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深度学习”,掘出“担当精神”

2020-09-26吴銮凤

课外语文·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责任担当深度学习读书

【摘要】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与各种挑战,需要的是一种爱国的担当精神。但当今部分学生,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责任担当意识薄弱.因此,培养具有担当的人才,势在必行。本文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让学生在语文“深度学习”中,树立担当意识,理解担当之责,学习担当精神,做担当之人,以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魅力。

【关键词】语文;深度学习;读书 ;责任担当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5-0034-02

【本文著录格式】吴銮凤.语文“深度学习”,掘出“担当精神”——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J].课外语文,2020,19(25):34-35.

引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2020年这场“新冠疫情”大考中,“责任凝聚力量,担当点亮生命”已成为这场战役中的精髓,大家用“勇于担当的中国精神”在寒冬深处掘出了美丽的春天。责任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担当是一种大爱的情怀。“责任担当”既是核心素养的一大方面,也是“立德树人”价值内涵的真正体现。从古至今,“责无旁贷”之教诲人人皆知,学科“担当精神”之研究也大有人在。可是,生长在和平安逸时代的学生对“责任担当”的认识仍不足,有的甚至偏移。因此,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培养担当精神尤为重要。语文既是有着深厚历史的课程,也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并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中的许多典范之作,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就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浅谈如何“从语文深度学习中,掘出学生的担当精神”。

一、抓住思维主线,萌动担当情怀

王宁教授在基于语文课程的特质中指出:“语文核心素养要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思维的方法以及思维的品质,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的“深度学习”,是学生思维萌发的重要形式。而要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积极参与思考,重在教师导学的“精准”。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学习活动真正有效发生,让学生在磕磕绊绊中,沿着“思维主线”向上生长,在“润物细无声”中萌动担当的家国情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一篇课文。在教学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抓住课题来质疑,再从学生质疑的一系列问题中,精选出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理解的关键线性问题,最后让学生沿着“中华不振”这条主线,推理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担当情怀。如:“周恩来为何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中华为何不振?”“读书为什么能使中华崛起?”“周恩来为什么把个人读书行为与中华之崛起连在一起?”教师用“中华不振”这根主线,把学生零散的问题巧妙地连成一串,让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层层剥笋。学生在自问自悟、共探互答中,把本课中与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的担当精神相关联的三件事自串成主要框架。透过这些, 周恩来那种“在民族危难之际,骨子里迸发出的一种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豪情壮志,已萌动了学生的情愫,学生初步感知到什么叫“责任担当”,明白了“读书”是一种职责,担当就是爱国。

语文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的顺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初步感悟文章表达的基本方法。那么这种抓住事件之间的联系,以相连问题驱动性的阅读方式,能促进学生在关联中思考,让语文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只有从“悟”中才能真正让语文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也只有从“悟”中才能让学生读懂故事的内涵,才能使语文教学既有血肉,又有灵魂。正如古人所说:“欲人勿疑,必先自信。”要想引导学生学会自觉担起社会责任,就要先感人于肺腑,动人于心弦。

二、拓展阅读空间,根植担当读书观

语文中的拓展阅读,是帮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表象向深层认识的拓展,也是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断升华的过程。只有在拓展阅读中,才能拉近学生与作品时代背景的距离,才能让学生走进伟人的内心世界,洞察出他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担当风采。同时,让学生把对课文教材文字的感悟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深层体会为什么通过“读书”才能找到振兴中国的道路。要想让这种“为民族振兴而读书”的高远读书观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还必须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寻找答案。既要了解当时社会大事,又要了解周恩来的“读书”历程。学生只有全面了解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历史,才能深刻地理解周恩来立下志向的原因,才能知道“匹夫之责”的价值所在。

深掘百年历史情状,增进了学生对那时饱受欺凌的中国理解,并深知“爱恨不能强国,实干才能兴邦”。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是当时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纵观周恩来的奋斗历程,从少年立下的宏伟志向,到留学日本前的“邃密群科”以“济世穷”的担当意识,到日本求学间那种“生平最烦恶的是平常人立了志,不去行”的担当之举,再到爱国运动期间被捕狱中那种“思想是颤动于狱中”的担当之勇,一直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带病坚持工作的担当之责。终其一生,不忘初心,坚守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一个个生动故事中,让学生深知“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这种依托文本,挖掘教材资源的宽度学习,不仅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搭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而且真正把学生当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来培养,既提升了文本的价值,又彰显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因此,拓展阅读空间,不但是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重要形式,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更深,提高了每一个个体在学习中的意义感和效能感。在广览博取中建立自己的文化理解,训练自己的思维品质,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让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悄无声息地渗透在与文本相连的拓展材料中。

三、抒“读书”之情,表担当之责

当今中国已告别“中华不振”的时代,已成为繁荣富强的东方巨龙,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百年来一直成为学子们的励志名言。虽然当今孩子深知上世纪的救亡图存的使命担当,但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现代孩子的读书观却远离“家国情怀”。虽巨龙已腾飞,但科技兴国之路任重道远,总理读书之志仍很重要,责任仍是一个永不枯竭的动力,“学会负责已成为新世纪的通行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利用好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情达意”。

因此在学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课以后,我从“责任担当”的纬度,重塑语文课堂的学习文化,让学生明白:新世纪的读书与担当的关系,让学生要恪守自己的本分,认真读书,发奋学习,学到自己的真本领,在祖国和社会需要的时候,担起责任,学会承担。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在读书中承担责任。让学生在对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中,学会流泻自己的读书之志,以表自己的担当之责。于是我以《读书与责任》为题,让学生在敬仰周恩来为国读书的同时,也让自己小小的肩膀变得更加厚实,从小学会在读书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我有意识地把责任意识与读书连在一起,不但为学生搭建了“尽匹夫之责”与“担当民族之任”的桥梁,而且让学生在认识自我中,喚醒责任担当意识,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让责任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励志前行,对他人尽职,对社会负责。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留守儿童,为了不让外地的爸爸妈妈担心,学会自理,认真读书就是一种责任;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更是对国家负责;有的同学认为,学习虽然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心中有责任这杆秤,自然会“学而不倦”;有同学说,每个岗位的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作为学生,读好书就是我们的责任;还有的同学说,读书不光是为自己,为的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有担当之勇,因为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们……

同学们各抒己见,以述当今社会读书与责任的关系。就这样老师根据实情,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时代脉搏,抓住育人宗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深度设计,不但让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体现,而且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将语文建构活动赋予育人功能,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认真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遵循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先传道,而后授业解惑。用自己的智慧,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重组教材内容,巧设教学策略。让“责任担当”这一核心内容贯穿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在语文深度学习中,理解责任感,体验责任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当成“全面发展的人”来培养,才能在民族危难,祖国需要之时,用责任点亮生命,用担当精忠报国。

参考文献

[1]王宁.新语文课标是语文老师实践经验的总结[J].中学语文教学,2018(7).

猜你喜欢

责任担当深度学习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素人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新建本科院校校内专业评估体系构建与思考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我们一起读书吧
浅谈新常态下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