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2020-09-22李梅芳

读天下 2020年25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摘 要:在传统价值理念中,大至国家小至个人均以修德遵道为上。自春秋战国孔子兴学,儒家价值基点站在入世的态度以仁德修养为途径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达至福泽人类,强调修齐治平,敬畏,仁政等,目标为“内圣外王”。佛道两家异于儒家的基点,主要论述出世的哲学。道家理念代表人物主要指老、庄,强调道法自然,返璞归真。佛家强调慈悲与因果,与道家一样以修养德行达致超拔与出世的人生境界。它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各类经文、律论与文学艺术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瑰宝,滋养着一代代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理念;现代高教

价值理念也叫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思维感官上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知事物、辨明是非的一种思维取向,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价值观对动机具导向作用,人的行为动机受价值观支配与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不同的价值观,其动机模式与行为也不尽相同。只有经过价值判断被认可的,才能转换为行为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的行为。价值观包括生命观、宇宙观、道德观等。传统价值理念主要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惯性评价标准。不同阶段标准也不同,其中的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本章论述的传统价值理念主要是指源于夏商周时期诸子百家学说,老庄、孔孟的思想,墨家、法家的争鸣与汉魏时期由印度经尼泊尔传入中国的佛家理论等。至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主要流派。隋唐以后开科举考,极大地促进了儒家教育的发展,直至以后的二程思想、与程朱理学的不断演进,形成了以儒道释三家思想为主体构建的天道、人伦与地理的多维传统价值体系。

一、 遵道重德贯穿传统社会各层面

《礼记 学记》中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主旨鲜明的论证教育的功用与明“道”的重要。对于一个团队和集体来说,它的整体是否强大,未来可否发展,成败的关键往往取决于团队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否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与“大道”。在《老子》的论述中“道,可道,非常道”主张其“道”不是平常的道,而是异于普通道理的“道”。此“道”为世界的本原,是所有事物的本质体现。在万物与道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道,复归于道,所以“万物并作,吾以复观”《老子。第十六章》。此道“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人以效法地为原则,地以效法天为原则,天以道为原则,道则是自然,“自然”无私包容、周而复始、运行不殆。万事万物只有顺应“大道”才能达致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对于修道的方法主张《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因以道治国,所以重在善化人心。心中有道之人,一言一行皆为“道”。功高德厚可达至“圣人”,圣人会永受人民推崇爱戴。<管子。形势>云: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意思是说,做事顺乎天道,天就帮他;做事逆于天道,天就违背他。如果得到天助弱小可以变强大;天如果抛弃你,成功也可以变失败。顺乎天道者必然成功,违背天道必然失败,甚至还会一蹶不振。正如儒家经典之《易经》的开篇表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万物只有顺应天道,才会如宇宙之运行机制生生不息,永恒长存。《老子》在其《道德经》中除了论述“道”外,还讲了“德”。“失道而后德”如果偏离了道,就要用德来归正了。“德者,得也。”在说文解字中德的本意是行走、攀登、提升的意思;即有道在心之人便能提升;其中也有有德便能获得的意思,即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对《四书集注·学而篇》注解时,朱熹释义:“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老子五十一章)中指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阐明只有遵循“道”的规律以德来滋养,万物才能生成与发展;“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修养自己的德行如大地一样谦卑无私,包容萬物,才能聚厚德以配天道。

如道家一样,儒家思想也把道德价值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儒家经典大学中开篇即阐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处的一有首要的意思。如《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与虞国公的对话中说:“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这里鬼神不与人一样以亲疏分别,而是护佑有德之士。“故《周书》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五谷社稷都不如崇德来的芬芳。“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如果一个国家不重德,神灵也不会享用他们的供奉的。虞国公对贪得无厌的晋献公两次借道与他攻打与虞国唇齿相依的邻国,实则是助纣为虐,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的。就如朋友与上下级间明知对方的行为不符合道德的规范,不但不知劝助还要推波逐流,这样的后果是自己德行受损,最后也会落下不良的影响,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个人修为方面,曾为朗州司马的唐代诗人刘禹锡有名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为何身居陋室不觉其陋仍能“自得其乐”呢?就是因作者认为,只要提升道德境界,“惟吾德馨”,那么即使身处逆境居于陋室又“何陋之有”?由此显见,人的快乐、幸福与物质财富的丰足不一定是成正比的,只有修德重道,有了快乐的心境,即使物质生活相对不足,也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孟子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认为君子实践道义、维护道义,任何时候都要保全自己的德行,都不能丧失气节,“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二、 传统社会以德行为人才评定的重要标准

对于一个注重道德的社会来说,个人德行的修为是重要的,如果一个德行高尚的人能得到上司的赏识,他的德行将会更多的服务社会,体现更大的社会价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均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拥有如此品格的人,为君为臣皆为天下人之福。作为一名管理者,能知人善任,得贤能之才为其所使便显得尤为重要。“实行德政,任人唯贤”是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德行是人才评定的重要标准。人无德不立,德乃修身之本。自左传中提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以来。历代文人志士皆以此为人生追求之高标,其“不朽”之精神即使放在当代社会也不失其价值与璀璨。三不朽以立德为首,德的内涵体现在求真、诚信、无私、担当、谦虚、善良、勤奋、能吃苦以及对生命的敬畏等诸多方面。是一种“内向”的追求,需要修为者不断的审视自我、归正和完善自我,客观地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一点点的强大自我,拓展自己的内心和人格。所谓“慎独”“慎重”,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的修身文化。古人坚持德才兼备的择人标准,并不是将德与才等量齐观,而是非常重视德对才的统帅和主导,把德放在首位,认为“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北宋的司马光便曾以德与才的关系把人分为四种,他认为: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用人时,最好的选择是圣人,然后是君子,如果都没有,那么与其用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有才无德的人是最危险的,他们比无才无德的人还要坏。正如北大钱理群教授所提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让那些人得势,将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此处的立德与我们现在教育部提出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同出一辙。“教书育人”,育人以立德为先,而不是知识为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拥有知识毕竟不是立人之根本,最多也只谓立德树人之手段矣。反观当今教育,提倡赢在起跑线上,这里的“赢”一般是指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多少,而不是强调培养孩子的德行与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很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孩子们上幼儿园就需要几万元不等的学费,在提倡素质教育方面,有些小学生的家长除了孩子们平时五天在学校上课以外,其他时间基本都用来学奥数,学逻辑,学唱歌,学跳舞,学英语,还有网上的各类学习方法培训等。孩子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被父母追着从这个培训班赶往另一个训练营,课余时间基本快被占满,即使是对某一项特长有那么一点兴趣,也因为超额的学习负担而抹杀了。学习根本没有快乐和效率可言,如此本末倒置,无疑拔苗助长、缘木求鱼。而遵道重德则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由简到繁,深入浅出,摒弃急功近利的投机思想,以润物无声的培养模式陪伴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德行。

三、 结论

孔子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如此追寻道义的人,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坚守正道,秉承圣贤的教诲而做人,表现在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这种源自内心的清澈豁达,是一种宽恕仁厚的品格。翻译家傅雷先生在给他儿子傅聪的信中叮嘱:艺品如人品,学艺必先学做人。“君子学道则爱人”,君子明白道理就会关爱他人,将所学道理落实在待人、处事、接物之中,以美好的道德化导人心,上善就像水一样,利益万物而不争。达至圣明的人,越成功,越谦和。美好的品德需要不断修养和推崇,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人之道,为而弗争”。意思是治学与修道正好相反,治学需不断积累、增长知识,而修道则要不断减少心中的私心杂念,达至率性而為的状态,只有做而无求无争的纯粹才能取得天下。有道之人,一言一行皆在道中。在人生的顺境,以谦虚的心态面对赞扬和荣耀,谦逊平和的与人相处,努力传播德行的重要、道德的美好;在人生的逆境和面对挫折时,谦和坚韧的心态能理性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迎来人生的转机、创造良好的新机遇,走出人生的低谷,开创良性的新局面。无论所处顺境逆境,不断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行,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法律约束人的行为,道德才能约束人心。法治治的是小人,而德治则成就君子。人只有严守道德的心法,才能行进在人生的正道正途,才会前程光明,使民风正、万事兴、天下太平。

参考文献:

[1]德育论著精要 第五部分 人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高德胜.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左丘明.春秋左氏传[M].常亚光,评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7.

[4]刘毓庆.国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李建华.论人性与道德:一种道德学的分析[J].道德与文明,2020(1):5-16.

作者简介:

李梅芳,湖南省常德市,湖南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