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指标

2020-11-04陈铁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6期
关键词:评估指标数字化建设公共图书馆

陈铁阳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在现代技术的带动下,公共图书馆不再满足于固有的文化服务格局,开始转入到特色文化资源的建设当中。借助具有历史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文化资源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并针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加强特色文化资源的数字源建设,设计科学合理的建设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本文结合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定位展开论述,思考公共图书馆如何针对自身的特色文化合理设计数字化建设指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评估指标

特色文化资源被视为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标签,对于当前的社会文化服务工作来说,其是公共图书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提供文化服务的基本条件。在信息复杂的网络时代,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应用,不仅能够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更能够展现图书馆的竞争力,塑造全新的文化品牌。以长江三角洲的文化建设、开发为例,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便提出了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意见,当多个区块被纳入到文化建设新格局当中,公共服务的创新化、数字化发展势在必行。

一、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建设起步晚,数字化体系分散

针对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学习需求,建立多元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公共图书馆在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数字化手段与群众、平台建立良好的对接关系,以此来保障数字化建设的高质量。但从当前的数字化建设经验来看,图书馆虽然具备了特色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数字化技术不成熟、用户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依旧存在[1]。部分图书馆虽然在不断开发阅读服务新模式,但文化服务、文化交流局限于线下,过于重视实体化技术的发展,虚拟化、线上式的服务机制并不成熟,导致数字化建设难以落实。部分图书馆在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盲目在其他图书馆当中搜集素材,忽视了本土的地域文化、环境文化,引发了“图书馆特色文化没特色”的新问题。原有的特色无法体现出来,数字化建设难以落实,导致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迟迟得不到保障。

(二)技术发展快,数字化进程加快

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度不一致、发展慢,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逐渐成熟,原有的建设管理难题正在被逐渐解决,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开发得到了新的支持。一方面,先进的数字化设备被应用到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管理当中,硬件上的短板问题正在被解决。以长江三角洲内的4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已经建设了100多个特色馆藏数据库,在上海、南京、浙江、安徽四大区块分别发挥文化服务功能,并形成了良好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是群众与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自主对接:借助平台与设备,群众能够将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引入到公共图书馆当中,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素材,并将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资源应用到不同的环境当中。特色文化资源不再局限于文章典籍的肤浅层次,法律法规、经济文献、地图资源都能够成为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选择对象,图书馆的文化价值更为出色。

二、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指标分析

(一)把握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指标

要推动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并针对相关资源设计相应的评估指标,判断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建设进度,必须要抓住“特色”这一关键词进行考量,构建文化服务、文化传输的数字化建设新模式[2]。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能否被大众所接受,这一问题一定程度上依赖着文化素材来解答:文化素材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体现出文化特色,才能为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公共图书馆要做好特色文化资源的指标评估工作,保障馆藏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时代性特点,以此来提升图书馆的竞争力,打响图书馆的品牌效应。在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优先考虑选择地方的历史文化、古籍文物来组建特色文化体系,从地方手工艺、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史等多角度入手,丰富特色文化资源的构成。在筛选特色文化的同时,以典籍为表述载体,配合当代的数字化技术,将特色文化资源转移到线上环境当中,保障特色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提高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规模体系,满足受众的文化学习需求。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才具备数字化建设的基本价值,故此,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为基本出发点,适当提高特色文化的选择标准,用特色文化,来吸引更多的用户。

(二)重视数字化平台建设指标

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流程中,平台这一指标的建设同样重要:作为承担着信息中转功能的重要单位,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价值直接决定了其对于专业知识的传输力度,并影响到用户群体的使用体验。在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指标评估过程中,必须将数字化平台的开发、建设提上日程,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消除硬件技术上存在的死角问题。

公共图书馆单位要做好数字化平台的开发工作,在选定特色文化资源之后,对数字化平台进行更新,实现传播文化、解读文化的基本目标,保障数字化平台的全面开发,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在建设平台指标的过程中,要以特色文化的传输为基本切入点,构建标、引、读全面服务的数字化信息供给新模式,并保障知识单元之间能够形成特定的知识网络,从而在多层次、多维度展现特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针对检索导航的相关要求,要对关键文化素材进行重点标识,并提供模糊化检索、关键词检索、属性检索等多元化检索手段。需要注意的是,特色文化的专业性、特殊性较强,在数字化平台当中,要根据特色文化的定位提供数字化检索手段,依靠云数据、管理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完成信息的检索任务,从而帮助用户高效调动特色文化资源。

(三)强调用户服务指标的建设

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目标在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当平台、资源上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公共图书馆便需要根据用户的服务评价制定数字化建设服务新模式,通过各种服务评价指标的配合,在丰富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改变图书馆自身的服务机制。这一要求下,要重视用户的使用体验,不断优化数字化建设指标。

公共圖书馆要从特色文化资源的服务与评价改进两个角度入手,建设特色文化资源服务性指标。一方面,针对群众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使用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如快捷检索/浏览、一站式下载等,以公共图书馆为终端,不同的用户为“微端”,提供数字化资源的分享速度,并根据用户的浏览兴趣,实现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另一方面,更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渠道,除主动改进数字化评价手段之外,开发面向线上的用户反馈和评价渠道,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多指标、多方面落实评价改进工作,带动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结语:

特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在落实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同时,图书馆单位必须确定数字化、现代化的综合建设指标,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借此来优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立足于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于数字化技术,狠抓数字化建设,才能完善特色文化资源的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1]孙永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0(01):177.

[2]钟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02):5-9.

猜你喜欢

评估指标数字化建设公共图书馆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商誉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探析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元评估
以评估指标为依据,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高职院校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发展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行业型高校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外语语言实验室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