决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结构不清晰的问题;学生激活相关信息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有助于解决写作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写作时回忆不起相关词汇、内容(素材)匮乏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茜.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注:本文系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8年校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XYZJG2018Y16)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巾岚(1993— ),女,瑶族,广西南宁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化教学;陈丽坚(1986— ),女,广西北海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资源开发。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英语写作应用效果思维导图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