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2020-11-02朱金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意志力初中数学培养

朱金妹

【摘要】数学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中学数学教育不再停留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上,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这不仅是学好数学的保证,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数学教育应该承担的对人的发展和完善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意志力;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与家长都十分重视分数,重视孩子智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造成了当今学生在学习上怕吃苦、遇到困难绕道走、劳动偷懒、打游戏无节制的现象.很多学生意志力薄弱,缺乏刻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和全力以赴向前冲的竞争意识.然而,在学生群体中,智力特别好与特别差的毕竟占少数,大多数人的智力大体相当.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绝大多数都不是因为天赋差,而是意志力薄弱造成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具有现实意义.

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显然,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一个人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意志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勤奋和执着能使平凡的人脱颖而出,懒惰会使聪明的人一事无成.

意志力的强弱是通过意志品质反映出来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应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人对行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既定目标的品质.

调动初中生的意志自觉性,首先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初中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他们渴望学到能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数学知识,而不是“只在购物时用到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抓住学生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利用各种活动向学生介绍数学在航空航天领域、计算机领域、金融系统等发挥的作用,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数学史,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自己的勤奋努力下对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从数学的广泛应用和数学家的事迹中感受到巨大的鼓舞,由内心深处发出为实现中国梦、争取将来在科学上有所贡献而努力学好数学的呐喊.就像当年读初三时的苏步青,他听了数学老师杨老师的一节课.“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杨老师的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他.从此,苏步青将兴趣从文学转为数学,并立下“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疯狂地迷上了数学.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受到教师的启发而有了振兴科学的理想,便会明确自己学数学的目的,就不可能认为数学枯燥无用,不会被动地低质量地应付数学学习任务.有了这样的理想,持久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就有了力量源泉;有了这样的理想,就增强了抗干扰与克服困难的动力.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被激发,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调动初中生的意志自觉性,其次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数学概念、定理具有高度概括性,数学运算具有高度严谨性,数学推理具有高度逻辑性,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简洁性,数学符号具有高度抽象性.在这“五高”之下,数学学习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困难,让学生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体验到挫折和失败,但同时会给那些征服困难的学生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这种快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设数学“疑”问,合理安排典型例题,创造性地分层布置作业,耐心细致地进行课后辅导等.特别是在概念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典型例题的一题多解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热情,从内心产生求知欲.

例 在△ABC中,∠C=90°.

(1)已知b=6,c=10,求a;

(2)已知∠A=30°,c=10,求b;

(3)已知b=15,c-a=9,求a,c.

分析 在進行勾股定理的教学时,应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是勾股定理最简单、最基本的应用.常见的题型都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长,这个第三边可能是直角边,也可能是斜边,如题中的(1).教学中,可以将已知两边长变式为已知一个特殊锐角(如30°或45°)和一边长,继续应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其他边长,学生会很感兴趣,如题中的(2).在前两题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变式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长和另两边长之间的关系求未知边长,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如题中的(3).通过变式,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出这三种类型的勾股定理应用问题,并用两种不同方法解决题中的(3).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确实能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在积极的心理倾向引导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容易被激发,大脑处于激活状态,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大大增强,推动他们积极探索,易于突破数学问题中的瓶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地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美好,也相应地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品质.

二、强化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以及熟悉基本图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人在选择目的、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过程中善于辨明是非真伪,抓住机会,迅速而坚决地进行决断,或及时调整决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的品质.

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数学学习的学困生不是审题不仔细——看错题了,就是答题不仔细——计算出错了,或是考虑问题不全面——少解漏解了,遇到问题犹豫不决,不能很快地“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果断地对问题做出准确判断.而果断性强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强,不会因为周围同学做出来的答案与自己的不一致而轻易相信别人,喜欢根据自己的认识与见解独立采取决定.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意志果断性,必须强化概念教学,让学生弄清楚数学概念的内涵,再对概念进行变式训练,通过辨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有深刻理解了概念,应用时才能排除负迁移和思维定式的干扰,正确地做出判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意志果断性,还需强化平面几何中基本图形、基本结论的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由定理或典型例题给出的几何图形称为基本图形,教师教学时应详细分析基本图形的特征,并对基本图形进行变式,让学生全面熟悉基本图形及变式图形,熟练掌握由基本图形得出的基本结论.在初中,几何推理和图形证明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而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很多是复杂的、运动的、抽象的图形.只有对基本图形烂熟于心的学生才能及时梳理、提取、重组信息,抓住复杂图形的本质和特点,迅速将复杂图形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图形.

三、教学中提供设置困难、磨炼意志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坚持性

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挠地向既定目标前进的品质.意志行动常常伴随着困难,离开困难,就不存在磨炼意志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典型例题时应贴合教学内容,分出基础题、中档题和拓展题,题目设置要具有明显的梯度,其中拓展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堂上要舍得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钻研,给学生独立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大部分学生仍有困难,可以给予适当启发、提示,或者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借鉴,最后加以详细分析,指出难点,归纳出一般方法.教师也可以将难点内容分割成几个难度不等的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创设“最近发展区”,逐步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意志的堅持性.拓展题的难度不能太大,否则学生生厌,不利于数学学习和意志力的培养.

教师在命题测试卷或布置作业时,可以出一些有难度的或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比例占20%左右,用以检测学生的灵活掌握情况,指导并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克服畏难情绪,体会成功的喜悦,而不可以直接通过“我查查”抄完了事.这个磨炼意志的过程每名学生都必须经历.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

通过长期对拓展题、综合题的训练,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能磨炼学生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低头的具有坚持性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中强化规则,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意志的自制力是指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并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品质.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驱使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目的相违背的愿望.

现在的初中生群体,在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在家长的娇惯下,在各种游戏的诱惑下,大多数学生自制力不强.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指自觉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数学学科学习中的一些规则.例如,几何画图一律用铅笔、直尺;试卷、作业卷一律贴纸订正,并且写明题号和解题过程;定理运用必须符合逻辑规范等.教师要督促学生将规则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性行动,并对违背规则的行为适当加以惩罚.第二,树立学习榜样.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表扬在数学作业、测试中完成综合题时不畏困难、刻苦钻研的学生,将他们树立为榜样,号召其他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自制力.第三,指导数学学习学困生树立阶段性小目标.教师应该相信每名学困生内心深处都有积极向上的意愿,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指导他们树立符合实际的阶段性小目标,如数学成绩消灭不及格,鼓励学困生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如果中途遇到困难,教师不妨为该生找一个“一帮一”的同学,给他答疑、鼓励、善意提醒.这样,被帮助的学生能取得进步,实现小目标,满足了自己的内心需要;帮助别人的学生看到同学进步了,既欣慰,也会有压力,更会有动力.全班同学互相促进,整体进步,学生的自制力会不自觉地得到提高.

当然,初中生精力旺盛,不能处处限制得太多,要注意尺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让学生过剩的精力得到正当的宣泄,如运动宣泄、算“24点”宣泄,否则过度自制会引起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最关键时期.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意志力的培养是明显滞后的,而课堂教学与意志力培养也是分离的.只有将意志力的培养融入平时的数学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滕学文.由教学探索数学世界,让“核心素养”扎根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2):34.

[2]陆烨.如何发挥非智力因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7):66.

[3]徐中荣.非智力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2):47.

[4]黄立君.有效提高七年级学生意志力的实验研究[J].中华少年,2017(30):159-160.

[5]张宏波.让孩子学会坚强[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9.

[6]魏育胜.德育教学的现状及合理化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130.

猜你喜欢

意志力初中数学培养
Willpower 意志力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