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20-10-26曾凡文

知识文库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诗意

曾凡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大多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是不容乐观的。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有效调节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做一个这样类型的教师:能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学习以求发展的充满幸福感的教师。不管是教师自身还是社会都应该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而我们教师更要重新定位自己。

1 当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等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2%的被调查教师感到压力大(34.6%压力非常大,47.4%压力比较大),86%的被调查教师出现轻微的工作倦怠(58. 5%中度倦怠,38. 5%心理健康状况不佳),64.4%的被调查教师工作满意度比较低。今天的教师调查中发现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有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的;有来自评优和职称晋升的;也有所谓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永无止境的追求。人们对老师的期望越来越高,所以老师的责任也越来越重。面对如此的境况,本人认为不管是教师自身还是社会都应该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而我们教师更要重新定位自己。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角色变了,那么与之紧密相关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应该转变。

2 国家和社会如何保障教师职业具有幸福感

2.1 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让老师回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轨道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就目前中国教育现状而言,素质教育并未全面、全方位地落实,人们仍习惯于用升学率、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校和教师的优劣,导致的我们教师片面的让同学们大搞题海战术,学习兴趣低,老师疲惫。但是事实上,教师的职业价值,除了升学率外,还应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

2.2 打破精神枷锁,回归自然人的特性

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获得越来越多的幸福。社会应该努力消除教师作为伦理人、社会人和经济人之间的矛盾,把实在的教育幸福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当在继承发扬教师以身立教、以身作则、重视社会价值和奉献精神等优秀美德的同时,打破传统观念中对教师道德境界的无限追求而对物质生活的贬低做法,以及对教师社会责任的过于强调而对教师个体利益进行的过多约束和限制的现状。同时教师不可能是智慧、品质、人格的完美的化身,过高标准的社会期望,无形中是一副精神枷锁,使教师失去一个自然人最基本的追求个性发展、愉悦精神、满足物质欲望的自由。

2.3 提高教师地位

教师的地位还有待提高,地位的提高主要反应在经济地位上,而并不是单靠空洞的口头赞扬,应落在实处。政府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对于与社会上的其它职业相比,相对封闭、缺乏社会交往,与社会联系较少,参与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很少的教师群体,社会并不是完全了解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难度,甚至有些人对教师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如认为教师工作轻松,靠嘴就能挣钱等观念,学校及相关部门有必要在学校、社区、社会形成对教师的支持力度,加强教师们与周围环境的沟通,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2.4 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每一位老师都压力山大,见面寒暄句句不离你班成绩如何如何。就造成了学生的成绩就代表了老师的能力之类的说法,工作很压抑。环境不健康,不阳光。学校应实行开放式的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过程中人性地对待老师,理解并尊重他们,关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深入了解教师的需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而不是一味的以成绩评判老师。倡导教师之间交流与沟通,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减少教师在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些繁琐性事物。

3 教师如何才使自身职业具有职业幸福感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对幸福的追求。幸福教育,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幸福教育,始于幸福教师的出现。那么,如何才使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职业幸福感呢?

3.1 健康工作,奠幸福之基

何为幸福教师?幸福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健康的生命个体。

在今天亚健康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教师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不管多忙都应抽出一小时锻炼。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胜任教师这一行业。当然这里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要追寻真正的幸福,就要拥有良好的心态。

降低自己的要求或欲望,在达不到目标时,不妨宽容一下自己;遇到挫折时,试着去做其他令自己放松的事,学着疏导自己,释放自己,解放自己;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要得意忘形,忘记自己姓甚名谁;遇到困难,多和朋友交流,争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鼓励;拥有良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找寻到幸福的方向。正如卢梭说过的话,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不是残缺的、贫乏的和相对的幸福,而是圆满的、充实的使心灵无空虚欠缺之感的幸福。一个身体健康、积极向上、内心充满幸福感的生命个体,才會具有成为幸福教师的前提条件。

3.2 快乐工作,启幸福之门

朱小曼教授指出:教育的目的,应该指向人的和谐发展与终身幸福。换言之,教育就是追寻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伊壁鸿鲁告诉我们:“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快乐之花的盛开,需要智慧的汗水去浇灌。快乐可以传染,需要预设。每天走进教室之前,我都会问问自己:今天,你准备带给学生什么?准备引领他们走向哪里?每天走出教室之后,我也会问问自己:今天,你引领学生追寻幸福的效果怎样?学生是否都感瓢幸福快乐?给学生带来快乐,我们也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在一种轻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苦教变成乐教,让学生把苦学变成乐学。

3.3 诗意工作,揭幸福之秘

海德格尔认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不仅要诗意地生活,更要诗意地工作。米尔顿指出:“心,乃是你运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天国变成地狱,亦可以将地狱变成天国。”诗意地工作,源于一颗诗化的心灵。诗化的心灵,让教育犹如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明净、纯洁、透明。诗化的心灵,让教育犹如一条涓涓溪流,滋润、荡涤学生的心灵;让工作像诗一样美丽、动人,而又充满灵性。

其实教师职业绝不是照亮别人却毁灭自己的“蜡烛”,而是促使自我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教师从职业中体验着创造性的工作所带来的充实与幸福,获取人生价值永存和人格的升华。教师也不是“苦行僧”,而是安贫乐道的积极进取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教师从职业活动中创造出知道怎样生活和怎样全然享受人生的年轻一代。把教师比喻成电灯吧,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不是照亮别人而燃烧了自己,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水源才能浇灌更广阔的领域,才能造就更多的栋梁。做一个能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学习以求发展的充满智慧和幸福感的教师吧,把自己的事业当作创造精神生命的工作,在创造精神生命的工作中发现美、创造美,也贡献美。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视角下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326。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昌宁镇昌宁中学)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幸福感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