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研究

2020-10-21林哲辉

青年生活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道德与法治重要性

林哲辉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学科特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本学科素养评价方式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本文从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的现状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方式的实施策略等方面作简单阐述。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素养评价;重要性;现状;实施策略

没有科学的评判准则,就做不到科学的模式化管理;没有科学的评价依据,就做不到科学的决策取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目的中强调:“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一个儿童的发展, 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然而怎样才是正确的评价方式,怎样才是科学的评价方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方式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要紧跟新课标的改革方向,从实际教学出发,根据每一个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上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综合素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引导小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是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下的产物。在当前教育体系中要求全面实行素质教育,这也是新课改下的核心要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实施体系化的素养评价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促使小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效率。

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可以直观的表现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可以借助对学科评价的研究和探寻,能够有效地掌握小学生日常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了解小学生每个方面的情况事实,能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制学科的教学效率,能够为教学评价体系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与此同时,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使用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让授课老师形成良好的教学观念,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法治观,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符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理念。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以小学生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以培养小学生优良品行以及积极探索热爱生活的学习生活态度为最终目标的教学,聚集生活性、综合性一体化,而学科素养的评价可以促使这种一体化的形成,起到鞭策的作用。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提倡对小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提倡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情感、人生价值观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学科评价的主要目标就是激励每一个小学生健康发展,促进每一个小学生德行和实践能力,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要正确的认识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小学生的重要性,采取合适的道德与法治评价方式,促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的现状。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也在不断的改革完善,相对于以往的学科素养评价体系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实施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1.評价的目标不明确

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欠缺,许多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老师都是其他学科老师兼职担任的,专职老师较少,教学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当然就缺乏评价的实践研究,更加缺乏学习评价知识的主动意识。许多老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虽然能够对小学生进行学科素养评价,然而他们经常处于一种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道德法治学科评价,不懂得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提供教学依据,是为了小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提供依据,还是对学生进行水平检测?这样的模糊的,不明白为什么评价而进行的评价,实际上恰恰体现了老师对评价认知不足,如今很多小学道德法治学科老师用考试成绩达标作为评价的目标,这样影响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效果,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教育小学生成人成才的教学目标。

2.评价的内容单一缺乏标准化

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的内容都是比较单一,只不过现阶段的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有所改善,但仍然都是授课老师以小学生学习成绩为主来进行评价的,而老师想用其他方面的评价内容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却没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标准,实施起来没有原则性,不够标准化,无法做到大面积推广,到后面就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评价。

3.实施评价的主体不够广泛,评价方式单一

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施评价主体同传统的还是一样的,实施评价的主要权利还是掌握在授课老师的手中,还是以道德与法治老师的评价为主,其他人员的评价都是没能发挥多大成效的,这就导致了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实施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多种主体评价体系。另外,虽然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在传统笔纸测试的评价方式基础之上略微有所改进,然而仍然也就是局限于网络等单一评价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无法满足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没办法发挥出评价的应有价值。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学科素养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不同的评价主体,不同的评价方式将起到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方式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多元的学科素养评价,方能全面展现学生参与学习发展能力提升的水平。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实施策略。

如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存在着目标不明确、评价内容不广泛等问题,结合现实教学情况,下面就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提出一些实施策略。

1.明确评价目标并将其落实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形成热爱生活探索生活的追求精神,那么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显得非常重要。那么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的目标具体又是什么呢?在新课改标准中提到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的主要目标就是激励小学生的发展,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生活能力提升。故而,在实施每节课前,科任老师在熟知授课内容的同时,务必清晰认知本节课的德育目标,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落实培养其品德及能力,而这一切都要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

例如,在实际评价运用中,我会根据当前的课本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小学生根据主题活动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实施完成,老师在课前注意提醒学生根据内容做好准备、课中指导完成学习内容、课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延伸,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阶段性的与家长交流沟通,从而促使评价目标的实施。这样的评价中包含学生的自评,也包含了老师的引导评价,家长的过程参与,能够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及时调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因此可知,只有道德与法治老师明确了学科素养评价目标,才能在教学实施中有的放矢,懂得从每个小学生的个体特点出发,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依托学校德育活动,丰富学科素养评价内容

新课标强调:纸笔测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把纸笔测试当成是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并以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作出评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学科综合性特点中也提出: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 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本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学生学业应进行综合评定。作为一线的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

比如,学校开展的“跳蚤市场”活动及“三佳好少年”“校园之星”评选等,都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相互配合,有助于把课程的学习内容融入实践中去。我把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评价与学校开展的“三佳好少年”、“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结合起来,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礼仪之星”“阅读之星”“尊老爱幼之星”“科技之星”等,并设计与之相符合的内容。如“礼仪之星”的内容:一是注意个人礼仪、形态礼仪,做到穿戴整齐、洁净;行为礼仪:坐、站、行等动作要文雅、大方;语言礼仪:说普通话,用文明语言,不讲脏话、粗话。二是在家庭中要孝敬父母、长辈,懂得关心家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在学校,要团结同学,热心助人,有集体荣誉感;在公共场合,要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尊重他人,不喧哗。评价要求分三个等级:态度认真并且能严格要求自己;态度认真并能努力达到要求;有待提高,无法达到标准。除了结合学校“校园之星”的评选,我还结合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教学,结合“学雷锋”“植树美化”“尊师重教”“重阳尊老爱幼”“阅读伴成长”“童心向党”等德育主题活动,切实联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多彩的活动,并结合活动对学生道德修养进行客观、多角度的评价。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与德育活动密切联系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获,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效果。综上所述,我认为依托学校德育活动,丰富学科素养评价内容是切实可行的。

3.加强示范性引领,拓宽实施评价的主体,优化评价方式

常规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一般包含教学计划、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几个环节。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教学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为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最后才进行学科素养评价活动的开展。而当前,小學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兼任、不稳定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因此,在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进行岗位培训或者其他培训的时候,可以强化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示范,同时可以经常组织各学科包括班主任对以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为准绳,以提高教育质量与改善教学方法的教育监测新理念、新方法、新内容的学习,比如应用钉钉等一些软件与网络为载体的多主体的教育管理及评价体系,逐步完善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科研单位等外部的评价体系来对学科老师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加以引导,还可以幵展学科素养评价课题研究等,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意识到不仅要学会教,更应该学会评价,开展学科素养评价应该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 “份内事”。

结合实际,我们还可借力于广大的家长朋友,利用家长学校开课时机,邀请专业人士或学校有经验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培训活动引导家长们主动参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

同时还可通过“成长记录袋”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客观自评、生生间互评,让实施评价的主体及评价的方式多元起来。

4.多措共举,落实评价功能

小学道德与法治素养评价秉承着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实现评价目标明确,评价内容多样,评价主体多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控能力、合作意识,促进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切实增强德育评价的有效性,从而达成学科素养的培育目标,这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能够迅速应对环境变化的社会适应者。

而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同时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由于课堂层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的主渠道,所以欲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要多措共举,将评价功能落到实处。

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评价目前仍有着不如意的地方,评价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学科素养评价始终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意外的收获,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伴孩子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祺娜.浅谈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实施策略.学周刊.2019(14)

[2]王慧.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研究.华夏教师.2019(03)

[3]黄燕媚.多元开放 以“评”促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方式的探究.教师.2019(03)

[4] 周淑萍.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探索多样评价智慧 ——以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为例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道德与法治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