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践与探索

2020-09-22宋宝玉柴海晶王丽

读天下 2020年25期
关键词:身体健康意志品质学校体育

宋宝玉 柴海晶 王丽

摘 要:体育运动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倡导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强化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既收获新知,更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从而适应社会,使其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学校体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意志品质

一、 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亚健康心理品质的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情绪方面,表现为神经过敏,情绪不稳定,遇事急躁,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

第二,意志品质方面,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缺乏毅力,容易动摇,畏惧困难,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第三,性格方面,狭隘自私,孤独自卑,同学间因小事闹矛盾,长时间难以解脱,人际交往困难;

第四,自我意识方面,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认识,缺少自我解剖能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强;

第五,社会适应方面,在家任性,在校不合群,面对生人和陌生环境表现怯懦,对家庭依赖性强;

可见,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質教育和指导他们逐步地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实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具有紧迫性。

二、 体育运动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一)体育运动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

健康的心理一定是建立在健康的身体之上,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体育运动如跑步,疾走,游泳,打羽毛球,排球,篮球,足球,骑脚踏车,登山等能促进心搏,帮助个体血液循环及消化系统,助推个体的新陈代谢,使个体的大脑迅速得到营养和氧气的供给。

(二)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

中学时期主要的特点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不均衡,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产生自负感,有时又低估自己,产生自卑感。而体育运动更多的融合了集体性与竞争性,它能将学生能力、修养、魅力尽情地展示出来,从而极大的引发学生的自信。

(三)体育运动有助于个体良性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情绪

体育活动的过程,就是在与同伴的默契配合、在与对手的斗智斗勇、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获得心理满足的过程,在体育运动中,无疑会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与多样化的肢体手势、表情等身体动作。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这自然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从而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的传输。

(四)体育运动可以克服心理障碍

体育运动不仅仅是消闲或锻炼身体,它还具有心理医疗的价值。它像一种净化剂,通过社会的认可的渠道,使参加者被压抑的情感和精力得到宣泄和升华,从而使受伤的心灵得以痊愈。

三、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一)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优秀的情感品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引路人,针对体育课堂上学生好玩好动,又有一定的空间范围,教师在组织课堂就中,要抱有宽容之心,同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指出和纠正学生训练中存在的错误。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升华。

(二)在体育教学中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

健康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给学生无比的自信,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从而让自己主动融入班集体,自主参与训练,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三)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教学内容

恰当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组织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交流的快乐。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运动的乐趣,真正感受体育训练带给自己的满足感。

(四)通过安排克服障碍和经受与适度挫折的训练,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堂上,很多运动项目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当通过一些措施,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植入一些耐挫训练的项目,在学生遭遇挫折时,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走出障碍,从而真正提示性是的耐挫本领。

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应注意的问题:

(一)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除了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精心设计和处理外,还应讲究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从而缩短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创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平等的人际关系

师生无亲疏,无论哪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会自信满满,在体育课堂中才会兴味盎然的全身心参与,训练的热情和效益才会得到提高。

(三)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心声

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是教师的一种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和极其重要的关键期,是一个人由童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过渡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素质是关系到个体发展全局的、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形成的重要品质,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个体的生活态度、学业成就、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职业发展等。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人格国格的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R].教育部,2008,8,29.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宋宝玉,柴海晶,王丽,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

猜你喜欢

身体健康意志品质学校体育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磨砺优良意志品质之我见
篮球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铸就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小学体育课如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