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2020-10-30陆连清

天津教育·中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

陆连清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明确一些基本的规则制度,了解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约束,贴近社会,感悟生活,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是一篇心得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该如何巧妙地设置培训活动,如何引入生活气息,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以及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提出一些更具实践操作意义和更接地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6-0031-02

【Abstract】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s a se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s one of the subjects, in the primary school let students clear some basic rules and systems, understand the most basic moral constraints, close to the society, feeling lif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a result, the author will combine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from how to cleverly set up training activities, how to introduce the life breath, how to combine the students' learning features, and to carry out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mor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grounding ga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Life-oriented teaching; Teaching efficiency

一、組织培训,自我赋能——勤吸收和消化,找准自己的位置

笔者还没有进入学校工作的时候,总是片面地认为只要自身的知识水平过关就一定可以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其实不然,且不说这种思想的陈旧和迂腐,单说“教师定位”上,这种思想就严重偏离了教学本质。因为,教育的核心不仅是教授知识,传授技能,更重要的作用则是“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书本知识是为学生做人成长而服务的,所以要求教师不单单要具备过关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的还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养,这一要求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尤为重要。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开展培训,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我们与大量优秀、模范的教师一起探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教学规划以及教学走向,对于那些刚入职的新教师而言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认为,每个学校的管理者还有领导者,都应对新教师提供更多教学上的关怀。如,定期让学校经验丰富教学的教师,组织新教师开展一些教学心得培训。老兵带新兵,帮助新兵完成教学扫盲,传授一些更接地气、更便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新教师去周边一些模范学校去实地考察,开展教学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的教学短板;另外,学校还可以经常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解析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的突出问题,传授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打造更优质的道德与法治师资。

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对自身的定位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一定的自我规划,在培训的道路上不断调整和改变自身的定位,力求找到最佳的教学突破口。

二、在教学中引入生活气息,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活是知识的宝库,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知识更多的是源于生活,而最终落脚点也是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所以,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有着天然的教学优势,课本上介绍的场景和片段,非常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作为教师只需要巧妙挖掘其生活特性,适当地创设一些生活场景,构建一些更接地气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读懂彼此的心》这一相关内容时,笔者认为家庭中的一些琐碎杂事就是比较接地气的热点话题。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邀请几个学生上台来进行角色扮演,笔者充当爸爸或者妈妈这一角色,另外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家庭的不同角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也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给学生强烈的代入感

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就是要求教师能够以教学内容为根据,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情境,从而给予学生一定的归属感,进而实现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师三者之间的有效互通。笔者认为,生活情境的创设最关键是要接地气,只有真实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才能唤醒他们的学习激情。笔者身边有不少教师也曾经尝试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大部分教师反映并不能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究其原因,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并不能完全符合“接地气”这一原则,无法巧妙勾起学生的认同感。

现身说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笔者感觉生活越来越方便。以前,去离家不远的地方买东西,大多会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和电动车,家里自行车和电动车少的,选择性也就少了。但是,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科技的发展,遍地的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去远一点儿的地方买东西再也不用为缺少交通工具发愁了。

学生探索:引导学生说出科技进步给自己带来了哪些福利。网购时再也不用担心丢纸币和硬币了,可以扫码支付;疫情期间,不用去学校,也能通过网课,进行真人教学等。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来进行互动,更接地气,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一种熟悉、亲切的感受,让学生带着积极主动的情绪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也就能提升教学质量。

四、时刻贴合社会特点,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不光是学生,其实每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我们时常在接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讯息。这些信息都是社会发展和运动的一种直观展示,反映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被挖掘的一些优势和特点。“道德”与“法治”一直是社会衡量公共秩序的两个基准点,而不断贴合社会发展轨迹,探寻社会浪潮中存在的暗流和险滩,更是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项关键方式和途径。笔者经常会利用闲暇时间,浏览一些新闻网站,翻看近期的一些热点话题,找寻与教学内容相贴合的新闻热点,力求为教学注入接地气的新鲜活力。

五、开展课外拓展,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社會价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将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中,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提升,对于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实践创新”就是六大核心素养所要求的重要一项。它指出学生具有严格的社会属性,多给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探索的活动,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在教学《我参与 我奉献》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去周边的养老院、街道办事处等地充当志愿者。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这个社会不断运转的各个状态,让他们都能在付出体力劳动的时候,发掘出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自身的责任,从而激励他们能够懂得学习的意义,不断向上。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育生涯中,从当初的稚嫩逐步找到了一些更有效、成熟的教学技巧,希望这些经验能给身在一线教育岗位的广大同仁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辉进.另眼看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4(08).

[2]阮丙彦.回溯生活,探寻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J].教书育人,2019(20).

[3]林炳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5).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效率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