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幸福指数现状的调查分析

2020-11-06刘兴友孙桂芳吴海梅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幸福指数调查教师

刘兴友 孙桂芳 吴海梅

【摘要】本文采用《Campbell幸福指数量表》对北海市中小学、幼儿园的2000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北海市教师幸福指数现状,并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增加岗位设置等六个方面提出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 幸福指数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014-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该文件强调,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才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要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使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1]

北海市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海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北海教育近几年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快速推进。但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不能安心、热心、舒心、静心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2]因此全面了解北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幸福指数现状,并探索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对提高北海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整群抽取北海市的200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43份,有效回收率为97.1%。其中,城区教师1179人,乡镇教师764人;男教师418人,女教师1525人;高中教师372人,初中教师619人,小学教师673人,幼儿园教师279人;教龄1—5年的教师672人,教龄6—10年的教师271人,教龄11—15年的教师202人,教龄16—20年的教师316人,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482人;班主任691人,非班主任1252人。

(二)方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资料。本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线上测试,要求调查对象做出独立、不受任何影响的自我评定。使用《Campbell幸福指数量表》作为调查问卷,该量表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有9个维度,每个维度有7级指数。量表总分范围从2.1(最不幸福)至14.7(最幸福),分数越高,反映出教师当前体验到的幸福程度越高。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北海市教师幸福指数总体现状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北海市教师的幸福指数均值为9.37,标准差为8.69。这表明,北海市教师的幸福指数总体比较高。

(二)人口学差异比较

1.性别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教师在幸福指数上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不存在明显差异。

2.城乡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北海市教师在幸福指数上的城乡差异,结果显示:城区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小于乡镇教师。

3.任教学段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任教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不同学段教师的差异。在幸福指数方面,高中学段教师明显低于幼儿园学段教师,初中学段教师明显低于小学、幼儿园学段教师,小学学段教师明显低于幼儿园学段教师。

4.教龄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在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20年以上不同教龄教师在幸福指数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幸福指数上不存在明显差异。

5.是否担任班主任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北海市教师幸福指数在是否担任班主任上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大于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

三、结果分析

调查表明,北海市教师的幸福指数总体比较高。这反映了北海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反映了北海市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使教师有获得感、幸福感。

城区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小于乡镇的教师主要因为:城区教师竞争更激烈,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压力更大,从而影响教师的幸福程度;职称评聘同步后,因城区学校指标较少,城区教师的职称晋升机会相对于乡镇教师而言更难;乡镇学校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学校的民主管理更易于实现,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交流更多,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近几年来,国家各项利好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提升了乡镇教师的幸福感。[3][7][8]

在幸福指数上,幼儿园学段的教师得分最高,明显高于中小学教师,初中学段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低于小学学段教师,小学学段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低于幼儿园学段教师。一方面,这与教育对象年龄特征不同有关。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生单纯、天真、阳光、活泼、可爱,教师也因此充满快乐和希望,在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师生关系和谐,这也让教师感受到乐趣和价值。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希望独立自由,容易与教师发生冲突,一些“问题学生”让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心力交瘁。另一方面,教师幸福指数的高低与工作压力的大小有关。幼儿园小朋友以游戏活动为主,幼儿园教师没有分数带来的压力,小学的教学活动以学习活动为主,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值也比较高,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增大。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增大,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两极分化严重,在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机制的环境下,教师难有成就感。[4][5][6]

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一般情况下,学生和班主任的情感交流更多,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比,虽然工作更辛苦,但在精神上更富有。班主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与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交流更多,对学生的成长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更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评先、评优和晋升等方面给予班主任更多的机会,同时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从而让班主任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9][10]

四、对策

为了让教师幸福地工作和生活,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落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务,需要继续深化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让教师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一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落实教师待遇的法律规定,真正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保障教师的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增加岗位设置,解决教师的职称晋升问题。职称是对教师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的肯定,给教师提供更多职称晋升的机会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让教师获得成就感。相关部门应当做好调研工作,创造条件,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教师顺利晋升。

三是加强民主管理,为教师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出谋划策。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荣辱感。

四是为教师减负,让教师回归教育教学,静心从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学校应鼓励教师全心全意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利于教师静心从教的事务能免就免、能简就简,让教师从繁琐的准备各种材料、应付各类检查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帮助教师调适情绪,缓解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与教师的幸福感密切相关。学校应重视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开展形式多样的调节身心的活动,帮助教师减压;加强人文关怀,为教师提供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及时关注存在心理困扰的教师,协调各方力量适时提供帮助。

六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把握舆论导向,树立先进典型,维护教师形象;尊重教师权利,切实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11]

综上所述,北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幸福指数总体比较高;在性别、教龄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城乡、学段、是否担任班主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区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低于乡镇的教师,幼儿园学段教师幸福指数的得分最高,明显高于中小学教师,初中学段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低于小学学段教师,小学学段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低于幼儿园学段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明显高于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有利于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01-31].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人民网:王定华.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成就与努力方向.[2018-11-04].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8/1104/c1003-30380357.html

[3]张俊.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2

[4]雷燕.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5]姜艳.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

[6]谢鞅.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6

[7]吴美兰.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8]李春林.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的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9]李丽敏.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10]崔胜杰.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7)

[11]卢建玲.试论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消解与重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幸福指数调查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幸福指数的公路勘探设计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