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班主任的班级德育管理艺术

2020-10-21陈文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3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新时期

陈文媚

【摘要】小學阶段是学生品行形成的重要阶段,然而班主任又是这一阶段的关键人物。小学班主任的班级德育管理措施和方法是否得当,班级德育管理艺术是否有效,对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为满足新时期小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从笔者的高年级班级德育管理实践着手,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探究小学班主任的班级德育管理策略,为班主任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

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要不断学习先进德育管理理念,应用先进德育管理艺术,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满足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发展需要,小学班主任必须深入研究班级德育管理艺术,逐步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才能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德育观念相对淡薄。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过于担忧网络技术带来的消极影响,片面地倡导学生与网络世界的隔离。有很多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实践中以传统说教形式为主,像这种灌输式的德育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以致德育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纵然偶尔有变好趋势,但实际上部分学校仍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不良现象,促使德育教育有点流于形式的困局。

第二,德育目标空洞。很多小学单纯唱高调,树立空洞的德育目标,导致“假大空”的德育教育。由于存在消极应对的状况,很多班主任通过传统的德育方式,试图通过说教法或榜样法等感染学生,忽视了实践德育法或情感熏陶法等新型灵活性较高的德育方式,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与学分离的后果。

第三,德育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小学阶段的德育对学生终身发展极其关键,这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学习到的行为习惯与道德素养更容易内化成道德准则。在目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班主任更应该将德育置于更加关键的位置,防止虚拟网络和复杂信息阻碍学生的道德发展。诚然,高年级的小学生道德水平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如果班主任缺乏良好的班级德育管理艺术,学生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二、小学班主任的班级德育管理艺术

第一,基于小学生特征的班级德育管理艺术。小学班主任是相对特殊的老师,在班级德育管理实践中要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具体地说就是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心理需要。小学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引导者,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需要,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班主任要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前提,循序渐进地向他们传递道德品质,有助于他们形成优良的品德。在具体的班级德育管理实践中,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往往对应着道德教育的内容,班主任要从学生的问题着手,第一时间发现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心理活动着手,实现有针对性、有实际目标的德育教学。例如,笔者曾经遇到班级上有两名同学出现争执,两者在一个讨论小组的学习中互不相让,各执一词。遇到这个状况,班主任要先弄清事情的原委,而非一味地指责与批评,在分别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发现他们心理上存在对对方的不信任而导致争执的产生。笔者从源头做起,以情以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在合作中信任对方,以实际问题进行德育管理,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改善以往的不良行为习惯。

第二,基于师生沟通交流的班级德育管理艺术。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应局限于“事发后”,而应贯彻在日常班级管理的时时刻刻。通过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细节,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到“防患未然”。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切忌以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角色对待学生,而是要站在“亦师亦友亦家人”的角色上,与学生进行真诚沟通,以平缓柔和的语气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将班主任作为重要的引路人,倾诉或者寻求帮助,而相应的班主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竭尽所能,适当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高年级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第三,基于良好环境的班级德育管理艺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学生共建班级管理体系,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班干部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重要力量,其选举也要尽可能公平公正,便于在班级内形成良好风气。经德育班会形式的创新,让学生与班级中发生的德育小事紧密结合,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和发表观点,打破传统由班主任“一言堂”的班会形式。良好环境的构建有赖于网络环境的合理应用,高年级的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和约束力,又有极强的模仿力,受外界信心的干扰性强。班主任无法将学生与网络世界隔离,就要传授辨别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是与非”的方式,发挥网络环境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积极一面。例如,班主任要引导小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观看正能量影片,坚决杜绝不良信息的干扰,及时掌握他们对网络使用的状况,在尊重学生用网需求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班级德育环境。

第四,基于班级文化的班级德育管理艺术。班级文化,即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支撑,高年级的班主任要重视建立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内化于学生之心。为帮助班级内学生不断树立信心,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可以在教室内将“书法之星”“绘画之星”“默写之星”等小能手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报上,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不断成长,共同发展。生机有活力的教室中总不能缺失一些鲜活的植物,如对生态角的设置,对学生实时进行生命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为让他们在浩瀚的书海中吸收能量,可以在教室内设置读书角,让学生在闲暇时光可以陶醉其中,促使他们在积极阅读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要创造性地运用一定的艺术,通过有效的措施渗透德育教育理念,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特别是在以人文本的理念指引下,关注学生的想法和需要,与学生全方位、平等地沟通交流,注重班级良好环境建设,形成浓厚的班级文化与氛围,从而促进班级德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丽娟.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 2017(03):161.

[2]沈治军.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与德育教育工作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1):189.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新时期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